Sccw
Sccw

記錄讀書、觀影、聽音樂的心得,也可能有對一些時事新聞的感想。極具主觀性,有時也會非常私人化。如果說有什麼期待的話,大概是試圖在最基本的共識層面之上分享觀點和看法,並進行不同意義上的討論。但是,如果連這一點基本的共識都沒有,任何討論都將是浪費時間。

0409. 上海封城、中國與文明世界的距離

這樣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已經上演過千遍萬遍,而且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趨勢。

上海正在經歷2019年底Covid爆發以來最嚴格的封城。中國最文明也最發達的城市何以至此,是在這個時刻令很多人感到困惑的問題。關於封城的原因以及封城後的混亂,有人解釋為,上海原本試圖以漸進共存的方式處理這次的疫情爆發,故沒有做好大規模封城的預案,當疫情數字暴增,輿論與上峰壓力將上海被迫推入嚴格封鎖的境地,迎接這座現代都市的,只有一片混亂。

這種猜測得到了一些印證。在4月2日中國互聯網瘋傳的一份20分鐘左右的電話錄音中,醫護人員對上海當下的情況表示了無奈。社會機器停轉,大量非新冠的病人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求治無門,而與此同時醫院關門,醫護人員無法給予病人直接的救治。此刻打開新浪微博“上海抗疫求助”的超話,依然能看到和2020年初的武漢、2021年的東北以及今年年初的西安一模一樣的劇情,一片絕望之中等待這些無助的人們的,是不斷被拖延的病情,甚至是死亡。這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最好的城市,而今年已經是新冠肺炎在中國流行的第三年。

專業人士無法做專業的事,專業的意見無法找到正常表達的管道,大家都知道不對,卻不敢追問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又或者為什麼會這樣。一種深切的無力感會刺痛每一個良心尚存的人。你會為此痛心,但除了轉發那些求助信息之外,又還能做什麼呢?會想要去恨,會告訴自己不要忘記,可這些依然是無力的。人們無法對抗籠罩整個社會的巨大恐懼,甚至只能無可避免地被恐懼吞噬。

在這個集體主義治下、社會達爾文主義橫行的社會裡,集體記憶並不是由個體記憶組成的。在可以想見的未來裡,對抗疫情勝利的號角會再次吹響,生活一切如常,街頭掛滿更具時效性的紅色標語,手機裡不斷傳來人民日報推送的信息。人們或許會反思,圍繞“平日裡應該多囤積糧食”、“上海錯過了最佳封城時機”以及“上海的錯是平日裡自由太多”之類的主題,而飢餓與禁閉造成的次生傷害會被忘記,逝去的生命也只會給有限的人帶來真實的傷痛,仇恨更是不允許被公開的情緒。災難過後留下的,只有不斷被加深的恐懼。他熱愛老大哥。

這樣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已經上演過千遍萬遍,而且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趨勢。對任何抱有期待的人們而言,一個有些殘忍但也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要彌合這個國度和文明世界的鴻溝,還需要漫長甚至看不到盡頭的時間。上海的現代幻象或許曾讓一些人以為它會是中國社會的某個特例,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在中國的其他城市一次次被驗證落空的期待,對上海而言,也同樣不存在。

在最初的通報裡,浦東地區預計4月1日解封,浦西地區預計4月5日解封。今天已經是4月9日,上海尚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如期解封。我們當然知道疫情的傳播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趨緩,再慘無人道的作法也只能持續有限的時間,不管是在群組打卡上廁所的大學生,還是因為買不到蔬菜和肉只能日日吃油拌麵的白領,堅持活下去,熬過這些一地雞毛的日子,都能等來解封的那一天。只是那些被封城延誤病情的病患,那些沒有能力參與線上團購搶菜的斷糧老人,那些被暴力驅逐致死的動物,卻都已經永遠消失在看不到盡頭的黑暗隧道中了。

而即使對那些活下來的人們而言,面對另一種意義上的封鎖,解封的那天又會是什麼時候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