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蠶的繭居生活
大齡蠶的繭居生活

你可以稱呼我為阿蠶。Liker.social : @A_Tsan 平時拙嘴笨舌,不喜歡用嘴說話, 但生而為人,總是在生活上有點苦、有點樂、有點悶、有點體悟, 偶爾也想分享龜在蠶繭裡的生活觀察,和大夥兒交流,感受點人氣。 希望能夠讓相似經歷的人感覺到被理解 :)

「負能量易感染」體質

你的生活中也有容易吸走負能量的親友嗎?總是覺得和他說話很治癒,有什麼不如意只要說完了便能好好睡一覺。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睡得香甜時,他在做什麼?

木木是個敏感的孩子,非常善於捕捉他人的負面情緒,只要有任何一點不耐或憤怒,哪怕只是輕皺眉頭、口氣稍微冷淡,也完全逃不過他的觀察。

你可能會以為這種辨識技能(?)挺不賴的,可以為自己趨吉避凶,幫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遠離負能量爆棚的人。

然而,木木其實屬於「負能量易感染」體質,身邊的家人、朋友,只要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都傾向於找他聊天,簡直將他當成是免費的垃圾場,有了情緒垃圾都往那兒倒一倒。說話者只是逮到了機會找人吐出怨念,抒發完情緒當然能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但那些情緒垃圾並沒有消失,只是轉嫁到另一個人身上。

再來木木便會突然消失一段時間

別誤會,並非是成了失蹤人口,真有正經事聯絡時還是找得到人,但若是一般的聚餐、玩樂等邀約,則多半遭到婉拒。

木木認識多年,已經很習慣他低調又常搞消失的特性,我常開玩笑說他是大木頭,只會在團體中當背景板,有時甚至還會不小心被忽略,但直到某次私下聊天,才知道那時他正處於緩慢代謝情緒的狀態。

試著想像看看,人的心中存有一個底部帶有破洞的情緒垃圾桶,平時生活中的所得到的情緒便會累積在其中,隨著時間流逝,情緒垃圾也會順著破洞緩慢流光,最終回歸平靜。

據我觀察,木木對於周遭事物的包容性極高,終年處於心情平穩的狀態下,平日幾乎不累積情緒垃圾在心中,只需要小小的垃圾桶便可應付日常所需,若是遇上他人一股腦兒傾瀉的情緒垃圾,便有可能超過心理負荷。

降低存在感只為了尋求喘息空間(Photo by Zane Lee)

木木將「自我」縮的非常小,可能和原生家庭有關,家中長輩的掌控慾非常強,只要說話、舉止不如長輩的意,就會受到體罰或言語勒索;長此以往便練就一身觀察他人表情、行為的技巧,並且壓抑自身想法成了習慣。

據他的說法,只是太過在乎他人而已,因為害怕自己講錯話或做錯舉動而影響氣氛,所以僅在別人主動開口提問時才回答一兩句,將時間留給其他人,漸漸地就都處於被動發言的地位。

另外一方面,在強調個人「自我」的社會氛圍中,人們總是在有意無意間「說」多於「聽」。木木從家庭走到社會時就成了負能量磁鐵,總是在取得發言權前被迫聽完別人的情緒發洩,體諒他人的委屈。


當然,有一部分的人至少懂得「禮尚往來」,在抒發心情後也會詢問對方近況,塑造雙方的談話空間;但也有人食髓知味,一再地尋找同一人抱怨,希望藉由源源不絕的獲得安慰來讓自己好過一點。

木木曾表示過,在接收那些情緒垃圾後,自己的心情其實會受到影響,但一想到對方已經稍微好一些了,總沒有再將垃圾丟回給製造者的道理,只好自己默默消化。實在承受不了的時候,便會暫時斷開與大家的連結,待在能好好獨處的環境,避免再接收到更多垃圾,將狀態調整好後才會回到大夥兒的視野當中。

「那你覺得我怎麼樣?我有曾經讓你感到困擾過嗎?」

「你很好啊,真的有事抱怨時從來不會講超過兩次!我比較喜歡和你這種人相處,也比較願意和你見面。」(聽起來似乎是種誇獎)

了解到來龍去脈後,一方面為這孩子感到心疼,原來他的避而不見是為了創造讓自己舒適的安全距離,透過犧牲自己的存在感來緩和心情;另一方面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至少現在這傢伙懂得分辨出不會造成壓力的真朋友,慢慢學會趨吉避凶了!


講這麼多不是為了要出賣木木,叫大家都去找他抒發心中苦悶,這樣他可能會找機會把我拍到牆上,想摳都摳不下來。只是想到因為肺炎疫情影響,許多人長期關在家中,自然與家人更容易產生摩擦,落得相看兩相厭的下場,苦悶的心情一出現就轉頭向其他人抒發。

希望大家能趁這段期間思考,周圍是否有像木木一樣的人,總是在第一時間就被迫承接許多的情緒垃圾,如果真的有,請好好珍惜這個寶貝親友,也讓這些人適時說說話,正是有了這些人的犧牲奉獻,我們的生活才這麼美好:)

柔軟的心靈能包容許多傷口,

柔軟的人是脆弱時想暫時停靠的港灣,

柔柔軟軟的他們需要好好被守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