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赫
阿布拉赫

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这件事都一做十年。这种癖好曾引起有司关注,后来在Matters的活力一落千仗。但仍然在记,不在这里,就在那里,而且一想到有人会因为你的记录害怕,就更觉得这记录的价值。我会继续。

书店的模样

读高中的时候,县城就一家书店,名字当然叫“新华书店”。就在学校大门旁边,约莫三四十个平方,玻璃柜台三面环绕,将店员和顾客隔开。书都摆在柜台里,就像如今商场里的珠宝首饰专柜。这么小的规模,自然没有多少书。但那时未经世事的我,对此并无多少感悟。没时间读闲书,也没养成那个爱好。因而,虽然有事没事喜欢进去逛一圈,但却从没买过一本书。直到很多年以后,有一次返乡,在十年没有多少变化的县城里忆旧,逛进去,买了本白先勇的《孽子》。

读大学的时候,经由学校图书馆,慢慢学习欣赏外国文学名著。也通过校园里的盗版租书店,读金庸倪匡黄易,琼瑶三毛席慕蓉。写到这里,人生第一次意识到,我的青少年时代,中国大陆的本土流行文化,真的仿佛几乎不值一提。当然也读过别的,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二月河的《雍正王朝》等,但那些好像都不能叫做流行文化。《雍正王朝》是我在观音桥的地下书市里买的盗版,非常喜欢。至今雍正在我心里,仍是历代中国帝王里最有血有肉的皇帝。他很爱哭,往往“不知哪一句触动心弦,就怔怔地掉下泪来”。那时候一个月二百块生活费,由哥哥姐姐和父母分摊,正版,是买不起的。甚至,我不记得我曾去过正规的“新华书店”。

毕业后回乡就业,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常年行走在崇山峻岭间,书店离我越来越远。反而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街角的书报亭。一月进城一次,必须补充的食粮就来自于那些书报亭,《体坛周报》、《看电影》、《读者》,还有盗版碟。

再后来,回炉重造,迁来成都读研,重回城市怀抱。

学校旁边有家布克书店,我在那里站着看完了三卷《德川家康》,后来因为出差、回来后紧接着毕业实验、论文,再也没能回去。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买不买《德川家康》成了我的心病,买吧,整套很贵,不买吧,又心痒难搔。最终,还是盗版解决的问题,十三卷浓缩成一本,那容量,你想想。那是十多年前了,书店也基本还是传统的模样,卖书、卖文具、卖影碟,有些小孩子,会沿楼梯两边坐成两列,跟我一样,蹭免费书看。

研究生毕业后,搬进市中心。慢慢地,手里有了点积蓄,加上盗版书渐渐绝迹江湖,就终于能堂堂正正地走进成都最大的“西南书城”,抽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收银台拍出一张百元大钞。

再后来,有家我也常去的“新华文轩”有了沙发位,十元一杯雀巢速溶,就可以坐着看书,想看多久看多久。我在那里,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哭得梨子带雨。现在,我的kindle里还有一套它的电子版。

再再后来,我家附近有了个“西西弗”。不知道它是不是中国的书店向文艺或者“小资情调”转型的开始,其码自它始,小朋友考试用的教辅类用书不会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用来吸引顾客,取而代之的,是畅销文学作品。它家的格调我很喜欢,背景色以绿色为主题,在那里读书,有种绿树环绕的感觉。为了薅它家的羊毛,我还申请了个广发银行的信用卡(推广时期刷卡有折扣)。我一度经常去,在那里读完了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和《1Q84》。还有些时候,我不读他们的书,点一杯咖啡,读我的kindle。

近些年,成都的中小型书店,和西西弗规模和风格相仿的,还有个“言又己”,但我固执地只认西西弗。

2015年,“成都方所”落户太古里。方所无疑是书店向更文艺转型的集大成者,选址即冲着“网红”定位而去,室内装饰也经过专门设计,不但卖茶卖咖啡,还卖衣服、卖表,卖各种工艺品。但这过去五年,我去那里的次数屈三四指可数,因为我的潜意识中,并不把它当成个“正经”的书店,而是个用来打卡的“网红景点”。以至于前两天去处理我的耳机问题的时候想要顺便去“探班”,还要问路才能找到。可是这次探班,却着实改变了我对方所的认知。

以前每次去,都是大概看下,拍张照。这次我沿着入口的通道往里到最里面,再从楼梯上到二楼,沿走廊绕一圈,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样设计书店,有点儿像宜家的思路。让你感觉“逛书店就像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

一边逛,看到感兴趣的书就停下来翻两页,还有兴趣,就拿出手机来看看kindle有没有电子版,原计划如果没有电子版,我就买下来,但一连五本,竟然都有。于是,方所这次于我,就更像个线下的体验店,体验不错,只是白白替别人做了广告。

从方所出来,又去了几条街之外,多年未涉足的西南书城。疫情影响,方所人也不多,西南书城就更不必说。并且,被既有现代感又艺术特色鲜明的方所一对比,西南书城的时代烙印扑面而来。电动扶梯发出轰隆隆的噪音,靠近它的时候感觉整个店里只有它在响。书籍的布局风格,和多年前似乎也没多大变化。二楼的某个区域,还是工具书,考试用书,各行各业的。以前用功于执业资格考试的时候,会经常来买参考书和习题。站在那里拍了张照,追忆了一下往昔。也有改变,和所有新的旧的书店一样,多了个茶咖区。还有别人没有的,几张看起来不需要任何消费也能坐着的桌子,有人正在那里埋头读书,面前放着矿泉水。

探班完毕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无论是更符合现代潮流的方所,还是像“老炮”那样无望挣扎试图重回旧日时光的西南书城,终究可能都是明日黄花。反而像西西弗这样,规模不大,投资不多,又有自己特色和定位的中小型书店,才是未来发展方向。毕竟,数字化时代,浩浩荡荡,顺之者昌。我还记得kindle刚推出的时候,有位朋友马上买了来,在我面前“显摆”,我当时“义正辞严”地告诉他:我不喜欢电子书,我永远不会拿着那玩意装模做样。然而才过去几年,我就狠狠打了自己的脸。我甚至几乎清空了自己的书柜,全换成了电子书。

尤其是还考虑到如今中国无厘头审查制度下日益萎缩的文化产业,还有多少作家能自由创作,还有多少普通人喜欢读书?

我挺悲观。


方所的下行台阶


西南书城的习题库


最后感谢@frisky 的活动提案,让我忆起了很多美好的旧日时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