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與小狗ThankYou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我是米高,我與太太有一個很懂事的小朋友 - 小狗ThankYou。 曾經放下畫筆30年,疫情下重新開始繪畫,運用原子筆描繪及追憶逝去的孩子,願他繼續帶歡笑給我們。這個帳號是為小狗而開,In memory of our beloved son

原區塊鏈內容平台 與 Matters x LikeCoin的分享 (前言) - 無圖及長文

我想了兩三天,到底怎樣去寫這幾篇比較內容,因為我不是在為其他平台拉客戶,也不想變成這樣的一篇推廣其他區塊鏈項目的文章。所以想了很久,最後也想不到一個比較好的切入位置。故此便嘗試用自己初初加入一個最早期的區塊鏈內容平台 Steem 開始,與及剛剛Matters 的感受。先從這裡去探討「我」或「我的文字」,在區塊鏈平台的價值;與及怎樣善用這些平台會比較好。

您可以當作為手冊,但可能會有一點失望,因為未必是攻略;另外也不一定是指南,始終,我還未從這些平台致富,最多最多若依靠這些平台生出來的錢,應該都足夠支持只是一家人,一日三餐的費用。大約等於香港一位 10-20萬粉絲的Youtuber收入吧。(不計接案子)

比較好的情況,應該是視為「我的心態文」,應該會比較容易「代入」我的角式去看內文,並且容易去明白當中的分享。(記著,不是攻略,也不是致富指南,單純分享在區塊鏈平台的生存運作方式) 而每一篇,因為在描寫個人心態,故此亦同時會比較長文。

前言一:先談一談Matters:

我一直有一種自責,特別是這幾個月,這種自責感越來越強烈,上週更直接在 @fide 的帖子裡寫到那份自責感。我初初加入Matters時,是帶著一種反叛思維,與及帶著挑戰別人的「批評」心態來運作 Matters 帳號。心中其實是有一種「若被別人看不起,那就做好這一個項目給您們看」的心態。

若已留在這裡一年左右的朋友,可能仍記得年初一些人留過一些帖,感到為何一個「公共義題」的平台,內裡竟然是小學生寫習作、媽媽的烹飪交流又或者碎碎念。覺得沒有好內容可以讀,跟著留下一些「Matters已死或將亡」的帖後便離去。

在我覺得,甚麼是好? 甚麼是壞? 甚麼是有價值? 甚麼是不值得存在? 為甚麼要由這些人去定水平? 若這麼想看「有質量的內容」,為何不去買一份報章 / 月刊 或 專題來看? 反而用著批評的心態來希望 Matters 上的人提高質量來滿足他自己?

我的專業是遊戲製作,產品是為別人提供娛樂。但是,我並不是別人的娛樂的一部份。我喜歡與人交流,更喜歡「共同成長」,

不過,這一批人卻帶出了一個問題「甚麼文章值得存在?」 又或者「甚麼文章才值得於 Matters 發佈?」

談Matters的話,便要將時間調至兩年前左右,有一次在facebook 看到 @張潔平 分享 Matters 的理念時,我便在那一個報導 還是影片下面,Tag 了 @高重建 ,並問一問高建能否幫助張潔平發展 Matters。怎知,原來他們早早已聯繫在一起,甚至在那時更預備一起受訪做分享。當時,我認同實在有太多內容值得使用區塊鏈方式來保留,特別是新聞 或 一些可能被人隨意更改的內容,當然一定會有偏向不同的政見或主觀意見的資訊,甚至也有作假報導的情況,但是也可以一一記錄下來,待後世的人去整理分析。最少,在區塊鏈的保存下,最原始的記錄無人可以扭曲。

從那次之後,一直沒有參與 Matters,寓然有機會看到 facebook 朋友分享 Matters 的一些時事評論文章,便順導看一看。但當時的感覺,便是Matters是「作家、編輯與記者」的交流及評論平台,並不是我這類小屁孩的除褲放屁的地方。一進入當年的Matters,我在一秒之間便將自己性為「讀者」。這一個心態與現時的Matters 生態有很大的分別:

心態上若只是「讀者」,縱使開了戶口,行為上只是一個「留言者」,而不會成為「創作者」。縱使原本那作者有多少拍手,多少幣的收入,其實也與我無關。因為整體包裝已將我定性為「觀眾」,而「觀眾」最大的期望,便是文章作者或其他讀者看到我的留言,認同我的觀點,並且加以討論或點贊。狀況有如看立場新聞、明報及有線新聞一樣。我看完,滿足完,或留一個「神回應」而沾沾自喜。從沒想過自己會像這些平台上的人,成為創作者。
試舉多一個例子,大家都用了十年八年的智能手機,基本已在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下載了成百 或 上千個 App,或許簡單如 Powerpoint 式的電子書,又或者複雜如 Facebook , IG, Google Map 等的大型應用。但是,有多少使用者會真的想自己試一試去做一個,就算在上這些課程的同學,除了應付功課外,他們也絕少想自己去做一個。只希望獲得證書,未來有人聘請。

在營運社群,就算平台有知名用戶,甚至有成功賺得錢的例子,其實並不會令「來訪者,成為產生內容的創作者」。反而會培養越來越多的留言批評者,而這一類人,流存率其實是最低的一群。放完屁,或賺了二毛 / 五毛,便會離開,


直至有一天,看到Matters 與 LikeCoin 合作,那時心想「難道Matters 想拓展更大的用戶群?」

因為在這一兩年的觀察,我已認定 Matters 及 LikeCoin 所定位的對象群是兩類完完全全不同的群體,Matters 是面向著「社評家」社群,而LikeCoin是面向著「創作者」社群。突然雙雙合作,總覺得會有新的火花。所以進入來觀看觀看,或許可以從中擼一點幣,始終手上也有少量LikeCoin,仍不知可以怎樣使用。

當時再次進入Matters的主頁,其實已覺得這裡不是「我會在這裡落地生根的地方」。記得當時有人數過,首頁的10篇文章中,有7-8篇是政治評論文。我也忘了餘下的文章是甚麼內容。但是多數是一些Matters平台及LikeCoin應用文章。我當時在想,我又不懂得寫政治文,搜集新聞內容的能力弱,撰寫內容的能力及觀點又很單一而自我,基本是經不起五毛的挑戰,無謂出羞。倒不到專攻博客內容,並且尋找一個個人特色,選擇了用「我與小狗的故事來做帳戶名」。不過,一直寫一直寫,寫了近十天,一塊 LikeCoin 都沒有?!

心想「這裡都沒有喜歡寵物提材,還是算了」,在打算退回成為「讀者」時,竟然在第十天收到 LikeCoin 結算電郵,有讚賞公民點贊了我!! 此刻,才驚覺自己原來有「存在價值」,因而便慢慢寫多一點,

經過首月後,發覺自己寫一些LikeCoin 及 Matters 生態的研究的成效比較好。可能因為我已有兩年的 Steem 經驗,比較容易「混」在當中的平台發展研究的圈子內。而這一個過程也讓我遇上很多「同路人」,大家都一起在「構想怎樣使用LikeCoin」 及 「發展Matters」。我藉著自己在Steem 2年時間,透過分享一些「區塊鏈內容平台的所見所聞」,與及「糾正」大家對 Steem 區塊鏈的運作模式的誤解 與及 錯誤的個人帳號營運方式,而吸引了第一批我與有「強烈交流」的Matters網友。 我所述的「糾正」對Steem的誤解,並不是為 Steem 護航的文章,而是99% 都用了 Blog 或 發文平台來理解 Steem區塊鏈,實際上Steem並不是 Blog 這樣簡單。而且,若用Blog的方法去營運博主的Steem帳號,保證,營運了一整年,也不及 Matters 的一篇文章。

我這一個帳號的起家,就是從 「研究 Matters的發展而開始」。


最前端說了一個「自責」的部份,便是我在與大家研究 Matters 的發展時,我越來越看好 Matters,甚至覺得Matters一定可以成為華人社區的大型平台。不過,不是現時的方式,而應該朝著「百花齊放」的方向,甚至不是以「名人」效應來吸引流量,而應該以「長尾理論」來發展平台,令整個平台也有一種「培育及鼓勵更多創作者加入」的感覺。故此,慢慢便一點一滴地滲入在不同部份,將一個「人人都做得到」的心態拉入Matters之中。

「頭部用戶」及平台方向,作為一個用戶,我基本上無法去影響及管得了。不過,可以不斷製作長尾,並且慢慢令長尾成為主流。應該,可以將Matters 的氣氛及主要扭轉。

就是這一個心態,慢慢先從自己熟悉的社群 Steem 那裡,用自己賺LikeCoin的一點成效,吸引 或 引了一班 Steem平台的博主來加入 Matters。Steem平台的博主有一個很神奇的能力,便是「天天發帖」,十分適合製作長尾。第二部便是令大家不是自己玩,而是大家與其他讀者互相交流。讓更多「話題」浮起來。

若要朝著「百花齊放」的方向,其中一步便是要令「讀者」在「一邊看」其他人的文章時,也「一邊覺得」「我也可以寫」。必定要「一邊看一邊想」到自己也可以做得到,才會引發那位讀者「看完一篇文」立即行動,整個生態便可以生生不適。

我在遊戲公司的主要管理項目是營運及市場拓展,若將這一個觀念變成一個產品,便是「拉新用戶的 Marketing」及「推動現有用戶的 Sales」,當中,我最強的能力是製造遊戲內的留存率。現有活躍用戶基本推動不了,特別是,我只是一個加入了一個多月的新月戶,怎能影響大家。不過,卻可以帶動新用戶 及 凝聚一些在「政治文」以外的群體。嘗試推動 @fide自發撰文活動,手上的LikeCoin雖然不多,但亦一口氣贊助一萬LikeCoin。其實也嘗試用自身的情況 「亞氏保加」作話題,引起「漣漪」式的撰文效果,第三更一步一步推動Matty 接受「新人打卡」這一個題案。

最終,此時期,三個模式都一一推出,個人看著Matters主頁,開始博客文與政治文都各位一半了。

(待續)


後記:

我自己覺得,區塊鏈平台上,最有價值的部份並不是文章,而是創作者本身。

很多時候,用戶之間的支持及拍手,並且並不是在支持「現在的他」,而是在支持「他繼續創作」。

平台上,必定會有頭部 及 大V 用戶,甚至是明星級的作者。但是,到底 Matters 是一個展覽廳 或 有眾多專欄的媒體 ? 還是一個「大家也覺得自己也有貢獻, 也有份」的社區呢?

我抱著的心態是兩樣也並存,故此不會妒忌大V的過五百或上千拍手,但也不會看不到只有5-10個拍手的軟文。培養一個「用戶的價值」應該是重要過「評價一篇文章是否優質」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