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YiYang
DrYiYang

杨意,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牛津大学心理学硕士,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博士,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文章见dryiyang.com 和微信公号“孩子出国后”(笔名杨麒桢)。对亲子教育挑战做深度解析,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

有多少眼泪可以避开?

*****首发于7/22/2019微信公号“孩子出国后”笔名杨麒桢*****

今天的文章从一件私事讲起。前两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一个经历。

两岁多的孩子生病了。晚上临睡前,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事情,第一件事是奖励入厕看五分钟动画,他哼哼道:“妈妈来,坐这里”,要我陪他看电视。我知道接下来也会要我陪他洗漱、读书,完成睡前所有仪式。可是我正逢例假,白天工作量又大,到这个点已经特别累了。先生告诉儿子:“妈妈累了要去睡觉,爸爸陪你。”“不要!我要妈妈。”“妈妈累了要去睡觉,爸爸陪你。”“不要!我要妈妈。”……几次来回未果,先生的风格开始彰显,他给儿子选——要么爸爸陪要么没人陪。孩子眼看着就抽抽着要哭了,而他一哭,先生一定会严格处理。

我心疼孩子正病着呢。“急中生智”是真的存在的。想都没想,我抓起孩子身边沙发上的游戏卡片,举着四张,“开开,选一张卡片送给妈妈,妈妈带着它睡觉,想着开开,等到明天早上,妈妈再把它还给开开,明天早上妈妈就和开开玩啦!”说也巧,孩子真的被这些情节吸引住了,眼泪变成了亮光,嘴角上扬着小小兴奋,眼睛盯着卡片,果断地抓了两张,“两个!”“给妈妈!”我开心地,兴高采烈,向他表达我的幸福感受!接着,孩子很自豪地赶快通治爸爸;“我给妈妈两个卡片啦!”这时,先生无缝切入,接管了。

很多朋友喜欢这篇小故事分享,她们好奇我的主意是怎么想出来的,用其中一位老同学的话说,“急中生智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回答啊。所以我决定,一如既往地,通俗化、细致化,把“急中生智”后面的细腻的心理,铺开来讲一讲吧 

01

首先,我们在这个事件中的反应建立在一个大的前提上。那就是,对孩子的要求和哭闹,我们的解读是什么?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解读,而我们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我们接下来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应对。我的解读是,他要和妈妈有联结感。

如果撇开孩子表现出来的哭闹,单单是一个孩子想要和妈妈有联结感,对此我们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呢?

我们会不会觉得可爱、温暖、温馨、宝贵?

即使后来哭闹发生,但重点是,哭闹是因为想要和妈妈有联结感的需求或要求被告知不能实现才发生的,并不是无理取闹啊。

再者,即使后来发生了哭闹,也并不能一笔勾销之前的“想要和妈妈有联结感”的正向性啊。

既然我们在一个“真空的”无冲突无矛盾的情况下看到孩子想要和妈妈有联结感时我们会心生欢喜,那么为什么这份欢喜要因为孩子后来因着急而哭闹就我们也跟着着急地忘掉了呢?

如果我们不忘,如果我们还是记着这份美好的感受(可爱、温暖、温馨、宝贵),如果我们还是记着孩子行为背后的这份需求(我是想和妈妈有联结),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行为,要做的,就是去恰当地回应这份需求。

02

还是假设我们生活在“真空的”无冲突无矛盾的情况下,当你得知孩子对你有联结的需求,你会想要如何回应呢?

多半,你的反应是:满足它啊。

好,那么就沿着这个思路。

所谓恰当地回应这份需求,首先是要去正向积极地肯定这份需求:这需求是美好的,我很开心你有这个需求和你对我有这个需求,我一定要满足它,让我来满足它。

接下来,我现在可以怎么来满足他想和我有联结的要求呢?

他想到的方式是要我陪他,坐在他身边。而我此刻做不到,那还有没有别的方式来联结呢?

因此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商量一个方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满足这份需求。

03

在这以上的背景下,就发生了我描述的行为:

我抓起孩子身边沙发上的游戏卡片,举着四张,“开开,选一张卡片送给妈妈,妈妈带着它睡觉,想着开开,等到明天早上,妈妈再把它还给开开,明天早上妈妈就和开开玩啦!”

自古以来,临别相赠,赠物相伴,期待重逢后告诉对方——我一直珍惜着呢。

这是老掉牙的套路。之所以老掉牙,因为它管用。

第一,   它体现了一个最质朴的依恋行为:把依恋对象从人转移到了物。可不是任何随便的物哟!而是所依恋之人专门选的物。

第二,   我赠与你的行为,一方面,是我允许、接纳“你可以走了、你可以离我而去了”;另一方面,是我知道、相信“我们没有分离、我与你同去、你和我在一起”。

第三,   你接受我赠与的行为,是契约的完成。一方面,你会保存、珍惜这个寄托了人的物(也就是移情之物),另一方面,你会保存、珍惜我们的联结,你会保存、珍惜我。

第四,   这个赠与和接受的过程,是一个了结,也是一个开启。了结现在不能实现的愿望(现在就要一起),开启新的希望(下次再团聚)。开启希望,是一个延续性动作,把现在延续到了未来,在内心中,把现在延续到了未来。这帮助一个人弱化现在愿望不能实现的失落不满,转移注意力到寄托着希望与想象的未来。

04

这虽是我的提议,他接受不接受我的提议,则另当别论。当时,恰好——我运气好,他接受了。

他接受,除了我运气之外,还有一个因素。

是什么呢?

是给他可以主动控制的权力与余地。

我给他四张卡片选,是在他不能控制的现实里,提供给他一点点可控。他想妈妈陪但是妈妈不陪,他控制不了。我的提议,也是他控制不了的,因为我的提议来自我,不来自他。那么,什么来自他呢?他选的卡片,以及,他选卡片这个挑选的行为,是他的。

很妙的是,他修改了我的提议!我提议他给我一张卡片,而他果断地“两个!”而我欣然接受!我接受了他的改变,他不是彻头彻尾被动接受,他加进了主动、他的意愿。

我当时自然是很庆幸,庆幸方法奏效,免过一次发作——小孩哭、大人气、双方都强硬而又无奈的一场发作;之前的解读“孩子是想和我有联结”的温暖感还继续在心头,持续地温暖着;孩子把卡片增加到两张的行为更被我理解成“他要给我更多的爱,有更强的联结”,我自然觉得幸福;心头更有感谢、感恩,感谢感恩孩子的配合、懂事、好相处。种种滋味,参杂在一起,但都是正面的情绪。在这些正面情绪之下,我发自内心地抱他亲他赞扬他。

而他接受到我的情绪!他也被这个情绪影响和感染。也许他不清楚具体接下来和明天发生的(什么我带着卡片睡觉啊明天又见到我和卡片啊之类的),但是当下他从“他的需求被拒绝、他的行为令父母不满”的处境(试问,又有哪个孩子或成人愿意在这样的处境里呢?)一下变成了“他的需求被珍视,而且我们一起尽力促成他的需求被满足”的处境。他的情绪瞬间转为了开心、自豪,和分享。

如刚才所说的,运气的成分,不可小觑。具体方法上,这次管用的下次不管用,这个孩子管用的那个孩子不管用。都要看运气。

但是背后的心态,也就是所谓“急中生智的理论背景”,也许可以在很多情境中通用。

今天只是用生活中一件芝麻绿豆般的事儿,以小见大,举一反三。

套用一首老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有多少发作可以重来,有多少眼泪能够避开……

如果大家感兴趣,下次可以再多说说,我们一起探讨: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如何在发作之前重来,让眼泪可以避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