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回声

保持感性,保持理性。

和HH共读《成年人的谎言生活》(一)

2022 年 5 月 15 日 星期日

HH:我今天早上看完了《成年人的谎言生活》,看到结尾合上书的那一刻,觉得特别难过,想起前不久刚好看到陈丹青谈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一个小视频,他说他看完这本书忍不住大哭一场,我好像能够理解一个成年男性读完这样一本书之后为什么难过。

费兰特真厉害,她写得太好了,国内的译者也好厉害,翻译得非常好,读起来根本不会因为糟糕的“翻译腔”表达而难以继续。

AA:我昨天晚上也读完了,这本书从头读到尾,我一直在划线,她把那些不连贯的、说不清的东西写得好精准。比如乔瓦娜刚坐火车从米兰到达那不勒斯的时候,立马要借口帮朱莉安娜拿回手镯,折返回米兰见罗伯特的时候,她那种被激情冲昏了头脑,盲目又迷失的状态,她百转千回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她一边观察自己给自己编造冠冕堂皇回米兰的理由,一边不由分说地行动,打电话给罗伯特、买好火车票。她清楚地知道这一连串的思考和行动在她脑中已经产生了某种空洞,有些部分她已经记不起来了,有些部分被扭曲了,她是如何与罗伯特不言自明的共谋这一点也模糊不清。在再次开往米兰的火车上,她是如何经历和朱莉安娜一样的对自己魅力的焦虑、又如何下定决心向维多利亚和安德烈一样,背叛朱莉安娜、毁掉她的生活。但最后,她还是决定不要以这样的方式长大,成为丑陋的大人。这段描写实在是太震撼了。

HH:是的,我觉得读她的书能让人感觉更接近完整的自己。

AA:我昨天读完先是想通过运动来摆脱一下被这本书的故事彻底淹没的强烈不安,运动到一半,我看到月亮特别亮,就跑到院子里去看月亮,从此刻的感受中抽离。

HH:我现在在楼下星巴克,本来想读完给你写信,发现整个人思绪凌乱,写不了,哈哈。我听说她是学历史的,精准这个词是她所有作品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她写人物的心理像外科手术医师一样精准,每一个脉络都不落下。

AA:一会儿写写昨天的感受,你也写嘛!我们一起写了交换。

HH:我需要被提问才能写。


AA:你怎么看乔瓦娜最后选择与罗萨里奥性交?

HH:我第一反应是:乔瓦娜,不要啊!

第一时间我想到了 Lenu 在海滩上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给尼诺的父亲,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那一幕都让我难过和遗憾,但作品中的当事人非常坦然和无悔。

在这件事上,Lenu 和乔瓦娜有一个共同点,她们俩都是因为暗恋幻灭而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试图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消解美好期望落空的痛苦。

暗恋幻灭对乔瓦娜和 Lenu 是一场重大的生活打击,她们需要一个出口去填补空虚和消解痛苦。把原本打算送给罗伯特/尼诺的珍贵的爱打碎,和过去告别,和矜持、保守的自我告别,突破禁忌,打破幻想,从而开始新的人生。

在我看来,乔瓦娜选择罗萨里奥,Lenu 选择尼诺的父亲,是因为这两个男人分别是她们当下够得着的最接近心爱之人特征的男人,同时也都是她们可以“无痛绝交”的男性。

在追求乔瓦娜的三个男人之中,库拉多和希尔维斯特身世普通,言行过于粗俗,而罗萨里奥是律师的儿子,开着令人瞩目的黄色跑车。

乔瓦娜和 Lenu 的喜爱对象有很多共同特征:拥有高大帅气的外表,渊博的学识,迷人的谈吐,脱离出生环境和阶层的新圈子。为了接近罗伯特的生活,乔瓦娜读很多书,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脱离那不勒斯,去米兰生活,最好是去大学教书;为了接近尼诺的生活,Lenu 也读很多书和报纸,渴望脱离那不勒斯,去比萨生活,成为大学教授,融入知识分子的生活圈。

我想到陈丹青谈《我的天才女友》那个短视频,他说看到《成年人的谎言生活》的末尾时,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哭得非常厉害,他突然明白一个女孩子是怎么想的,她不再是处女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没有一个人写出过这种感受。

读完这个结局,我也非常难过,怅惘,其实我完全没预料到故事会在这里戛然而止,我原本在期望新的乔瓦娜,想看她经历幻灭之后的选择和人生走向。我可能在期望她平静地走入更广阔的世界,脱离暗恋的盲目,看清罗伯特的真实面目,拥抱新的人生。

读文学作品时,我会带着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去看待人物的选择,我希望我代入情感和关怀的女主能够做出独一无二的选择,希望她们能够代替现实中无奈的我们去实现一些超现实的命运走向,但费兰特从不这样,她残酷而又精确地呈现每一个细节,把好看的、不好看的统统呈现出来。

AA:我觉得你说的特别好,乔瓦娜和莱农在暗恋幻灭的时候都有“和过去告别,和矜持、保守的自我告别,突破禁忌”的动机,暗恋的幻灭对于乔瓦娜和莱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打击,也促使她们做出主动的选择、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成年。但同时让她们感受到幻灭的原因又是不一样的。

莱农在尼诺和莉拉确认关系之后,她怀疑自己的魅力、她不想落后于莉拉,似乎对她而言,此时她想发生关系的这个人可以是萨拉托雷,也可以是其他人。她此时对于尼诺的想象还远远没有的幻灭,她对于爱情的信仰没有崩塌,更多的是一种求而不得的失落。

但乔瓦娜则是在对罗伯特的想象幻灭之后选择了和罗萨里奥性交。她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一种掌控的状态,不要亲吻、不要前戏、不要愉悦的快感,她只要失去她的处女身份。与她发生关系的也可以是其他人,我觉得她只是选择了一个有经验、有相对安全的空间的罗萨里奥。

她和莱农都主动选择失去童贞,乔瓦娜在这件事上的主体性更强一些。她清楚地知道,她想要通过失去被父权赋予病态价值的童贞,来反抗父权的规训。但也正是这一点让我更加痛心,乔瓦娜,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她反抗虚伪的成人世界的方式是以让身体受苦的方式失去她的童贞。她和伊达都以让自己失去社会公认的处女的价值作为反抗的手段,作为进入成年的 manifest,她们很勇敢,她们想要反抗父权价值秩序规训,她们不想成为下一个奈拉、科斯坦扎、维多利亚和玛格丽塔,父母辈的这四个女性都没有跳脱出父权的话语,没有一个能完完全全地成为她们的 role model,为她们提供指引。乔瓦娜和伊达在自我觉醒之后没有任何参考,只能自己摸索。

我想借用阿甘本的“装置”这个概念来说明我为什么感到如此痛心和悲哀。乔瓦娜和伊达以痛苦的方式主动失去童贞,以此来反叛现有男权社会的装置,但这种反抗方式更像是面对压迫的应激反应,它并没有摆脱这个装置的影响。这个世界对女性剥夺得太多、给女性的空间是那么少。


AA:你觉得罗伯特和安德烈是同一种人吗?罗伯特是不是另一个尼诺?

HH:不太一样,但也不太确定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只能通过乔瓦娜读回忆去窥探这个人的一部分特征。

罗伯特说朱丽安娜是他要还的债的化身,我觉得他是能直面自己出生的地方的,甚至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安德烈一直不愿意接纳妹妹维多利亚,因为妹妹就像他不堪的自我那一面的的化身。

相比罗伯特和安德烈,尼诺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完整,因为《那不勒斯四部曲》花了很大篇幅去讲述尼诺从童年到成年的经历和变化,他就是一个迷人的大坏蛋。

安德烈和尼诺很像,他们都很渴望阶层的跃升。

AA:对对,安德烈和尼诺很相像,他们厌恶并努力逃离的东西都在他们身上重演,甚至更糟糕。


AA:你觉得罗伯特身上有知识分子虚伪的一面吗?

HH:我内心对他的预设是这样的,但其实我没看到。

他没去火车站接乔瓦娜,晚上还对乔瓦娜说:“你可以和我睡”。那里是唯一揭示他真面目的描写了。

AA:乔瓦娜回米兰去找他的时候,他断定乔瓦娜是想要和他发生关系,并且在乔瓦娜也并没有明确提出来的时候,是他主动提出“你可以和我睡”。

你觉得他对待女性和性本身的态度,是不是能说明他的政治主张也是虚伪的?

他想回到那不勒斯去,他真的会通过行动来改善这个社会环境吗?

还是他只是运用他的演讲技巧和人格魅力夸夸其谈,就像和安德烈在书房里夸夸其谈的那些男性一样?

HH:可能吧,但我不理解的是,他如果和安德烈/尼诺一样那么慕强,为什么还要表现出很爱朱丽安娜的样子。

AA:我非常不能理解他说他要通过爱朱丽安娜来还对于那不勒斯的债,我总觉得他表现出来对朱丽安娜的爱也是一种虚伪,他怎么通过爱一个那不勒斯的女人而改变那不勒斯?他通过和那不勒斯的女人性交而改变那不勒斯?就像尼诺似乎觉得通过与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女人(比如早期的莉拉和后期的莱农)性交就能攫取她们的生命力和才华一样。

HH:也说得通,未成年的乔瓦娜看不清那么完整的罗伯特,暗恋状态下她看罗伯特几乎是盲目的,所以我们也只能靠自己脑补。

尼诺确实,而且写作者设定是晚年睿智的莱农,她能看清尼诺的真面目,看清年轻时没有看到的谎言。

AA:我觉得乔瓦娜在看透安德烈的虚伪之后,她不敢相信罗伯特也是一样虚伪的人,在那种信任崩塌的痛苦之中,如果没有一个光辉的男性让她可以去相信,那种打击是毁灭性的。我觉得她对罗伯特的盲目有一部分也是自我催眠的结果,她心里还是对罗伯特有怀疑的,她怀疑罗伯特其实和安德烈一样虚伪,但她不能承认。

乔瓦娜真的非常勇敢,她选择忍受痛苦,去参与到罗伯特和朱莉安娜的“恋爱”之中,永远地陪伴他们观察他们,她多么希望罗伯特是一个正直的人,不被引诱,这样她至少能保有一种对人性的希望。

HH:你分析得好精准!她其实特意描写了关于盲目的自我怀疑,也对比过安德烈和罗伯特之间的相似性。

AA:莱农和莉拉是生活在下城的世界的,甚至连下城都算不上,她们生活在近郊的工业区,她们被知识渊博、谈吐迷人又脱离了那不勒斯看到了外部世界的尼诺所吸引,我觉得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乔瓦娜是从小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她的父亲就是她从小投射的理想男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对于学识渊博和谈吐迷人的男性是已经祛魅了,但她依然对罗伯特投注了那么多的希望。这是为什么呢?

HH:因为她很孤独,家人、朋友、暧昧对象都不是她真正欣赏的人。

AA:我看到她对罗伯特的盲目之后,真的非常的心痛。即便出生在上城的知识分子家庭,男性的世界对于女性来说依然是不可及的,安德烈和马里安诺等等知识分子聚会的时候,他们在书房激烈讨论,奈拉和科斯坦扎是被排除在外的,乔瓦娜也是被排除在外的。男性在创造世界、书写历史、制定游戏规则,他们定义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他们把女性排除在外,沦为附属的第二性。他们塑造出的女性价值是取悦男性,他们引诱女性陷入爱情,把爱情描述的如此不可或缺,又把爱情、性和婚姻高度捆绑,最后把女性圈禁在以男性为核心的家庭当中,不让女性进入真实世界去创造。虽然安德烈一直在引导自己的女儿乔瓦娜读书,但读什么书、什么书是好书,都是安德烈及他代表的男权社会构建的,这种规训如同空气无处不在,不跳脱出来就很难察觉。

因为一直被拒之门外,所以罗伯特的世界对于乔瓦娜还是有未知的吸引力,我认为这就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排除,塑造出的一种虚伪而病态的魅力。我一点都不是想责怪乔瓦娜,男权的这一套东西真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HH:哎,是的。我看书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好像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孤独的女性,如果没有爱恋的人,渴望去取悦的对象,就了无生趣,没有动力。

乔瓦娜读书,把成绩提高,曾经是为了取悦父母和父母的圈子,后来是为了接近罗伯特的生活圈。


HH:看完这样的书之后,会影响你对真实世界里你身边男性的看法吗?

AA:我对身边的男性本身就没有什么期望,费兰特写的故事印证了我自己对于男性的经验。我读到在乔瓦娜说要返回米兰时,罗伯特默契地绝口不提朱丽安娜,以铺床很麻烦为托词,提出“你可以和我一起睡”。我的反应是:嗨,不管什么样的男的,他们普遍都有被爱妄想。

我跟某一任男友分手后,三年后又见了面,我以为各自经过了三年的成长,以后能正常做朋友吧,毕竟是相互欣赏、曾经看见过彼此的人。有一次,我想找他借一台小机器,他说:我感觉你是想好好聊聊天。我没有立刻否定他,这时候我可能也经历了一点摇摆和晃动。他来找我的那天,居然坦坦荡荡地空手而来,他断定我是想找借口见他。

我觉得我和男性很难保持朋友的关系,他们普遍的被爱幻想导致很多和女性朋友能进行的交流和互动,都没法和他们进行。我只是就事论事提出邀约,对方也总会揣摩:诶?这个女人是不是喜欢我啊。

HH:这一点其实我有另一种困扰。我觉得总是和女性朋友交流互动多多少少还是不够完整和丰富的,但作为已婚女性,我几乎再也没有机会和一个我认为帅气有趣的异性共度时光,有时候我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模式非常乏味,但是很难改变。


AA:为什么会觉得和女性的交流互动不够完整和丰富呢?

HH:因为我会很享受异性相吸的兴奋感,即使保持距离,我也觉得有趣。可能也是因为我不知道除了异性相吸,还能去哪里获得同等的兴奋感。那在你的生活里,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达到热恋中的那种如梦如幻、活力满满状态的?

AA:遇到一个有吸引力的对象,对我来说不管男性女性,确实会让我激发出一种生命的能量,人需要被看见。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并在行动中获得新的观察和见解也会让我兴奋不已!

HH:我回顾了我自己的生活,很可悲地发现,似乎没有什么事能够超越热恋带给我的那种魔力,但我对此又觉得不甘心。我内心深处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摆脱低级趣味和愚昧无知的人,但现实中我还是活在主流社会评价体系里,言行举止都是不自觉去迎合大家认为对的事情。但同时我又不能自洽,我不满足。


AA:如果一个人给你带来新的视野和好奇,那你进入他的世界、做他做的事情,会不会有一样的魔力?就是说,他和他的世界是不是可以剥离开来?你能不能通过进入那个世界而兴奋?而不是靠近他、感受他的魅力?

HH:没有经历过,也没有体会过。生活只剩工作和伴侣了,密不透风,文学作品是我唯一放飞自我的介质了!有时候甚至想努力成为小说家,在小说里塑造别样的人生。但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多么真实的普通人生!

AA:啊!你要写!要继续写,一直写下去!你写的普通人生非常真实,真实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HH:最近我还读完了杨玉芬写的自传体小说(《秋园》《浮木》《我本芬芳》),一口气读完三本,就像你说的,真实的普通人生确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量。八十多岁的奶奶决定写下自己的生活经历,真的很鼓舞人心,她的文字都很打动人。我觉得她能写得那么逼真详实除了喜欢阅读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她们一家人总是通过写信的方式交流,写信能让人加深印象同时反思自己。

AA:我们像大学的时候交换日记那样,常常写信吧,或者像今天这样共读、讨论。和你讨论激发了我把看书时候的模糊感受理清楚并表达出来,还触及了一些读的时候没有敏锐捕捉的东西。

HH:我本来是那样想的,今天试图写信发现非常艰难。有时候工作日晚上或发呆的时候,我脑海里会有让自己都惊讶或感动的独白,但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很快就被冲散消失了。

AA:那就想到什么说什么,给我留言。要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先把碎片写下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