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无主题变奏
60后无主题变奏

一个旅行者

粤中骑行杂记

13天雨中骑行,1278公里,爬升9803米。我看到的深圳、广州、韶关、清远,我走过的峰林、粤北的村镇,以及一路的胡思乱想。

D1,2月25日

2021年2月25日早上六点,从家出发。

还在深圳,就下雨了。

夜骑至一个不记得名字的镇子。

小镇也就一公里长,在Y字形国道的两边,车流轰鸣,住宿条件可想而知。于是折返至从化太平镇。

太平镇,近广州软件学院。离开的时候还是灯火辉煌、有着相当体量的城市氛围。往返二十公里折腾一个小时,回来已是意兴阑珊的三四线城市下面的小乡镇,在雨中睡去了。

夜生活,只在深圳、广州的城区。繁华如珠三角,乡镇也仅比日落晚些时候就歇息的。

今天骑行170公里,穿越了北回归线。途中绕了段路,离开大路,按公路指示牌去一个什么特色村子溜了一圈。

我的一个好朋友下午去世了。

晚上收到信息的时候,我不知道在接下来的行程里,我能否克制住自己的悲伤。


D2,2月26日

今天开始,离开城镇,尽可能择乡道而行。

走了一小截流溪河绿道,高起的河堤,鲜红的车道线,身边的芦苇丛,远处的屋舍,平静的河面。

绿道一百多公里,从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到广州新塘镇、东莞望牛墩镇,经过从化温泉、帽峰山森林公园、香雪公园、陈家林森林公园、增江河、知识城、十字窖生态绿地。

在广州之肺从化郊野骑行,想必会对省城印象大大加分,下次找机会来骑一趟。

地图显示,清远清城区飞来峡镇有一个望江亭,在北江最宽阔处,对岸就是飞来峡水利枢纽。

骑了过去,兜兜转转却总也找寻不着,应该就在水库管理区的铁门里面吧,不让进。

沿北江北上,人迹罕至,植被茂密。

远在日本的胡桑去英德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今天,他对那里还是留有美好的回忆。

可惜204国道上大货车开得太快了,我们骑得谨慎,不敢东张西望看风景。

北江、连江交汇处,连江口镇,打造了一个浈阳峡风景区。和其它城市一样,不过就是在自然风光还行的地方建起的一个房地产项目而已,指望外地人来买房和旅游。

天黑了,风挺大,冻得直哆嗦,在景区找家客栈住下。

在客栈跟老板一起吃了晚饭,要给他钱,不收,算了。

老板还做陈皮生意,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喝上等陈皮。

老板精干,老公安,当年“严打”之时的行刑之人:“很多人枪毙犯人后,心理上过不去,有的就崩溃了,我一点事没有”。


D3,2月27日

六祖惠能,曹溪弘法……故事听了不少,今日终于来到曹溪,北江的一个支流。

去过的禅宗寺庙,安庆的二祖寺、三祖寺,黄梅的四祖寺、五祖寺、老祖寺,九江云居山真如禅寺,宜春靖安宝峰禅寺,吉安青原山净居寺,正定临济寺,都挺安静的。

想象中的六祖道场,韶关南华寺,溪边,山林之中,水墨画一般。

唐代,与“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神秀大师遥相辉映的一个獦獠,在此弘法37年。今天,南华寺门前的广场足足可以开万人演唱会了,林立的是商铺。

到的时候,寺院就要关门,在里面粗粗溜达了一圈,六祖殿真身塑像留待下次瞻仰吧。


D4,2月28日

今天参加不知哪里组织的韶关百公里骑行活动,从丹霞山地质公园擦肩而过。地产开发商赞助,各地来了上千骑友,带动了酒店生意和当地消费,宣传了城市,地方政府也高兴。

晚上在江边散步,看着骑楼下聊天打牌喝酒的人,想起了上海外滩。

都是老街,都在江岸,韶关肯定比上海历史悠久。北江、浈江、武江,三江会合处的步行街建筑群规模也不小。

两种生活罢了。

希望有机会再去韶关,街上转转,江边喝个茶。


D5,3月1日

农村,医疗是个大问题。骑行歇脚在一个叫仁德的医院,规模也不算小,却只见到一个医生。哦,病人也只有一个。

虽然省道上也没什么车和人,还是宁愿多骑点路,拐进田野中的乡道。没有了路基边的房屋,天地顿时辽阔。

进了一个村庄,惹来长久的狗吠。老人、女人与小孩聚拢过来,好奇地看着我们,正如我们好奇地看着他们。

中午在乳源一六镇吃饭,好特别的名字,一、六为圩日,故名。

时隔二十多年再来云门寺,这里已经宛若森林公园,面积很大,拾掇得日本庭院一般干净。

民国四大高僧,弘一、虚云、太虚、印光。1949年之后还健在的,只有虚云老和尚。知道他,还是在看了一个叫比尔·波特的美国人写的好几本书之后。

在云门寺,与一位英俊的年青师父聊起1951年的“云门事变”。当年虚云老和尚的遭遇,佛门子弟倒也淡然。

广东云门宗、河北临济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沩仰宗、江苏法眼宗,禅宗“一花开五叶”。云门三句: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什么意思嘛?

临济喝,德山棒,云门饼,赵州茶,没事想想这些禅宗公案,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僧问师:如何是尘尘三昧?师曰:钵里饭,桶里水。问:一言道尽时如何?师云:裂破。问:如何是超佛越祖?师云:胡饼。”

云门文偃禅师,要么是卖狗皮膏药的江湖郎中,要么是个不给答案的好老师。我当过老师,明白给出一个答案特别容易,但锻炼学习能力远比学习一些知识重要。

游溪镇、东坪镇都搬新址了,找不到做功课时想去的一条越野线路的入口,只好在南水水库边住下。

在找农家乐住宿的时候,遇到一位当地的骑友,她的农家乐还在建设中,乳源自行车协会的人倒是经常过来喝茶,附近还可以泡野温泉。据她说,那条越野线路的路况很差,她也是好多年前才去过一次。我们同行的有一辆折叠车,即使找到了入口,急上急下的未铺设路面骑起来也费劲。安全起见,晚上要重新设计线路。


D6,3月2日

难得出太阳了。

然而,我们三个人的身份证全不见了,只有松哥身的港澳居民居住证还在。昨晚住宿的时候,农家乐没要我们的身份证,给韶关的酒店和饭店打了电话,都没找到。在哪里丢的呢?大总管冰雪一脸愧疚,我却好奇心满满,等待着没有身份的故事。结果,没故事!现在已经不记得在骑行沿途哪个镇的派出所开具的证明,查看地图轨迹,第八天在西牛镇吧。总之,在酒店可以用手机上的电子身份证,住农家乐的话,派出所的证明有时都不看。

英德天门沟驿站树屋村,地图上收藏过的度假村。进去粗略逛了一圈,与网上的图片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不过,旅游是个性化的体验。我知道这里也有几年了,既然这个酒店还在,它一定就有自己的粉丝。

我觉得不过如此,只是我个人的喜好罢了。

毕竟,这里有树、温泉,山叫八宝山。


D7,3月3日

今天来到此行的目的地,英西峰林。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的地方不少,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就有七处。然而,名气大了就成为圈起来的景区。不像黔西南的万峰林和粤北的英西峰林,你可以小住几天,骑车溜达,慢慢地散步晃荡,跟当地人聊聊天。

从2011年知道这个世界还有骑游这么好玩的事开始,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坚信,中国的农村会越来越美丽。

因为,人都去了城里。

然后,城里人却到乡下来了。

冷冷的阴雨天,在路遇的一个骑友的农庄,喝上英德红茶,是一件惬意的事。这家广州人来英德九龙镇好几年了,从聊天的轻松氛围看来,农庄经营得还行。

他们用的是城里久违的液化气罐,但食材想必绿色。

城里人久居乡下,要有沉静的心。农村人在本土未必就有这颗沉静的心了,没钱,生活就艰辛,就要出走。


D8,3月4日

早晨起来的时候,雨就很大。再说,连续骑行了七天,也该休整一下。索性就在村里逛荡,不骑车了。

田垄地头,溪流淙淙,雨没有小下来的迹象。

给淡季里去镇上打工的客栈老板娘打电话,她让家人逮了只鸡过来。再在路边买点蔬菜,松哥、光明,锅铲操起来!

下午就在周边骑着车兜兜转转。

英西峰林的环线骑行,一条线路踩过去,我到底是不喜欢的。遇见岔路口,我就想拐进去。

说不清,也许是这些年走过一些路,直觉总是对的,拐进去的路大多不错。像今天,就来到了中土世界一般的天地。

去过收费的工业旅游景区,没想到T3茶园也要门票。进去之后,在山顶望过去,万丈平地,雨里雾里,峰林叠翠,20元的门票还是值的。


D9,3月5日

我是雨神,印象中除了2013年在内蒙阴山下、干涸的黄土高原上的那次骑行,只要是跑长途,必定雨下个不停(真实的原因其实是,我是一个没有计划的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看天气预报)。

出发的时候,深圳已经开始热了。进入粤北,冷,当地人还在烤火,晚上要开空调取暖的。骑车的时候耳朵冻得一激灵,就突然想起小时候戴的耳捂子,这东西好多年没见过了。

早餐过后,一行四人在黄花镇(为啥要改名呢?从前叫明迳镇,多好听!)添置了便宜又厚重的雨衣。我们有温暖的队服了,紧贴的骑行服,减少风阻,拉倒吧。

然而,雨还是太大了,在辽阔无遮挡的田野,大家都成了落汤鸡。

眼镜完全模糊了,没法玩,只能小心谨慎,控制好车速,冲到远处的屋檐下等待。

这趟行程,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等雨变小,阴天就是福利了。

天将黑,上坡,大雾,道路泥泞,岔道口,前方路况无法预知,只能择一而行,碰运气了。

快到达山顶,松哥却爆胎了。胎补好了,刹车却总也刹不住,只能缓行下山。离下一个镇子还有蛮长一段路,我望向远处渺渺的灯光,开始盘算是否只能去沿途的农民家借宿了。

摸黑下山的这一段路其实是广东省绿道的一部分。白天应该风景宜人,现在天地寂静漆黑,只有车灯照亮的几米之内路面的光影晃动和车轮的沙沙声,精神高度专注。身旁是否有护栏,坠落下去是否悬崖,看不见了,也就心无旁骛。有时候,信息多了,反倒惊慌失措,迷失方向。一条细长的引水渠,三十公分高,你可以轻松走过;两米高,也许就摔下去了。

从海拔六百米下到阳山县连江水口大桥,街道阒寂空荡,店铺基本都关门了,晚饭差点没处吃。

江畔民宿,很像汽车旅馆,就在公路与连江之间,好大一个停车场。

太脏了,睡前还要洗衣,洗车。

这一天,最好玩。


D10,3月6日

早餐在桥头吃过肠粉,就上水口大桥看风景,把昨天计划参观的水口古道历史记忆馆给忘了。秦汉古道从湖南郴州宜章到广东清远连州、阳山、英德,现在还有户外爱好者去走十几公里的水口段古道。

这些天来,在大牌档一路吃过来的肠粉每一家都秒杀深圳各色酒楼。

刹车不灵,苦了松哥。然而,松哥开始文艺了,拍照不停歇。

向晚时分我想爬坡去到山里的一个村子。经过了昨天的夜骑,冰雪不愿恋战了。也好,早点赶去浛洸镇,吃鱼!

在乡村,田园风光,清净自然,挺好的。然而,当夜幕降临,雨开始淅沥沥哗啦啦,天地无边无际地黑下来,唯见散落在田间地头几户人家荧光一般稀疏微弱的灯光,不得不感叹乡村生活的寂寞以及孤立无援。雨声交织着自行车轮碾压路面的沙沙声,我想,农家如果急病,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但闻风雨嘶吼的夜晚该是如何的惶恐。


D11,3月7日

在大洞镇,我终于见到自己影子了,太阳是个好东西。雨神骑行团,脱下雨衣,吃罢午饭,爬坡,继续干革命。

有了阳光,山、树、溪水、黄色土坯房屋哗啦啦清亮起来。

十来天的行程里,见到的大多是三四层高、石灰粉刷的粗陋砖混楼房,和零星老旧的大开间黄色土坯瓦屋平房相比,难看。

不是说让人住回土房子去,只是感叹乡村建设缺乏审美情趣罢了。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你我皆凡人,生活好了才会有闲情逸致;话说回来,生活好了又未必就有情趣。一味谈世界第一的GDP没啥意思,我只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中国乡村和英国的Cotswolds一样上榜全球旅行目的地,美国的学生眼巴巴地要来中国上大学。

富饶广东,也就珠三角经济发达,粤北还不及内地的很多地市。沿途宗祠颓圮,令人嘘唏氏族乡绅势力的瓦解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摧枯拉朽。

摸黑进了清远城,自行车又出状况。优秀技师光明搞它不掂,冰雪只好也上手了。折腾良久,松哥一集短剧估计都看完了,我只好叫来货拉拉。光明平生第一次坐上货拉拉,奇耻大辱一般。

从车行修好车出来,只能宵夜打发肚皮了。想吃一顿美味的晚餐,好难。


D12,3月8日

清远,北江边。早上老渡口体育公园人很少,安静,江水清澈。不远处就是简朴乃至简陋的清远市政府。

从清远往南,就是平原了,人烟稠密,道路交错,车水马龙,实在设计不出一条幽静的骑游线路。

走县道绕了不少路,才来到串接花都区大多数景点的山前旅游大道,打算由西往东一路逛过去。岂料骑到盘古王公园门口,就没兴趣了。几级台阶就叫个山?5块钱门票的公园,可以想像能看到什么。一个硕大无比的盘古王石雕?走吧!

继续往东,头上一直是高速公路的高架桥,在下面骑车太压抑。山前旅游大道,其实就是381省道,车流量比头顶的高速公路大多了,汽车跑起来畅快,可不是骑车的路。

往南吧,直奔花都城区。

从清净的粤北山区进入行人如织、建筑杂错的花都,一时反应不过来,就觉得眼花缭乱,只想赶紧走人。

往广州去,就更糟糕了。107国道正在施工,围档一竖,道路顿时窄了一大截。非机动车和行人道并用,仅够一辆单车勉强通行,控车技术不行就会撞墙。泥头车、大货车、大客车、小轿车个个嘶吼着妄图挣脱突围出去,各种马达轰鸣、喇叭比赛着尖叫。

四年前,也是三月份,在江西的国道上骑行,解大夫就气急败坏:“全中国的大货车都来这里了吗?”我要不要也像他那样吼一嗓子?

想起在鄂尔多斯骑车,成群结队又不按车道线行驶的拉煤大货车呼啸着从身边飞过,气浪扑面而来,只觉得是被满满一大澡盆水兜头盖脸砸中了,吃奶的劲使上才没摔车。

来到白云山脚,颇有惊魂甫定、逃出生天的感觉,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耳根清净。

来到花城广场,眼睛亮了。我在广州工作过两年,好歹也算了解一点省城,但用恢宏大度形容这座城市,这是第一次。

旅行,就是这样:目的地殊胜,路途往往并不愉快。伟哥总戏谑地说我吃饱了撑的,自虐。其实,我只不过贪玩又喜欢踩车这种简单的机械运动罢了。


D13,3月9日

从古老的寺右新马路出来,骑到珠江边,一下子就想到了上海的徐汇滨江。这两个城市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拥挤局面在新建的江岸大为改观,天地豁然开朗,仿佛终于走出漫长的地下洞穴,抬头望见了蓝天。在超级都市行走在宽敞的江边道路,看到大片的天空,呼吸都畅快起来。

世界工厂东莞,田地肯定是全部消失了,却又不是让生活更美好的现代城市。工业化对大自然粗暴对待,从各个乡镇一路骑过去满眼都是凌乱的缺乏美感、临时建筑一般的厂房。

到了市区,东莞有绿色了。我们走翠峰路、虎英郊野公园、峰景高尔夫,风光上佳。

然后,我被松山湖震惊。来过几次松山湖了,每次来,只知道骑车绕湖。在风铃木开花的二月,黄色涨满蓝天,煞是好看。然而,松山湖风景区不过是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部分而已。整个松山湖区规划尺度适宜,道路干净宽敞,没有摩天高楼,建筑现代而内敛。不管是开车还是骑车或者步行,仿如身处园林城市。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美的。我直呼:秒杀深圳。

2021年3月9日晚,回到深圳。

是为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