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atius Lee
Ignatius Lee

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人文社科写作。 Twitter:https://twitter.com/22HomoPoliticus Substack中英双语专栏:https://substack.com/@ignatiusdhlee?utm_source=user-menu

國際政治 | 斯里蘭卡的“中國問題”

一帶一路的政治野心 | 中國能夠在南亞島國成功複製所謂“中國模式”嗎?
Colombo, Sri Lanka | Source: Britannica

斯里蘭卡與中國的雙邊關係發生實質性轉變要追溯到斯里蘭卡內戰末期。

2007年美國因斯里蘭卡政府軍人權暴行,終止了針對斯里蘭卡政府的直接軍事援助。中國趁虛而入,對斯里蘭卡政府提供高達10億美元金援及價值數千萬美元的軍火支援,另有6架殲7戰機。與此同時,中國還推動巴基斯坦向斯里蘭卡出售軍火和培訓戰鬥機飛行員,並且極力阻撓聯合國安理會將斯里蘭卡列入議事日程。

客觀來說,美國在斯里蘭卡戰爭進入最後階段退出軍援,轉而對其軍援對象大加譴責,僅從軍事和外交戰略角度來看,確實功敗垂成。而中國卻趁機加大軍援,於2009年水到渠成地結束了斯里蘭卡長達26年的內戰,從此贏得了進入印度洋水域的戰略契機。

斯里蘭卡内戰紀念碑 | Source: Al Jazeera

斯里蘭卡內戰結束後,順理成章地加強了對華關係和經貿往來,中國則在各項有關斯里蘭卡人權問題的國際議程上大加阻撓。看上去斯里蘭卡內戰結束了,但是民族矛盾和“三教衝突”(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未能得到公正解決,戰爭罪行也未受到應有懲處。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形同將爆未爆的啞彈。中國隨即帶來的大筆投資和貸款跟著大型建築專案源源不斷地湧入斯里蘭卡。

通常來說,充沛的外資和技術支援是保障戰後重建的最重要支撐,但中國實際上是怎麼做的呢?為什麼斯里蘭卡的戰後重建遭遇到這麼多困難?所有這些問題根源都離不開中國的戰略意圖:中國在斯里蘭卡大力投資,究竟要實現什麼戰略企圖?

在印度洋上牽制印度確實是中國的重要戰略意圖之一,印度對斯里蘭卡泰米爾人的軍事支援最後以泰米爾人的軍事失利而告終。中國趁機支援僧伽羅人鞏固政權,但是中國卻無意捲入調解僧伽羅人、泰米爾人和穆斯林的民族矛盾和宗教衝突。面對這些難題,中國希望用錢來解決一切問題:發生恐襲和流血衝突,它提供經濟援助;財政赤字,它提供貸款;此外中國積極地拉斯里蘭卡參與區域性經濟組織並且把斯里蘭卡拉入到“一帶一路”計畫中,中國希望通過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為斯里蘭卡改善國際資本投資條件,增強斯里蘭卡的吸引力。

亞洲地圖 | Source: GISGeography

中國對斯里蘭卡的投資和援助僅僅是軍事戰略意圖嗎?顯然不是。因為假如僅僅是軍事意圖而不含其他,中國只需設法高價租賃軍港以及透過經濟合作加強軍事合作。但事實卻是中國在斯里蘭卡大興土木:模仿中國經濟模式搞金融中心和關稅特區,模仿殖民地租界搞司法特區,模仿中國大規模投資機場、鐵路、公路,模仿中國大規模興建新型城市、商業區、大型國際會議中心和國際會展中心和住宅區。這些大興土木工程被西方稱為“白象計畫”(white elephant projects),指勞民傷財、大而無用的項目。

有部分學者指出,中國的戰略意圖是在可倫坡複製迪拜經驗和香港模式,因為以上經濟發展模式規劃就有照搬照抄的特徵。

但這是非常荒唐的雄偉計畫。斯里蘭卡看上去擁有很高的人類發展指數,另外教育指數也居中等偏上水準,但是其國家自然資源之特性和人口構成絕不是可以跟迪拜或香港可比的。

Colombo Lotus Tower | Source: Xinhua

斯里蘭卡經濟支柱產業仍然是農業為主。雖然旅遊業在近十年有所起色,但是對歐美高消費群體吸引力有限,與泰國、日本比遜色很多,其主要來源地是東歐泛斯拉夫國家。其次,斯里蘭卡的寶石礦產雖豐富,但是主要限於技術較為原始的開採和簡單加工,大部分以原礦石形式出口到歐美奢侈品行業(經過精密設計、加工和品牌包裝以後價格暴增)。但這類礦產資源並不足以支撐斯里蘭卡像中東國家單單依賴石油開採即可一夜暴富。

與前英國殖民地香港比,斯里蘭卡的人口構成很難像香港吸引歐美、東亞、東南亞精英移民群體。加上英語普及程度不高以及民族衝突、宗教衝突因素,即便斯里蘭卡佔據地利優勢,擁有印度洋航線沿岸的優良深水港,它也無法與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和海洋樞紐的香港抗衡,更何況連新加坡都無法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

另外,非常關鍵的兩點是中國政府所忽視的。其一,香港、新加坡、日本均在長達二十年的越戰期間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戰爭帶來的紅利。而越戰不同於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這類短期戰爭之處在於:它打了超過二十年,為了打這場拉鋸戰,美國和盟友加強了亞太的戰略佈局和經濟合作,以就近補給戰略物資,為香港、新加坡、日本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港口吞吐物資和國際訂單,這些條件都是它們崛起的根本保障。與這些國家不同,斯里蘭卡沒有接受大量港口吞吐的機會、沒有源源不斷的國際訂單,有的只是有條件的貸款以及超出償付能力的高額建設專案,其工業能力絲毫沒有因為中國投資就得到顯著提升,反而因為投資管理不善造成政府嚴重腐敗和家族式貪瀆。中國陷入兩難局面,介入過多恐怕引發強烈反彈,不予介入則誘發嚴重腐敗,不斷地輸血最終只造成更大的虧空和更加觸目驚心的腐敗。

越南戰爭 | Source: ABC News

其二,香港與新加坡之崛起有賴於英國的法治系統,這是創造國際營商環境的最根本保障。中國在可倫坡大肆圈地發展特區經濟,在特區內推行類似殖民地租界的法律系統,然而這類法律系統模仿的對象是中國,而非典型的西方法治國家。獨立于斯里蘭卡本國的法律系統,又並非是真正的法治和不受干預的司法獨立,根本無法保障國際營商環境。國際投資者不會僅僅因為佔據地理優勢就特別青睞這個地方。

斯里蘭卡很不幸作為複製中國模式的試驗田,從戰後重建一開始就誤入歧途,制定了與本身現實狀況完全不符合的戰略企圖,而這個戰略企圖更多是中國一廂情願的設想,是基於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結果,不是基於開發斯里蘭卡自身經濟潛力的客觀評估結果。

斯里蘭卡的失敗,從根本上說是複製中國模式的失敗。雖然看上去中國像是在斯里蘭卡複製迪拜和香港模式,實際上複製的是中國模式,其典型特徵就是依託前殖民地在局部地區發展特區經濟、以大規模基礎建設推動城市化進程、最後全國大量複製經濟特區模式,以圖營造良好的國際投資環境。

但中國刻意忽視了所謂中國模式的幾個關鍵因素:

其一,中國改革開放最初引進的大批海外投資主要來源地是日本、美國、歐洲和來自香港、臺灣和海外的華人華僑,其中華人群體是牽線搭橋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斯里蘭卡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國際資源,相反因為人權劣跡或者處於國際制裁之下,或者遭到歐美列強抵制。

其二,中國因其市場龐大、勞動力成本低廉、又恰逢冷戰關口,基於國際戰略考量,美國和盟友有意通過支持中國經濟發展實現中國和平演變以抗衡蘇聯的國際影響力。雖然事後來看是一種戰略誤判,但確實為中國創造了百年難遇的發展機遇。斯里蘭卡,不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國際戰略考量,在大國角力的間隙遠遠達不到當初中國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三,斯里蘭卡根本不具備複製特區的條件。斯里蘭卡沒有一個鄰近的發達地區為斯里蘭卡提供地理福利,其鄰國反而一個比一個窮。

Indian Ocean | Source: Britannica

其四,雖然斯里蘭卡扼守重要海上通道,但是印度洋沿岸有諸多深水港口可供補給,不見得斯里蘭卡一定是國際貨運中專樞紐。從波斯灣到麻六甲海峽海運週期約有半個月之久,當代巨型油輪、集裝箱貨船和幹貨船可在孟買補給後,在一周左右即可抵達新加坡,中途除非因故障靠岸,否則根本無需停泊。與之相比,香港和上海不僅僅是重要物資補給站,更是重要中轉站和目的地,其吞吐物資直接由口岸發向周邊國家和地區。而斯里蘭卡根本不是重要貨運目的地,其周邊地區隔海相望,各有良港,亦無需從斯里蘭卡中轉。

最後,中國對斯里蘭卡的戰略投資是基於嚴重的誤判和錯誤移植自身戰略企圖的結果,它制定的揠苗助長計畫,即便不涉及輸出腐敗和黑箱交易,也根本無法推行。

隨著中國對斯里蘭卡控制程度逐步加深,斯里蘭卡本國的反彈程度也將日趨強烈。中國軍港租賃計畫可能因為斯里蘭卡內亂加劇或反華派崛起而擱淺,其長達99年的租賃條約,在中國軍艦正式入駐之前仍有巨大變數,而雙方已經就此展開了反復磋商。最終,由於經濟投資和貸款的失敗,中國甚至無法保障其戰略意圖之實現。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