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lun
Hualun

常年被知乎禁言,企图寻找当代鲁迅。14亿人哪,要找一段时间,尚未找到。

知乎系列(4)——初(国)中生篇

网路上的人总是隐秘的,你无法想象一段文字背后的人年芳几何,体面与否。

文字的艺术好像越来越没落,语言越来越贫乏,时长感慨自己连表达清楚想法的能力欠缺。

阅读了一篇文章,文字中运用了一些技巧,有了一丝文学气息。作者若是不提及自己是初中(国中)三年级,是难以想象这篇文章作者年龄如此之小。

遥想当年,我的作文水平还是差些的,直至今日也还是不免有些羡慕。

原文:


                        《奇葩说》有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作者:Hilda

“我见过太多知识分子,出现了问题也不解决问题,就在那儿一个劲儿地想怎么牺牲小的去救大的,怎么牺牲少的去救多的。远方的哭声可能其实是你想象出来的哭声,你连眼前的哭声都不拯救,你拿什么去拯救远方的哭声?” ——李诞

(我凭借记忆写的,有错指正)

李诞这段话真是记忆犹新。

我是个初中生,从小学起就开始看奇葩说,六季一集不落。

对于我来说,奇葩说是塑造我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我一直以为奇葩说没有给我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它教会了我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人类社会的宏大价值,以及我们要接受、包容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存在。邱晨说奇葩说这个舞台上存在着一些普世价值,或许奇葩说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我的。

以至于,当我意识到奇葩说的缺陷而写下这个回答时,仍然跳不出这些价值之外。

它们织成了茧,局限我的视野,保护着我身上那一份自认为的清高。

可是我究竟是什么呢?我学习算不上优异,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上完。

我不过是看过几集奇葩说而已。


马上就中考了,虽然知道自己去不了什么好学校,但还是不甘心,报名了重高的提前批考试。

不知哪里传来的嗡嗡声,缺了一个角的桌子轻轻地左右摇晃。

试卷上的火柴人握着铅球,往前抛出一个完美的抛物线。

我把脸埋在围巾里,就那样呆坐着,试图和火柴人交流,“兄弟,你的铅球到底在离原点多远落的地啊?”

火柴人怜悯地望着我。“悲哀来源于对知识的过度崇拜。”

悲哀来源于对知识的过度崇拜。

这句话不知怎地出现在我脑海里。如此简短、精辟,又带着一丝看透一切的自以为是。

它出现得那样突然,使我到现在都不敢声称这是我原创的。我还是更偏向于,曾经在哪里看到过它。

但当时的我,仍然在混乱的草稿纸上找到了一块空白,工工整整地写下来,并且很不要脸地划拉了一个破折号,在后面接上我的名字。

我好像是这个时刻开始放下成为一名所谓知识分子的执念的。

奇葩说是档非常优秀的节目,那么多精彩的人齐聚一堂,将自己冷眼旁观社会这么多年得出的经验倾囊相授。相信每一个看过奇葩说的人,都为之震颤。

只是它不适合像我这样一无是处唯想象力极其丰富的人看。

我不仅会幻想,还会当真。

因此,当我听到李诞那番话时,如梦初醒。

不仅是他所说的内容,还有态度上对“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嘲弄。

我的价值观,我的信仰,我的人生价值,至少在前十五年的人生中是围绕成为一名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展开的。李诞这番话无疑彻底摧毁了这份执着。

所以,奇葩说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

它向这个社会的所有人传达宏大的命题,却不去考虑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考虑这些的。有些时候,某些决定,并不是一定要去考虑未来十几二十年的人生和人生的价值或者我们人类漫长的历史才能选择的,更不需要我们做出违背社会常理的决定以证明此生可能不会被任何人察觉的人生价值。

大多数时候,照着“老人言”,便不会吃亏。

我并不意在批判奇葩说传达宏大,只是或许制作人也没想到,奇葩说会给像我这样的人带来痛苦。

自以为是了这么多年,最后收获了别人或许生下来便懂得的道理。

这里的奇葩说已经不是奇葩说了,而是一种意象。如果没有奇葩说,仍然会有别的事物把我塑造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渴求认同,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好为人师。

我是个自私自利的废物。

我崇拜知识,只是因为知识所带来的受人认同,受人尊敬,受人喜爱。

我为了崇拜而崇拜。

或许到死我也会在这种无谓中循环。想为天才而不能,想为精英而不能,想为知识分子而不能。我的才能配不上我的野心,可我的野心恰巧悲催的大,我又恰巧碰上了奇葩说。

所以,我便把一切都推到这部万恶的综艺身上。

我的悲剧,与我无关。




奇葩说又被推上台面,大抵是因为粉丝举报事件,看到这个问题的标题时,我想作者大概是想谈谈粉丝举报的内在原因。

阅读全文之后,感慨作者文采不错的同时,隐隐觉得有点异样,作者似乎没有提及对她的“不好的影响”在哪里。


“我见过太多知识分子,出现了问题也不解决问题,就在那儿一个劲儿地想怎么牺牲小的去救大的,怎么牺牲少的去救多的。远方的哭声可能其实是你想象出来的哭声,你连眼前的哭声都不拯救,你拿什么去拯救远方的哭声?” ——李诞

作者引用李诞的一段话开篇,这段话是一种打破大陆人常规的理念的观念,正常情况下这种话是不能说的,有一丝离经叛道的味道,细想还有一种暗讽当今某些人近水救远火的味道,但有奇葩说节目的掩护,反而被觉得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所以,奇葩说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
它向这个社会的所有人传达宏大的命题,却不去考虑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考虑这些的。有些时候,某些决定,并不是一定要去考虑未来十几二十年的人生和人生的价值或者我们人类漫长的历史才能选择的,更不需要我们做出违背社会常理的决定以证明此生可能不会被任何人察觉的人生价值。

得知作者是以为十五六岁的少女之后,更想知道奇葩说给她带来的思辨。写到这又细细读了一遍这段感悟,我想她是想表达一种“即时行乐(Seize the day)”的想法吧。我无法批评她文字拐弯抹角,毕竟有时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也是不顺畅,读起来费解,况且她还只是个初中生。


我想好好分析下她的文字,是的,这篇文章看着还不错,但是实在没法分析,作者想表达什么我无从得知。可能作者也是像我一样,行文至此,想到便写,随意感慨。

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清晰准确得传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像作者一样显得有点无病呻吟,或许是我水平有限,又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确实无法完全共情。如果是前者,我想努力或许能有所改观,若是后者,我即便是费尽心力也无从下手。

我从这篇文章延伸一下,不难想知乎上有不少与作者同龄的用户,作者是有些夸张了,但考虑到她的年龄,思想还是稍微超前一些同龄人的。但是我想无论是心智多成熟的初中生,这个时期的三观还是不健全的。知乎上现阶段到处弥漫的反智言论,有些还看着挺“合理”,没有分辨能力很容易就被误导。我也很难想象之前和我探讨武肺等一些实事话题最后直接大呼我“美奸”、“阴阳人”的人中间是否就有他们其中一员。写到这又想起了鲁迅,鲁迅活在当下大概也逃不了“美分”的命运吧。大陆人很多时候真的分不清什么是善意的批评,什么是恶意的批评,所有批评都听不得。若是这时有大陆人看到我说的这些,肯定也会忍不住说些锐耳的词,不觉得这是一种反思。90后00后现今已经成为拥护党的主力军,人人自危而不自知,你说他们不知道这些问题嘛,你跟他说我想他绝对知道,他只是不愿承认。又或者用现阶段流行的手法,把问题抛给西方,来一句“你看,美国做得也这么烂,你怎么不说”。这个问题真的很严重,自诩中华文明的大陆人早就忘了自己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经验了,学习别人好的地方总是没有错的,怎么能盯着别人的问题就觉得自己没问题了呢。说起来也知道日本近代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很快进步进阶成强国,虽然日本也走过弯路,我们大可不必理会,避开弯路,不也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嘛。然而现实是,17年前自己的SARS经验教训都没有吸取,原先犯错的地方还是一样犯,甚至有更加恶劣的情形,把病毒扩散全球,不求道歉,也不敢求道歉,反而在看别人笑话。新闻联播措辞已经不加掩饰得开启嘲讽模式,声音着实刺耳。

合适才能用正常的方式交流呢,不是遇到问题就找各种方式分散注意,转移焦点。不指望所有人都能看清现实,承认现实,但是至少不要接受这糟糕的现实,还与这环境融合。

最后为从奇葩说学习价值观的初中生们感到悲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