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and
island

we thrive in chaos

说起来,话是太多了

关于「写作」

在脑子里憋了一个月,一直懊恼自己没不能专心写,直到上个月开始了matters,这是一个纯净的、健康的表达空间,果断弃用了公众号,删掉了一些原来写的东西,删的时候很纠结,很不舍,但是我觉得这是对自己书写的不自信,对文字不敏感,对自己写过的东西患得患失,没魄力。舍不得一点用都没有。

​​​​同时探索一个更加适合的「表达空间」,公开程度适度,定义一下「适度」,跟过于「自我」部分接触的人可控、互动可预期。微博太碎片,是对人「篇幅表达」能力的扼杀和削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表达」。matters因为需要有“标题”有“段落”,整个图文的表达非常好看,也很喜欢,所以再也没有任何「借口」来为自己不写作开脱了,没有写就是说明不在写的状态。去承认这件事的优先级自己的序列里确实不高就好,然后建立一些稳定的输出秩序,所谓的「秩序」,不是说整齐的衣橱,清晰的daily list,更是一种内心的秩序,道德的秩序。

淡豹在播客里说“最好能坚持每天写点不发表的日记,没有任何隐喻、缩写、担心被嘲被杠而做的先自我阉割,完整诚实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就像是一种拉伸的锻炼,让想法不至于随着公众表达空间的萎缩而萎缩”。

也联想起阿兰德波顿去 Ctrl Alt Delete 播客聊到“现代人很多的问题其实都来自于接受的信息和感受太多太密集,缺乏整理、思考和延伸。我想象它们就零碎地聚集在那里,不会再被看到,但占据着大脑的位置,也不会消散,就这么慢慢变成幽灵。幽灵这么多,晚上睡得着才怪。”

都非常同意,所以好好写作,认真写点东西。每天毫无目的地写一点,把那些飘在空中的想法都拿下来,记录下来,允许它向上攀登或是积攒。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写好的东西,但我尽力挑选好的想法写下来。

写作就是定义本无体系的生活,徒手建造自己的“里程碑”,多壮观啊!

现在我有了两件事可做:「说和写」。有一个播客叫【漫午目的】,只在网易云发布,名字和logo都蛮喜欢的,经常性自说自话,写作就在matters了。

我判断一个事做不做有三个简化简单的标准:

如果现在就把做这件事所有的附带结果全给你,还愿意做吗

举例:给你完美的身材和完美的体脂比,但是再也不可以健身了,还要它吗?这个是观照自己,说喜欢健身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

如果一件事你只能默默做,不能告诉任何人,你还做吗

举例:现在给你巨多无比的钱,让你环球旅行,但是不可以告诉任何人关于旅行的地方,体验,细节等等,只能自己旅行,你还去吗?这个问题观照到,你到底是更看重外界的的目光还是旅行这件事本身。

如果注定十年后会死,你还会愿意做这件事那吗

知道会灭亡,如果还愿意做。这个问题观照到,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件事。


过去的两个月,三月和四月,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扎扎实实地作出了重要的选择和决定,面对了失控的情景,不可条、和的冲突与矛盾,不仅仅是跟自己,简直像是经历了一场“连根拔起”。有点那种“一天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生活”的意思。

也没有任何人劝得动我,包括在做出一些重大的人生转折,犯下无法避免的错误,说出无可挽回的话。总之「道理我都懂,我已经在此之前全部思虑计算过一轮,但我仍然选择这样做」。这样的人是无可救药的,ta朝着自己的宿命一头扎入,一往无前,像平静地走向一场车祸。

"Your dream is gone, now you are free."开心吗,还是庆幸。走过来路那么长,回头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放弃和后悔都像抛弃荣辱一样轻松。就这么告诉你吧,再给我一次机会,同样的路我还是会这么走,走错再多我也会走下去。别逃避了,你以为命运替你做出了选择,其实那不过是你自己而已。回想我主动放弃的那些的东西。这比一切都更能定义,我究竟是怎样的。 ​

今天也有点惆怅地在想,对我来说,越成长,「放弃」这件事越不自主,到最后常常是,我内心仍然「什么都想要」或者「什么都想爱」,但因为精力有限,还是跟随意识选择了自己最想要、最喜欢的,那些不被我主动想起的,就会趁我失去警惕而慢慢淡去,告别我人生的版图。这种不经意的选择,很诚实,也残忍 ​。

某天播客听到一句“在逃避现实里是没有平静可言的,只能步履不停地迎向它。 ​”

看近藤麻理惠整理房间的爽感有点类似玩连连看,就是“消除”,或者说减熵本身的乐趣。允许自己放弃东西也有点像一种健康并低成本的自毁,可以借此反思人生中的冗余,大刀阔斧砍掉无用枝叶,并重新认知和欣赏留下来的那些。系列本身拍得不好看,但挺适合这个阶段的我,不愧是让人怦然心动的魔力整理术啊。人生错误的选择,规律总是类似。因为当下着急,因为别人的劝说,因为觉得便宜点的替代品不会差太多,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心动期的极速结束。那些开始就不对的东西,不会因为陪伴的时间够长就会自然地融入生活。事实往往是,陪伴得越久,那种「行不通」的直觉,就会越强烈。

靠灌鸡汤和神棍文学就能建立的叫自欺,不叫自信。

我也无法欺骗自己,觉得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这样只会越来越孱弱,也无法假装看不见那些半遮半掩的苦难、伤痕、无力和愚蠢了。那些溃烂一旦揭开就关不掉了,忘不掉了。我知道,哪怕有一日重归繁荣,城市重新开始运转,一切也不会再相同,永远不会再相同。真实的生活就是「永远有实实在在的问题要面对」。任何时刻,任何关系。没有自愿解救你的任何人,没有可能蒙混过关。

主动解决问题,包括那些压根没发现没想过的问题,或者看见了却下意识回避的问题。很遗憾我是到现在才领会到这点。只有把对自己、对他人的幻想与真实之间的屏障一一撤走,保持「真」的优先性。stay in with the trouble的反面正是problem solve~

那天和人讨论「inner guity」,我想来,人的诸多罪行中,我想说谎应该是最可怕的,不止是因为对他人的伤害,更多的其实是对自我的折损。

一个人自知的隐藏住真实的自己扭过头不看,是一种巨大的内耗。对任何一个尚且有良知的人,谎言所掩盖的绝大多数罪责,都不会痛苦过谎言本身。

我对他人的伦理道德向来不怎么在意,但的确讨厌说谎的人,不是觉得自己被骗不爽,而是对“一个为什么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没有”的愤懑,一种“何苦这样折损自己”的叹息,同时也憎恨说谎时的自己。我知道面对自己可能很难,和面对了之后可能带给他人的伤害,但这个伤害是不确定的,而不对自己坦诚的伤害是无比确定的。不如就都坦荡一点做人吧,尽管极有可能是个坏人。

我不太容易讨厌什么人,只会讨厌ta的行为或者某些生活方式和习惯,但我觉得这和ta这个人是没有关系的,我觉得在人际交往上,人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每个人的圈子都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不喜欢,却忍着不离开,甚至向外人抱怨实在非常懦弱。如果觉得身边人愚蠢无趣狡猾虚荣,朋友圈全是代购谣言和鸡汤,那么痛苦的根源不在他们,而在于自己是个无力逃离苦难和庸常的怂货啊。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开始阅读禅宗,佛学,我渴望一种即刻奏效的方式让自己对抗不顺,不过这种拔苗助长的心态并不对,所有智慧都有其内化的缓慢规律。佛教的确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逃遁”,但对于渴望理性智慧的人来说,欠缺了一些思辨的刚性。

不过,禅宗还是留给了我三点智慧——

第一,请接受当下的一切。人在遭遇挫难时,内心会不由自主得抗拒,这种不自觉的抗拒只会加剧痛感。本质上,困境之所以痛是因为它打破了你的安全感。如果你不敢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就会整日害怕担忧。而当你让自己全然接受眼下困顿时,那一刻,你便会获得心灵上的纾解,你才会从情绪的漩涡中转向行动的面对。禅宗认为佛只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为什么要拜一尊身外之佛?宗萨仁波切的书里写,虔拜(bowing)是为了让你谨记时时刻刻的谦卑,让你降服于(surrender to)当下的一切。只有回归谦卑与宁和,才能冷静面对与处事。

第二,行胜于言,思虑万千,不如动手干活。禅宗,比之其他宗教,比较特别的是它并不强调思维上的修炼,甚至认为禅道是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不过,话说回来,所有思想与智慧在落到词句之间,必有磨损,无论何种语言。

所以,禅宗更讲究一种“专注于行”的智慧。吃饭一心吃,洗碗凝神洗,当人专注于手上的事,不被纷乱的思绪绑架时,即是“活在当下”的禅道。

有看禅师做过一个比喻: 射手的箭筒里不该有两支箭,不然当你射第一支箭时,你的心会落在第二支。每一支箭都应该是最后一支,每一秒都是最后一秒。这就是专注当下的智慧。

遭遇困难时,不要沉迷痛感,不要过度思虑,做事——无论是日常家务、工作琐事、写作阅读等——才是纾解痛苦的有效方式。

第三,明白经历本身并无绝对好坏,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在遭遇不顺时,不妨换个角度想想,眼下困境是否会迫使你做一些之前没动力做的事,甚至迫使你彻底转换方向。

人在顺意时往往是麻木行进的,缺乏能动去改变航道。危机是最大的催化剂,逼迫人克服惰性,赋予人坚毅勇气。

人在绝境下往往会绽放出自己都未曾想象过的光芒——这可能是人的生命力最迷人之处。

古罗马哲学家塔西陀(Tacitus)说过:“人对安全感的渴求会阻碍人创造一切伟大而高贵的事业。”

当你接受了绝境招致的所有不确定性,你便获得了更多生机、敏锐与创造力。多面性。每个人或者人类本身。明明暗暗千回百转。

努力避免在见到某个人的某个面之后对TA的整体下结论,努力避免因为见到/听到人性的阴暗之后就想放下对人类的希望,希望能在这样的时刻,想想见过的遇到过的听到过的那些好东西。

要记住在世界上“见”过的那些好东西,不能忘。

人不可能与另一个人类产生永远的联结,都是结伴走上一段,短则几小时多则几十年,而你或早或晚,都是要启程的。

灵感。与人相遇,在用真实交流在灵感迸发的那一刻,就再没有遗憾了,因为我知道,因为这份灵感而带来的我的成长,即使只是一点点,也一定会伴随着我一直走下去。

我不需要一直留住你了,因为我知道你一直都在。

这套智慧系统,还让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拥有那种一视同仁的境界,不评判人,对谁都宽容理解,现在终于放弃追求,大概觉得这不过是另一种形态的无情而已。有些人的确是任由自己可恨,永远不值得理解,我心甘情愿地放弃这种心境彻底嫌恶鄙夷他们。爱恨分明的人总不会太差,最起码不会有自卑这种无药可救的坏心态。


这是之前写在公众号的“亲密关系”思考删掉的部分,现在看来,也没什么要改的。

「我爱你」这件事,和建立亲密关系无关,和如何理解亲密关系非常有关。不是所有人都有孩子,但所有人都有爸妈,因此用爸妈来举例,觉得你父母的关系,居然首先是和自己有关,那是不是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呢?父母的关系,首先是一对情侣一对夫妻一对朋友,和你这个子女的关系,永远是第二位的。而很人总是忘记这一点。

同理,是否建立亲密关系首先要考虑的是一定对方的事。而不是自己。说的再清楚一点,如何理解「好的亲密关系是要基于对他人的强烈尊重,和对自我的用力克制」这个问题,也至关重要。

现实中,人类自诩脱离了达尔文选择,可大部分人是没能做一个合格的人类的。

这是个死循环。但想要拜托这个循环,只需要做一件事可能就够了——从「想要建立亲密关系的冲动里」醒悟过来,把「我能不能做到不给伴侣添堵」的恋爱模式作为是否建立亲密关系的基本标准,再去决定要不要建立。

不是「我想不想要建立」,而是「别人想不想跟我建立」。后一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确定答案的,必须带着巨大的困惑,并且余生都用这个困惑来提醒和拷问自己,用更加高级的,复杂的,稳定的,珍贵的深思熟虑做决定。

有了这个前提,那不论建立还是不建立,都是自己和他人的幸事。

学习「中道」这件事

做没做到不知道,但我有了方法,中道是恰到好处, 但人都是自相矛盾的,有不自相矛盾的人吗?两个原则没有任何一个是对的,只有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下,你做出的唯一正好的判断,那个点是不是就是叫「中道」呢?

「中道」这个秘密,就藏在“翻电”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