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laway凡心
Kaylaway凡心

期望永遠抱持一顆好奇凡心而不煩心的庸俗女子,貪新也戀舊。[email protected]

文字人栽進數字堆:加密幣新手體驗筆記(也藉此祝大家金牛滿屋!)

我承認這是很先入為主的想法:以往總認為文字與數字不兩立,愛文字的人註定不會跟數字太深入地打交道。當年學咖啡半途而廢,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知道烘焙分析要看一堆數字圖表,所以卻步。

不過世事總是玄妙,兜兜轉轉,最近倒是一頭栽進了數字到不能再數字的加密幣世界。

Image by WorldSpectrum from Pixabay

因為文字所而數字?

更有趣的地方是,跟加密幣的緣起,來自文字;也就是這裡,Matters。

加入Matters以前,我對加密幣的認識幾乎是零,只聽說過比特幣BTC的大名。來到Matters,這裡的「化讚為賞」機制讓點讚/拍手化為LikeCoin,而LikeCoin也順理成章成為我人生第一次持有的加密幣。

儲了一定數量的LikeCoin,也漸漸認識到可以將電子錢包內的LikeCoin委託出去賺取利息(以及支持被委託者成為LikeCoin世界的代議士)。之後發現了去中心化內容平台的始祖之一Steemit,也開始了在那邊的短文發布。如@米高與小狗ThankYou所言,Steemit跟Matters的性質不同,前者是一個將內容「投資增值」的平台,因此盡快累積足夠的Steem再power up為SP,然後再代理出去,才能達到目的。

Steemit是一個「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地方,初心者入場獲Steem的門檻較高,想要單憑發帖和努力點讚來儲夠100 Steem真是難如登天。當然我也曾經盼望像@宋雨桐去年底的文章中所說,有一天可以被大鯨點個大讚,一切便迎刃而解。只是期盼終歸只是期盼,等了一個月多月的我終於待不住,與其坐等Steem從天上來,不如主動出擊買入一些Steem,粗略估算每日一帖的話,最慢大概兩個多月也已足夠回本。


學習換幣:以法幣換加密幣還是以加密幣換加密幣?

起初我天真地以為,與其「課金」購買Steem,以LikeCoin兌換Steem這種加密幣兌加密幣應該更「直接」 (因為都是加密幣不是嗎?)。新手如我經過一輪研究後,才發現要先在Liquid交易所將LikeCoin換成BTC,再將BTC轉移至Binance幣安交易所,才能換成Steem,而Liquid的BTC提取手續費並不便宜,若只為了區區100 Steem根本毫不划算。

由於不同的交易所受理的加密幣不一樣,所以若在換幣過程中牽涉的交易所多於一間,就要特別注意當中的存入及提取手續費(大部分都不收存入手續費)。Binance算是現行受理最多流通加密幣的交易所,不過Matters採用的LikeCoin(交易所上顯示為LIKE)則沒有在Binance掛牌,暫時只有MyEthShop、Liquid、BitAsset和DigiFinex四間可以交易。BitAsset因為可以直接兌換台幣,所以在Matters上頗受歡迎,不過對我來說就不太適合。最後我因種種原因(其實是懶得寫)選用了Liquid,開戶和KYC(Know Your Client )手續也很簡單快捷,半年前看過有Matties分享需時約3至5天,我倒是不到半小時就成功開通帳戶,也許是近日需求量增加,所以開戶速度也提升了?

Binance的開戶手續過程也是大同小異,同樣很迅速。

考慮到在Liquid和Binance之間轉帳BTC的手續費太高,我最後還是貨真價實地刷卡在Binance買入BTC再兌換為Steem,過程中間又因為Binance不接受某些信用卡而糾纏了一會。將Steem從Binance轉到Steemit時,值得注意的是Steemit錢包的地址,它並不像大部分的加密幣錢包地址般由一堆數字和英文字母組成,Steemit錢包地址直接就是你在Steemit的登入名稱(username),所以在Binance的「Steem提現地址」輸入帳戶名字即可。

在Binance的「錢包」>「提現」版面,於「STEEM提現地址」輸入你在Steemit的登入名稱,就可將Steem從Binance帳戶轉入Steemit錢包。

因為是加密幣新手,又自知對數字不在行,加上讀過@晴夏轉錯幣的慘痛經歷後,更是慎之又慎,所以每次將加密幣從一處轉換到別處,只要在不多花手續費的前提下,我都會先轉帳極小額作試驗,小至1 LikeCoin或1 Steem這樣,確保自己沒有眼花或手殘,才將全額轉帳過去。

實踐過上述一輪操作,經歷過在兩間交易所開戶、學習如何存入和提取加密幣、不同幣種之間的兌換,自覺對加密幣的基本認識又多了一些些(真的只是一些些而已),於是終於鼓起勇氣嘗試在Liquid交易所進行加密幣之間的交互買賣,暫時在LikeCoin、BTC和USDT之間遊走。非常幸運地碰巧迎上Tesla購入15億美元的BTC,促使BTC一鼓作氣升上48,000美元高位,讓初涉幣市一周的我小試牛刀獲利約14%

還未開戶而又有意在Liquid和Binance開戶的,不妨考慮使用下方的推薦連結,可享有小小優惠:

按此登記Liquid ╴可獲10%手續費折扣優惠

按此登記Binance ╴你我皆可獲10%回佣(回佣詳情細則


空閒時來試試無本獲幣(但有走數風險)

縱然有股市投資經驗,但加密幣市場真的是一個完全迥異的世界。沒有任何基本面可作分析,幣價變動幾乎無迹可尋,只能靠時時留意新聞(以及Elon Musk的Twitter哈哈)再作沙盤推演。作為新手,暫時依然只作小注投資,而且也不貪多,得些甜頭須回手。

然而因為加密幣市場興起(又或是早就興起不過我最近才留意),不時會有免費空投獲幣的活動。雖然去年底介紹過的玩食鬼獲PAC幣後來似乎不了了之,聲稱在空投期過後可獲得少量PAC,但至今錢包內沒有收到過任何PAC,甚至玩食鬼的網站也疑似仙遊……不過對我來說,除卻玩遊戲的時間也算是「無本」獲幣,自然沒那麼多顧慮,所以有機會通常都會去玩一玩。

另外,最近不少新進社交平台興起,MeWe、Signal還有這陣子大熱的Clubhouse,當中有些是順著社交平台移民潮而崛起,YouTube的「黃標霸權」更是令不少人紛紛尋求替代平台,Parler被封殺令人感到無奈,然而再次多得@米高與小狗ThankYou在Steemit的介紹,得以認識Odysee。這個區塊鏈去中心化影片平台已有不少知名YouTuber加入,觀眾更可透過觀看影片以及達成任務(每天登入、累積觀看影片、上傳影片等)來獲取LBC幣

Odysee的背後公司是LBRY,他們的理念是對抗YouTube以及母公司Google不透明的演算法方式,希望透過由觀片者按讚以及用LBC贊助支持,來影響影片推送及登上熱榜,同時運用LBC贊助方式讓影片製作方可以直接獲利,而不會從中被剝削或受到如「黃標」一類的影響。

當然針無兩頭利,也有人會質疑如此幾近零審查的機制,會否做成假新聞泛濫或敏感內容被任意上傳等問題。以下兩段影片或許可以給大家參考及思考。

純粹從個人觀片的體驗角度而言,Odysee仍然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載入影片較慢以及偶有斷線情況,但出於對抗平台壟斷,給自己多一個選擇,我認為一試無妨。

有興趣加入的可以使用我的推薦連結,你我都可以獲得一些LBC作獎勵。親身驗證這裡獲得的LBC幣是真的袋袋平安,沒有如食鬼PAC幣般「走數」(攤手)。


以上,就是我這兩周以來(終於)積極些許地投入參與加密幣市場,以及延伸出來的區塊鏈影片平台體驗的小小心得。對Matters上的許多資深加密幣用家來說,大概毫無技術含量可言,勉強算是東拼西湊整理出來的新手學習筆記,謹藉此祝大家(以及自己)新一年學習進步、金牛滿屋……(這收尾才真的是勉強)。

Photo by Macau Photo Agency on Unsplash

記得時就記下來的音樂筆記

這種偏硬性的文章應該配冷酷些的音樂,伊薩伊(Eugène Ysaÿe)的第三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似乎不錯。只是我寫到中間談及玩食鬼賺PAC幣時,腦海中卻響起孖寶兄弟的音樂(而不是食鬼,話說食鬼遊戲有音樂嗎其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