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憧
知憧

努力做一些尝试

第一篇|心情日记

心里还是有点堵。有的时候,不聊反而没事,一聊倒把理解的错位给挑明了。昨晚临睡前心里依然藏着个疙瘩,怎么冲也冲不下去。总动不动就以“这几年来……”作为自己的开场白。同样的话题、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感受、同样的问题,我已经重复了好多好多遍,也许我早已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了。我的世界是多么狭小而闭仄啊。“在清华的这几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颓丧的?我自己都想不明白。又是怎么到了焦虑症发作头疼、需要系统接受心理咨询的地步呢?这似乎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做什么事情都意欲证明自己是优秀的。自己的内里在不断膨胀、膨胀,快要绷不住而即将胀破。我以前就是这样的小孩吗?习惯性地顾影自怜。我的生活是否可以脱离自我欣赏、他人褒奖,而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了解别人的生活呢?是不是因为处于当下处境的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关乎切身利益的捆绑,最后所剩的就只有别人的肯定可供追求?而社会学也好,文学也好,都是需要进入他人的世界,冲破自我表达欲,接近真理的过程。眼光时刻盯紧自己的我,能做到吗?

我的不少同学在没有考上清北的那一刻,就已经遭遇了她们生命中的挫折;而我是在清华里面经历的,也许跌得更惨。他们此刻也已经登上了更高的平台,在工业界也好在学术界也好。我还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有时候真的特别在乎自己是不是“厉害”,但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在乎。和豆豆聊到深夜的那晚,我问豆豆,我的学术水平怎么样?她说,我以前问过她这个问题。我记得,但又好像不记得。我忘记她曾经是怎么回答的了。那天晚上,她的回答是,我很厉害。是吗?这句话就像一束玫瑰那样美丽动人,但美的是玫瑰,不是我。我又想起,那年暑假和晖还有顾在晖家里聊天,晖说“我一直都觉得你很厉害。”是吗?我不知道!我也没有认识到过自己很厉害。琼对我也表达过几次,能感受得到是发自内心的仰视会带出来的夸奖和肯定。这种夸奖令人感到距离。仿佛那句话就是飘在我跟前的气球,但梦幻的是气球,不是我。也许,我一辈子都不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我自己的“厉害”,这似乎是有可能的,即便对别人来说我真的很厉害。也许,这种谦虚、或者确切地说是妄自菲薄会激发我不断进取,最终走得很远,但最终会让我受累一生。到头来,感叹一句,何必呢。

如果在卓越的荣耀却内心压抑匮乏,和平淡却宁静之间选择,我会选择哪一个呢?我心里真正在问的其实还是:我“该”选择哪一个呢?

抛开因为内心匮乏所致的追求出色,也抛开我“应该”因为好奇本身而求知的提醒,我发现,我并没有剩下什么。我只是一个来到这个世上的人而已。我顿时感到,除了每一个赤裸裸的人之外,这个世界就悄悄浮离了——物质世界是建造出来的一个外壳,精神世界就更不必说,是人类大脑思构出来的外衣。我们每个人都通过寻找自己的意义之壳来型塑自己,使之成为一个可供欣赏和品评的对象。但,我们为什么就非得是这样的形状呢?

我为什么要活着?

活着只是为了活下去吗?

我该怎样活着?

活得有意义?

什么是意义?

如果真要说,什么令我感到快乐,吃到真正喜欢吃的东西的时候。如果真要说,什么令我好奇,这个世界的人都如何活着?如果没有千百年来人们的书写,我就无从得知他人如何活着,也就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奇。所以书写是有意义的。如果我对遥远的那些人的生活故事有了解的冲动,那么也必定会有人对我的生活状态有同样的渴望。那么我自身的书写也是有意义的。如果我的一生都可以像看一场电影一样看这个世界,那该多好。所以我也应该为这个世界尽一些绵薄之力,为他人的了解欲望提供一个文本。说到底,自然万物,当然包括人类,且仅指赤裸的人类身体,才是原初。动物与植物可以通过食物链形成完整的生态循环,但唯独人类,旁生节枝地愈搞愈复杂,既侵入了动植物的循环,又把人类自己诱惑得满世界打转找不着方向,汲汲追求着一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