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
Leslie

认识世界

无用之书4.《坏血》——从医疗技术创业中的道德问题反思硅谷创业文化

版本说明:

本书英文原版名为Bad Blood,作者为调查记者John Carreyrou。我读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简体中文版《坏血》,这应该是目前简体中文的独家版本。

翻译质量方面技术性错误较多,许多术语以及俗语的翻译(比如把Launch翻译为启动而非上市)都不太准确或不太地道,但好在作者原文非常流畅并且故事性较强,倒也不会造成阅读方面的不适或障碍。

当然除此之外的选择还有商业周刊的台版繁体中文版《恶血》。有趣的是这本书其实有一个副标题叫: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短短的副标题有力地传达了作者想要强调的几个关键词,尤其是“Silicon Valley Startup”似乎是隐含了将矛头指向了一个更广泛的群体的意味;简体中文版把它翻译成“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给我感觉过分夸张了一点,很显然原文是Startup——创业公司,本书所谈论的希拉诺斯(Theranos)公司完全不够格被称为“巨头”;而繁体中文版译为“硅谷独角兽的医疗骗局!深藏血液里的秘密谎言与金钱”又太过啰嗦,让我不禁觉得有点好笑(为什么都不老老实实正常翻译呢?)。

 

大致评价:

这本书一共序言+24个章节+尾声+后记,其中尾声和后记强烈推荐看完,堪比纪录片中“导演评论音轨”。故事是以时间顺序组织的,从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成立希拉诺斯(Theranos)公司的最初几年一直到他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签订自己不能实现的商业合同、员工自杀离职、公司靠威胁与恐吓维持谎言不被戳穿、而谎言却像滚雪球一样发展直至无视患者福祉强行上市毫无可信度可言的实验室检测服务用于真正的患者身上、以及最终在短暂的成名后被本书作者——华尔街调查记者约翰·卡雷鲁(John Carreyrou)所揭发。

本书的前13章会显得稍显枯燥,基本是按照作者所接收到的信息源视角侧面交代伊丽莎白‧霍姆斯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拉诺斯是个怎样的公司,而从14章开始产品商业上市后真正的医疗伦理问题出现,事态发展节奏明显变快,读起来竟有一些紧张又十分酣畅。

总的而言,本书引用大量外部资料,信息来源标注清晰(虽然许多都是电子邮件内容我无法核实)内容丰富可信,更令人惊讶的是作者对于技术性细节描述的颗粒度远超我的想象,算是非虚构类书籍的上等作品了。很可惜这类书籍时效性很强。根据我的无责任判断,即便它搞了个大新闻,历史也终将忘却希拉诺斯这家公司(当然大部分中国人都从来没听说过这家公司)。我一遍读完似乎也没有再多再读一遍的冲动了,因此将我对本书的思考记录在“无用之书”系列中。

 

内容梗概:

【介于书籍内容丰富有趣,强烈建议阅读。这里将简要介绍关键人物与事件脉络后我将对照事件对我感兴趣的议题进行案例研究】

本书从伊丽莎白‧霍姆斯的儿时经历与其身世讲起。在她家人的影响下,伊丽莎白成长过程中将良善的人生目标与经济上的成功相结合自然而然地瞄准了生物科技行业。她考入了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并以其聪明才智感染到了钱宁·罗伯特森教授。在她萌生退学创业的想法后教授果断支持了她,鼓励她追寻自己的梦想,并以公司顾问身份进入了董事会。

通过其家族的私人关系,她募集到了一些知名基金的早期投资建立了声誉。早期的概念产品是一种无痛诊断贴片,但最终由于技术困难重重最终放弃了贴片这一想法,转而瞄准了采血器+阅读器的系统。病人刺破手指用采血器吸出血液再将其放入更大的机器中发生反应从而读到信号转化为测试结果。这种设想有助于病人在家中远程监测血液指标,而不用跑去检测中心抽血。在这一概念下,希拉诺斯公司将其商业化应用瞄准了制药企业临床研究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很快谈成了几次大型制药企业的合作。在伊丽莎白对微型化采血量与阅读器尺寸极度痴迷的情况下,项目进展得波折——工程师不得不放弃微流体技术转向粗糙的机械臂技术,但至少有了少许进展,他们制造出了早期产品的原型机“爱迪生”

伊丽莎白运用其人格魅力以及一些欺骗行为(在产品成熟前假装已经稳定运行)说服了她的第一批客户,公司也在不断膨胀的估值支撑下逐渐走向“正轨”。而对内,她也展开了镇压——利用老牌投资人唐·卢卡斯的威望将对公司有质疑的董事会成员与管理人员逐出公司。

随着伊丽莎白的男友拉米什·桑尼·巴尔瓦尼进入公司管理层,希拉诺斯进入到了更为专政更为疯狂的阶段。伊丽莎白负责对外宣传以及制定产品概念——当然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因为她对执着于产品的大小从而牺牲了可靠性;桑尼则负责暴政监控并镇压不听话的员工。毫无起色的产品研发进度让近乎偏执的保密工作看起来十分可疑。研发人员一个接一个的离职。而与此相反董事会成员越发权威,其中就包括了马蒂斯将军、乔治‧舒瓦茨、亨利‧基辛格等军政界名人。

希拉诺斯名声不断增长,不久就引起了沃尔格林(Wallgreen)和西夫韦(Safeway)两家百货公司的关注,为了拯救其疲软的业务他们将未来赌在了希拉诺斯身上,希望希拉诺斯能和他们合作开设诊所。为了承接这一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希拉诺斯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采用商用检测仪器而非希拉诺斯研发的设备来进行检测。当然,一个成熟的实验室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准备好的,在期三年并失去了西夫韦的合作后,因为害怕再失去沃尔格林,伊丽莎白和桑尼决定造假以强行上市产品。

在希拉诺斯整个故事中最戏剧化的一点是他们的老邻居,专利投机者理查德·富兹对希拉诺斯的必要专利进行了抢注(狗咬狗?),为了应对富兹的专利战争伊丽莎白聘请了传奇律师大卫·博伊斯在法律上展开反击。这一事件随后牵连到了一名即将出庭作证的希拉诺斯员工的自杀并随后导致富兹败诉。讽刺的是这场官司和后续一连串的随机事件直接导致了伊丽莎白和希拉诺斯被媒体挖出来大书特写。更讽刺的是由于败诉,富兹开始关注并怀疑希拉诺斯服务和宣传的真实性,最后通过Linkedin找到了不能忍受希拉诺斯对实验室结果造假的实验室主管艾伦·比姆。富兹的推动下艾伦开始了对希拉诺斯的爆料,真相开始浮出水面……


思考1. 为什么那么多社会名流都被伊丽莎白骗了

信任在现代分工体系下的人类认知构筑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科学知识与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人不可能了解身边所有技术的程度了。我们认为飞机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是基于对航空工程师等专业人士的信任;我们相信上市药品对我们能起到治疗作用是基于对制药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的信任。对于超越(或者在希拉诺斯的案例中,故弄玄虚并严格保密,假装超越实际是绕过)监管的“高精尖”技术,由于大家都不懂,任何人都有可能否定权威(“落后的技术”)通过情感建立信任从而构筑对方的认知世界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情感建立信任了。在希拉诺斯的案例中,伊丽莎白结合了自身魅力与家族关系外加夸大其词的成就报告,一步一步从斯坦福教授、知名投资人在公司董事会站台,发展到马蒂斯将军、乔治‧舒瓦茨、亨利‧基辛格等军政名人为公司背书。

不过严格来说早期那些投资者很难讲最初是被“骗”了,基于“看人不看数字”的投资风格,他们真心地信任伊丽莎白‧霍姆斯能够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在公司,改变血液检测,但是伊丽莎白后来的所作所为辜负了他们。

在这个问题上,HBO的纪录片The Inventor: Out for Blood in Silicon Valley对希拉诺斯的投资人做了颇多的访谈并采访了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分析投资人的行为,基本是印证了我的结论,推荐读完书看一下电影可以补充一些不同视角。

 

思考2. 伊丽莎白是如何走上这谎言滚雪球的不归路的

作者在尾声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伊丽莎白的问题究竟在于“有好的想法但可惜没有踏实地实现”还是“过度自信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异想天开”?作者在这方面模棱两可并没有结论,也或许两者都有,但她似乎并不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一个骗局。

作者提到了硅谷文化会鼓励Fake it until make it并容忍适当地吹嘘。整个故事地转折点就在于当伊丽莎白和她的公司过度承诺无法兑现承诺又不愿意承认现实时,他们选择了更多的谎言。这里有两个因素:

  1. 过度承诺,也就是硅谷文化所鼓励的Fake it
  2. 无法兑现,我想伊丽莎白但凡能向现实适当妥协就不会闹到最后这个地步

而最后的应对措施就是欺骗、谎言。HBO的纪录片里也提到了一项行为经济学试验:当你以为自己在完成一个好的目的人们对做坏事的负担更轻。或许伊丽莎白也是认为自己的产品最终将会完成,最终将会是一个伟大的产品。

许多人包括作者在内都觉得若是做个软件或智能手机的App,这种程度的吹嘘或许问题不大,但对于人们依靠其来做出重要医疗决策的产品,这样做就是泯灭良知。但仔细想想某种程度上而言难道不就是这种宽容(早期投资人对此熟视无睹)造成了希拉诺斯的悲剧吗?

 

思考3. 作为投资者、创业者角度我们能吸取什么教训?

作为医疗健康行业从业者角度看,希拉诺斯从最早打算绕过美国FDA监管就是一系列错误的开始。仔细想想如果产品不能用于临床诊断那只能说是个大玩具(像apple watch从未说过设备监测的心率可用于医疗判断)。而这种“抄近路”思维在如今的中国比比皆是,毫无意义的基因检测、没有严格疗效验证的“医疗技术”。创新企业当然可以在灰色地带Play Wild,但投资者们如果想规避法规风险请擦亮你们的眼睛认准有计划报批监管机构的公司Play Safe。

第二个错误是伊丽莎白对于研发进度的过度自信。在阅读本书时看到她对那些开发人员提的要求我常想“她难道真的认为能做出一个能稳定工作的原型机?”。没错,这的确是个工程学问题,科学上原理上都是可实现的(btw可控核聚变也是工程学问题啊)。但是不断地换研发方向、在产品稳定前增加功能、让本就堆积如山的工程学问题变得永无止尽。多听基层研发人员的真实意见或许不是硅谷的风格,但是确实是避免公司商务主管玩脱的最好方式。

最后想提一下桑尼和伊丽莎白的管理风格是压制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无视比专业员工的专业意见,这简直是在公司里创造了一个自己声音的回音室,等于是丧失了企业的内生的纠错能力。书中无不讽刺地用两本前苹果员工送给伊丽莎白书的名字影射了希拉诺斯的管理:The no asshole rule: building a civilized workplace and surviving one that isn't 以及 Beyond bullsh*t: straight-talk at work。无论伊丽莎白多努力地效仿乔布斯,希拉诺斯还是注定不会成为苹果。


伪思考4. 在美国打民事诉讼官司实在是太可怕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