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律
耶律律

青年作者。

電影解讀 |《投名狀》被低估的政治驚悚片

还好《投名状》本身并不是一份投名状,算是绝望中的某种坚守。
YouTube:「耶律律,一個看片藝術家。」

原文标题:刺庞者,姜午阳是也!

文/耶律律

不知何时开始,回复群聊成了一种工作技能,朋友圈也变作情商秀场。前两天996席卷网络之时,又有多少人上着身心疲惫的班,回家还要转发修福报的言论。那些鼓吹996的人,没准儿打心底也反对,但转发就像纳投名状一样,意在给老板投以忠诚信号。可他们哪里知道,老板要忠诚何用?不过拿来节省成本罢了。

我们看似聪明无比,但很多时候,只是那些实用主义者的工具,工具在他们眼里只有摆平和摆不平两种状态。每天不超11小时、每周不超7天,就不会触犯法律。996这么无聊的话题,因为困境暂时无解,而让人觉得问题好难,就像至今没找到雾霾元凶一样。实际上早在2007年,香港导演陈可辛,就根据晚清刺马奇案改编电影《投名状》,讨论了理想为现实所用的无奈。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自1644年清军入关,坐拥天朝二百余年,此时留给这个庞大帝国的时间,不过四十来个年头儿。刺马案发生在 7月26日,两江总督马新贻,在金陵校场阅兵完毕返回辕门,突然有人拦路喊冤并趁机行刺。刺客刺杀成功后束手就擒,且高喊“刺客是我张汶祥”。

慈禧太后委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调查此案,曾一再推脱方才上任,最终给张文祥定了个“复通海盗”的罪名,于同治十年3月26日将其凌迟处决。 1872年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任让,刺马案终究成了悬案。马新贻假报军功、结纳权贵、诱杀兄弟霸其妻室等等,成了野史、小说和戏曲的重要素材。后人将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案 ,及太原案并称为“清末四大奇案”。

影片在2008年台湾金马奖,获得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在同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更是摘得诸多奖项。表彰不少票房惨淡,成了这部电影的宿命。的确,在这个向上的年代,创作一个以沉沦为底色的故事,无论是官方还是观众都不会买账,只能说陈可辛勇气可嘉。相比哪个七零八落的公映版,今次再看原版突然发现,它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2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起兵,两江地区常年动荡,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清军军官庞青云,死里逃生后落草为寇。“如果有一天我说了算,绝不让老百姓再受任何人欺负”,这句话是庞青云的终极抱负,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驱动力。于是他向土匪提议,大伙投靠朝廷,能吃军饷还不怕围剿。

匪首赵二虎、姜午阳两兄弟,知道那是个好出路,便说服庞青云,共同纳下“投名状”:兄弟结义,各杀一个外人,断绝后路以示忠诚。李连杰饰演大哥庞青云,武艺高强头脑清晰;刘德华饰二弟赵二虎,忠肝义胆好似关公;金城武饰三弟姜午阳,心狠手辣却不失单纯。

第二幕开端,他们投在陈大人麾下,要得一千五百精兵攻打舒城。战役大获全胜,换来五个营的资本,从此发迹站稳了脚跟。攻打苏州,赵二虎只身前往城内,与太平军头目做了笔交易,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苏州城。第三幕,三兄弟化身刘关张打板开唱,戏曲与战争场面混剪,预示着旗开得胜万人称颂。收复南京后,赵二虎私分军饷,让庞青云愤怒至极。正在这个当口,姜午阳又目睹了大哥与二嫂莲生通奸。

庞青云进京面圣,被赏了黄马褂,并加封两江总督,正如他名字所言,平步青云。回到南京他端坐暗室,策划谋杀赵二虎。姜午阳看出蹊跷,误以为大哥因女人反目,便手刃了二嫂莲生,并说“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马到临崖难回首,船到江心难补漏。莲生死了赵二虎也活不成,因为除了情感,更重要的原因是,庞青云的政治抱负,需要用兄弟的鲜血换取。

影片结尾,庞青云上任当天,姜午阳挟刀行刺。他一遍遍喊着“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明刀易躲暗箭难防,庞青云挡住了兄弟,却挡不住身后长枪。礼炮轰鸣中,他前心中刀后背中枪,胸中报复仿佛鲜血一般,喷薄而出。

3

前文说《投名状》被低估,这里列举几个重要场景,分析下它的表演、剧作和戏剧张力。兄弟三人走进小煤窑,各杀了一位路人,结义建立在罪恶之上,观众不必再纠结人物好坏,这是影片第一幕便定下的基调,也是电影文学性的体现。

苏州降城,四千太平军困于瓮城。庞青云下令屠城,原因是口粮不足且兵不厌诈。赵二虎曾答应太平军降城不杀,于是他高呼道义与良知。三弟姜午阳只有一句话“二哥,大哥是对的”,于是绑了赵二虎,放箭屠城。兄弟反目,在此埋下隐患。这个场景银幕内外都在反胃,三位男主更是贡献了可敬演技。

撩袍端带上金殿,品级台前臣见君,可谁知太后佛爷坐龙楼,中间还夹着话筒李莲英。面圣后庞与陈狄二位大人有段对话,大意是庞若不选择站队,便是与众人作对。这个场景里,庞青云始终没有表态,其人物形象异常高大。“山字营带头裁军”,庞青云向狄大人做出承诺,可狄大人不依不饶,拿私分军饷的赵二虎来威胁。赤裸裸的政治恐吓,被陈可辛拍得不动声色,多次回看无不体会到庞的两难境遇。

庞青云兵败,曾被一个女人莲生救下,二人在破屋共度一夜。他落草回村,发现莲生竟是二虎的女人。莲生本是扬州的瘦马,精通琴棋书画,只等富贵人家纳妾,一辈子坐享富贵;赵二虎是个愣头青,活生生将她抢了回来,还以为这是救她于水火。庞青云出于政治原因谋杀赵二虎,其间却还有一层三角关系。理性加情感双重动机,这当是编剧的功劳,相比很多影片点缀之用的女性角色,莲生这条线就像教科书一样有分量。

4

“投名状”出自水浒,柴进推荐林冲上梁山,白衣秀士王伦再三推脱,说庙小容不下大佛。在朱贵的建议下,林冲应下山随意取个人头,来纳了投名状,方才称兄道弟。做兄弟最怕出卖,只有大家手上都沾了血,这样才不会相互出卖。草莽英雄大都直截了当,谋平等的方式自然也比较耿直。试想大家都读了点书,成了举足轻重的现代人,当如何纳这投名状?

姜午阳是投名状最忠诚的践行者。刺庞成功后,他发现庞后背中枪,高呼道“刺庞者,姜午阳是也”,把罪名揽在自己身上。或许在他看来,庞只能是违背投名状而死,亦或者自家兄弟轮不到外人动手。片尾字幕提到,姜午阳被凌迟处死,网络上有陈可辛解说版画面,正是这一段。飞火流萤对火笑,笑看朝生暮死早。金城武一系列表情,回顾了姜午阳一生的喜怒哀乐,堪称演技巅峰,可惜未能剪进正片。

赵二虎理解忠义并努力捍卫,但他只在乎村里带来的人,就算苏州屠城杀的是太平军,也因为翁城里站着同村兄弟。南京城攻陷带头发放军饷,他赢得将士们空前拥护。可是仔细想想,如果他真的坐享荣华,某一天也会被裙带关系拖下水。更可怜的是,与莲生同床共枕,却不知瘦马真实心意。还好他并不知道兄弟相残,临死前仍担心大哥安危,也算壮烈。

庞青云一角最为复杂,他很早就说不相信投名状。或许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那一刻,他便看透了世俗人所看重的道义,由理想主义者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纳投名状带土匪投军,用八百换来一千五,再用一千五换五个营。打舒城为了投诚陈大人,打苏州是给朝廷放中立信号,打南京为了一步登天实现抱负。

可是回过头来想,他步步为营看似正确无比,其实每一次选择,都在纳投名状。当他为民请命,说出“免除三年钱粮赋税”时,满朝文武颤颤巍巍。只此一笔便知,在各位大人眼里,他同姜午阳一样无知,傻乎乎地说着“嫂子已经死了,你没有杀二哥的理由了”。

5

除了理想为现实所用,《投名状》还有个值得深思的部分,是它探讨了人的认知局限。午阳二虎草莽出身,用残暴换取食物保护性命,投名状对他们来说很简单,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别砸自己的锅。本事通天的庞青云,大起大落之后看清了时局,用投名状换来资本,继续在仕途上下注赌博。端坐于庭院的三位大人,言语间明争暗斗,但都顾及颜面绝不翻脸,他们影响着时局也从中得利,之所以稳若泰山,只是因为身在庙堂眼界甚远。

人的认知局限,在任何时代似乎都无解,因为它关系到出身、学识、成长环境等等因素。试想你我生活在闭塞的语境中,能说出什么惊世理论;或者成长在强行灌输的环境下,又能凭空生出多少自主。二虎午阳之于庞青云,认知处于婴幼儿阶段,庞青云之于军机重臣,同样像个学步孩童。小孩子走路不稳,可不就是如履薄冰。

既然人有认知局限,现实困境又当如何应对。拥有权利才能突破困境、实现抱负,这是庞青云所做的示范,只是这示范不仅失败,还让人非常绝望。还好《投名状》本身并不是一份投名状,算是绝望中的某种坚守。

定稿 | 2019年5月10日

首发 | ONE·一个



朋友們好,

我在YouTube開設了個人頻道——「耶律律,一個看片藝術家。」

欄目1.长视频:經典回顧,靠譜解讀;
欄目2.Shorts:微醺台词,台詞混剪。

每周更新,敬请订阅!

本文是視頻文案,來自我過去寫的影評文章,每周视频更新後,我將把原文發佈在Matters,歡迎留言討論。感謝您一如既往地支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