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儒
林柏儒

簡報設計師︱總是想東想西

工作的理由

聽 Podcast 時,主講人提到做生意終究一定是要擴大規模的,並提出相關的種種好處。對於規模我還沒有很明確的想法,但他提到的好處倒是讓我有了新的想法。

當大家在討論工作或創業做生意是為了什麼時,當然會先說賺錢。這很有道理,也比較單純。如果把人生想成經營遊戲,當破關標準只有一條時,那所有的行為都只要透過這單一標準衡量就好。只做最賺錢的事,不賺錢的事不要做,持之以恆即可破關,讚!

不幸的是,我自己的角色特性比較複雜。金錢對我而言帶來的動力不是線性的,如果只關心這點的話,並沒有辦法永遠支持我持續下去,或是擴大生意規模。

根據我對自己的觀察,我似乎心中有一條收入臨界線,在達標前都處於很想賺錢、時時擔心錢不夠的狀態,而超過後馬上轉向另一個極端:拎杯錢賺夠啦!別再整天叫我工作了,來做點比較有趣的事吧!

聽起來好像蠻符合人性的,這就是行為經濟學中「人追求滿足,而不是最大化」的概念。這也未必不好,賺錢並不是人生唯一目的不是嗎?難道要一直汲汲營營、欲求不滿嗎?當然不是,可是這個行為模式也帶給我不少問題,包括:

  1. 達標前的焦慮無法消除
  2. 達標後的整體動力快速下滑
  3. 收入標準本身不合時宜
  4. 忽略收入以外的重要指標

這些問題聽起來好像有點熟悉。對於工作收入的主流想像,不就是先努力工作賺錢,之後爽爽退休享受人生嗎?但這些問題就是這個「追求滿足」的模式所導致的。退休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是帶來問題的根源之一,背後的核心是把工作收入視為唯一衡量標準。

赫茲伯格的雙因理論早就提過,像薪水、地位這類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只能消除不滿,但並不能讓我們感到滿意。而我為了保護自己不要輕易被外在促發的慾望影響,當初設下的收入心理門檻並不高,但這要解決的就是:超過門檻後的動力該如何維持?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調高心理門檻。幾十萬太低就設幾百萬,幾百萬太低就設幾千萬,還是太低就設幾十億。就像鄉民最愛說的,買房生子就有賺錢動力了。但是為什麼要調高門檻呢?這樣不是只會讓我持續處於焦慮狀態嗎?以此為代價換來工作收入最大化值得嗎?

而往另一個方向想,我該如何利用我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這個特色,設計出能讓我瘋狂投入的工作與生活模式?

這就是 Podcast 主講人帶給我的靈感。賺錢是好事,不過超過收入心理門檻後,我還需要更多理由。而做好生意除了賺錢以外,像是實踐願景與價值、服務更多消費者、讓員工同事發揮能力並學習成長、形塑好的公司文化、讓有同樣理想的人一起來幹點大事等等,這些都是正面影響力的一環,都可以是做好工作的理由。

這是過往我專注在自己本人的工作與收入時,不曾想到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