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a
MiSa

讀者

Stolpersteine 小鎮絆腳石

镌刻銘文的銅板按照專門尺寸切割而成,上下邊緣稍有留余,左右邊緣的留余則更加明顯。多出邊緣之後會被向下彎折,之後再澆築混凝土,使得銅板牢牢嵌入石塊之中,而不會被輕易揭去。

白天有13,14度左右。

東風夜放花千樹。

原本撲灰褐黑色的植物紛紛發芽開花。

鳥兒到處叫的歡樂。像一場場不停歇的交響演出 。

生機蓬勃 清新空氣。

朋友三周前已發給我台灣一片片木蘭花海。我們這邊的木蘭花還含苞呢。


肉店采購後抄小路,經過一不起眼的木頭小屋,旁邊有個牌子 Alte Jüdische Schule 舊猶太小學。


一座不起眼的半木結構房屋位于寬5米,60米長的地皮,一直延伸到後山坡。古時窮困人們居住在低矮房間裏。通過對建材樹齡檢測,可確定建造年份為1730年。一樓靠著古城牆。幾乎被人們所遺忘, 曾是猶太學校 (1773年至1838年 )--後來 改為猶太教堂。

小鎮是附近最大和最重要的猶太社區,可以追溯500年前,舊猶太小學建築對小鎮有突出的文化價值, 透過它來暸解小鎮的人口、城市發展和猶太同胞的歷史。

建築物翻新後,將在內建立一個小型博物館。接下來幾年裏,以公民行動形式逐步實現修建和博物館完工。贊助商是市鎮府, 歷史協會。工程費用估計10萬歐元,並已籌集3萬歐元捐款。

盡管項目前期有爭議,討論,出乎意料受到各界大迴響。現在,已經獲得基本資金,本地工匠們願意免費提供服務,公民不分年齡也自願參與修建出力。

通過社區協作,能取得可持續的文化成就。

將一個不起眼的小房子變成文化紀念碑

修建完畢的猶太小學

猶太小學

小鎮幾處房産街上也有絆腳石。

略微介紹一下它的起源發展:

絆腳石(德語:Stolpersteine),由德國藝術家岡特·德姆尼希發起的一個藝術項目。絆腳石是棱長10厘米的立方體混凝土塊,其中一面貼嵌了一塊镌刻著專門紀念文字的黃銅板。
有時,以長條形出現的絆腳石也被稱作絆腳坎(德語:Stolperschwelle)。目的是紀念在德國被納粹政府謀殺、驅逐和逼迫自殺的人。刻有受難者姓名,就是紀念牌。
通常,絆腳石鋪設在受難者生前住所門前的路面上,與普通的鋪路石平齊。目前,已經有超過75000塊絆腳石被鋪設在德國和歐洲的其他國家。
1990年,在德國驅逐猶太人五十周年之際,德姆尼希從藝術角度,深入研究了當年科隆的1000名辛提人和羅姆人 ( “吉普賽人 )被驅逐的經曆。
1992年12月16日,是海因裏希·希姆萊下達驅逐“吉普賽人”的《奧斯維辛法令》五十周年。在這一天,德姆尼希將第一塊鑲嵌了紀念銅板的石頭鋪在科隆市政廳前的路面上。石塊上的銘文是《奧斯維辛法令》的第一行。這塊石頭也將德姆尼希卷入了當時關于從南斯拉夫逃亡到德國的羅姆人居留權的討論中。
之後數年,隨著研究範圍逐漸擴大到其他受害群體,德姆尼希發起了“絆腳石”項目。起初他想要在全歐洲安置600萬塊絆腳石,這個項目在公衆眼中還只是一個名為“自大狂——歐洲藝術項目(Größenwahn – Kunstprojekte für Europa)”的理論構想。不過,科隆安東尼特教會(Antoniter-Gemeinde)的牧師鼓勵德姆尼希,至少先鋪一些出來,作為開始。1994年,第一批250塊絆腳石在科隆的安東尼特教堂展出。1995年1月4日,在未經政府許可的情況下,德姆尼希試驗性地將第一批“絆腳石”鋪裝在科隆。1996年5月,德姆尼希參與了柏林克羅伊茨貝格新精美藝術協會舉辦的展覽“藝術家調查奧斯維辛(Künstler forschen nach Auschwitz)”,並借展覽之機,依然未經許可,在柏林的奧蘭治街鋪設了51塊絆腳石。1997年7月19日,德姆尼希終于經由政府許可,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的聖格奧爾根鋪裝了兩塊絆腳石。2000年,德姆尼希終于獲得德國政府許可,得以在科隆繼續鋪裝絆腳石。後來,這個項目漸漸進入自我發展的狀態,目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非集中式的紀念碑。
德姆尼希的主要動機,是為曾經在集中營裏被編號關押的納粹受害者們正名。人們彎腰閱讀絆腳石上文字的動作,象征對受害者們鞠躬。同時,镌刻在絆腳石上的驅逐發生地點(通常在人口密集地區),也對一些當時的目擊者為了自保而宣稱的“從未見到驅逐”提出了質疑。
盡管名叫“絆腳石”,但並不真的絆倒行人。一個小學生曾經問過他:“到底會不會被絆倒?”他回答說:“不,不,人們的身體不會被絆倒,而是在心裏被絆倒。”此後,德姆尼希就喜歡拿這個解釋來回答類似的問題。


一塊絆腳石的制造和鋪設費用為120歐元。

協會籌款並進行設置絆腳石活動。呼籲大家勿忘歷史。

勿忘歷史 2015

镌刻銘文的銅板按照專門尺寸切割而成,上下邊緣稍有留余,左右邊緣的留余則更加明顯。多出邊緣之後會被向下彎折,之後再澆築混凝土,使得銅板牢牢嵌入石塊之中,而不會被輕易揭去。

小鎮幾處房産街上也有絆腳石

銘文的開頭通常是“曾經在這裏居住的……(Hier wohnte ...)”,隨後是姓名、出生年份,以及具體因人而異的信息,多是此人被驅逐的年份以及最後去世的地點。有些絆腳石上銘文的開頭並不是“曾經在這裏居住的……”,而是“曾經在這裏生活的……(Hier lebte ...)”(比如在格賴夫斯瓦爾德)、“曾經在這裏工作的……(Hier wirkte ...)”(比如在奧得河畔法蘭克福)、“曾經在這裏教書的……(Hier lehrte ...)”(比如在漢堡)、“曾經在這裏學習的……(Hier lernte ...)”(比如在柏林洪堡大學前)、“在這裏被槍決的……(Hier erschossen ...)”(比如在曼海姆)、“曾經在這裏工作的……(Hier arbeitete ...)”(比如在海德),或者“曾經在這裏站立的……(Hier stand ...)”(比如在普福爾茨海姆)。

協會辦活動。清潔擦拭絆腳石。

小鎮猶太墓園遺跡

小鎮猶太人大多生活拮據, 以馬匹、水果和小商品貿易為生。1933年8月初,針對納粹反對派的暴力騷亂影響了一些猶太居民,他們在被激怒的人群面前,被黨衛軍 "保護性拘留 "了。1935年7月,市長威脅警告五名猶太商人 "不要再在街上與人擦肩而過"。納粹統治的最初幾年,猶太家庭離開了小鎮, 搬到其他城鎮或移民;1937年,只有六個家庭仍然生活在小鎮。在 "水晶之夜 ",黨衛軍成員摧毀施米德街(Schmiedgasse)猶太教堂內部;之後,外牆被拆毀。此外,國家還掠奪和拆毀猶太居民的私人和商業房屋。位于Kapellenstraße的兩個猶太人墓地也被亵渎。1942年6月,最後一個猶太人家庭被驅逐。


順便放捷克照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