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小龙 LASU
木小龙 LASU

去获得更大的可能性。

全景摄影与长卷画——媒介、虚拟与现实

它允许描绘连续的叙述或旅程:观看手卷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进程——既是图像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也包括体验所需的文字时间和距离整幅画。随着卷轴的展开,故事或旅程也随之展开。

今天想浅谈一下关于全景摄影(panoramic photography) 的历史。

提到全景摄影可能多数人立刻想到的,是一种多图像的拼接技术——前期拍摄一系列的图片,然后后期通过一些软件讲他们拼合起来,就像我们看到的谷歌街景那样。在此基础上,或许还发展出了,全景视频、全景直播等等。似乎这是一件全新的事情,我们由于技术的革命诞生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进化。但事实上,在很久以前,我们就有了关于全景的体验,甚至一模一样的审美和观看方式。 

//

首先是关于全景绘画的历史。历史上,将全景绘画发扬光大的,不得不提到罗伯特·贝克Robert Barker (1739 - 1806),是爱尔兰米斯郡凯尔斯的著名画家。他在1792年创造了“全景”这个词语,原词来自希腊语的pan(“全部”)horama(“视图”),即 pan - "all" horama - "view",翻译过来就是,“全视觉”。事实上,早在1787年,他就创作了全景绘画“‘nature at a glance”((Nature à Coup d’Oeil),试图在描绘一种真实的视觉点(proper point of view)。

而在之后,1793 年,巴克将他的全景照片搬到了世界上第一座由罗伯特·米切尔设计并在莱斯特广场建造的专门建造的全景楼上,并发了大财。观众蜂拥而至,他们站在天窗下的提供了均匀照明的中央平台上,获得了“全景”的体验。这张首尾相接的照片长达 3.25 米,巴克的伦敦半圆形全景画的参观者仿佛从南岸阿尔比恩米尔斯的屋顶上看到的那样,让观众感受了“身临其境”(immersive)。



 

Barker's London panorama of 1792, from the top of the Albion Mills.


//

然而,如果说上面所述的全景,是一种狭义的全景,那我们还有一种相对广义的全景。在1913年,全景摄影拥有了一个新的定义:“‘continually moving scene or mental vision in which life passes before ones eyes”*[1],一个“不断移动的在眼前经过生活场景或精神视觉”。

在这个定义里,基督教时代之前的一千年左右,中国人、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用细长的视觉叙事来描绘历史和神话事件,也可以被考虑进全景摄影的范围之内。换句话说,中国的手卷,或者说长卷画,可以被看做是全景视觉的开山鼻祖。

芝加哥大学美术史教授,中国艺术史家巫鸿,在澳门文化旅游局邀请举办的“移动的画面”讲座中讲到,手卷画的一个观看特点是,亲密性。和西方人的的画作大多不同的是,中国的长卷画的观看方式通常会更私密一些。由于尺幅的缘故,一幅画的大小刚刚适合一个人用以一双缓缓打开浏览,所以看画者一般不会太多。但是在西方,即使还没发展罗伯特贝克的时期,西方的全景视觉绘画也是具有强烈公开性的。

Dawn Delbanco,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在手卷画的观看的体验中是这样的描述——它允许描绘连续的叙述或旅程:观看手卷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进程——既是图像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也包括体验所需的文字时间和距离整幅画。随着卷轴的展开,故事或旅程也随之展开。这样一来,看手卷就像看书:就像一个人从一页翻到另一页,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一个人从一个节到另一个节;在绘画和书籍中,都有开始和结束。

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于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中展出

在巫鸿老师的讲座最后,他举了《清明上河图》的例子。其中,他展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展览画面(上图),在他的讲述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上海世博会展览馆中观看的清明上河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观看原作的观看体验。他说,《清明上河图》原画纵向只有28.4厘米,在手卷画中的尺寸也算小的,这个狭窄的纵向维度和它的百科全书般的内容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张力....它的原作那么小,但是却画的那么仔细,你就觉得不可理解似的。

 

//

这让我想到了今天的VR头盔。我们打开一张全景图的观看方式,如果是用显示器观看的话,依然会把一张平面的长全景图片展开到多维度的普通视角观看。若果带上VR头盔的话,这岂不也算的上是某种观看长卷画的体验?一种私密的,自己掌握所有观看细节和节奏的——既可以停留在一个细节上,也可以迅速看向别处。

但是即使如此,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信息*[3],无论我们怎么比较VR、长卷画和全景摄影,终归我们没法在单一媒介上体验到不同媒介带来的质感和观看经验。在今天一切都模拟化的世界,我想那些真正可触摸的东西才更彰显出它们原本的质感和美感。

 

References:

[1]Uricchio, W., 2011. A ‘proper point of view’: The panorama and some of its early media iterations. Early Popular Visual Culture9 (3), pp.225-238.

[2]Hong W., 2020. lectures IC Macao, Imagens em movimento.

[3]Dawn Delbanco., April 2008. Chinese Handscrolls.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ESSAYS.

[3]McLuhan, M. and Fiore, Q., 1967.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New York , 123 (1), pp.126-128.

 

作者:LASU

公众号:花火画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