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閱讀誌
Openbook閱讀誌

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話題》凝視時代.再見真實——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5月6日至15日放映中!

作者|陳彥明(文字工作者)

設立於1998年,即將邁入第13屆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著重亞洲與華人紀錄片的發展推廣。自2014年第9屆起,文化部正式將TIDF委由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籌辦,拋出「再見.真實」的影展核心哲學,回應紀錄片不斷反思當代、挑戰疆界的趨勢發展。TIDF將於5月起跑,Openbook為讀者帶來本年度影展主題單元與競賽項目的重點綜覽。

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年將以12個精彩單元、188部影片揭開記錄影像的魅力與可能性,此外更規劃了論壇、講座、線上劇場和映後座談,將觸角延伸至戲院之外,探索紀錄片的全方位面向。

➤焦點專題.焦點影人

本屆焦點專題「必須虛構:後國族菲律賓紀錄片的多樣真實」為TIDF與菲律賓策展人墨夫.艾斯皮納(Merv Espina)共同規劃。幅員廣大的菲律賓素有「千島之國」稱號,境內原住民族更為數眾多,今年TIDF透過選片,凸顯菲國地理與民族的歧異性,跳脫以馬尼拉為中心的單一觀點,期待能讓觀眾更完整地了解菲律賓紀錄片創作的政治歷史脈絡,並點出菲國自馬可仕時期至杜特蒂時代的社會動盪。

本專題網羅46部電影,選映導演共32位,堪稱菲律賓本土之外最大規模回顧展。策展人林木材表示:「這個單元透過回顧視角,試圖並陳經典與奇作,爬梳具行動性、實驗性、紀實性的優秀創作,完全解放電影的意義。」

《摯愛的湯都》(Tondo, Beloved, 2011)(照片取自TIDF官網)

本屆焦點影人是南非重要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TIDF為觀眾引介他19部電影作品,完整回顧其30年來的創作生涯。

肯特里奇的創作根植於南非歷史記憶,以充滿想像力的手法呈現種族衝突、殖民與階級問題。林木材表示:「肯特里奇或許並非典型紀錄片作者,然其對歷史記憶的轉化,及對媒介如何記錄時間並描繪現實,在在回應電影本質。相對於獨尊真實,他擁抱曖昧與不確定性,在抽象的語彙間鼓勵觀眾自由解讀,而他從外圍觀看中心的邊隙思考(peripheral thinking)方法,總能自現實延伸出更深層的解讀與隱喻。」

​精選國際影展焦點的「當代風景」單元,匯集紀錄片大師最新力作,洞悉騷動世界真實風景。林木材觀察,今年作品中,「邊界」是核心命題,導演透過影像探究人性、地理、紀錄片形式等多種形式與類別的可能邊界,對歷史進行爬梳與探勘,帶來深度觀點。

記錄X記憶:檔案變形記」單元,聚焦於「檔案影像」,將探究被塵封在膠卷、錄影帶、照片等各種載體中的記憶、權力與幽魂,如何經過創作者慧眼轉化、解殖、賦予新生。本單元共有15部化用檔案影像的精彩之作,經典、新作並陳之外,影片主題亦豐富多元,包含關注女性、原住民族受迫史、諷刺民族主義與反思戰爭創傷的宏大鉅作,亦不乏溫柔檢視個人私密回憶的細膩作品。

長期投入紀錄片製作、研究與教育的李道明,是本屆TIDF傑出貢獻獎得主。大學期間曾任電影雜誌《影響》主編的李道明,是台灣首位赴美專攻紀錄片的學者和創作者,他從台灣解嚴前後制式化的影像中突圍,豐富了台灣紀錄片的多元性。他也持續在教學崗位上為台灣影視產業培育新血,見證紀錄片製作與研究在臺灣生根、茁壯的過程。其著作《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也是全方位解讀紀錄片的專書。今年影展將特別放映李道明於2003年導演的紀錄片《離鄉背井去打工》,同時將舉辦「叩問真實:關於紀錄片的幾個難題」論壇。

李道明(中)拍攝紀錄片《離鄉背井去打工》工作照(照片取自TIDF官網)

至於眾所矚目的「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及「台灣競賽」三大競賽,共有1,896件、來自125個不同國家與地區的影像作品報名,最後各選出15部入圍作品。林木材認為,今年入圍作品皆承載不同議題面向,表現紀錄片獨具的基進電影美學。亞洲視野與國際競賽初選委員郭敏容提到,今年參賽作品涉及歷史、宗教、民主、認同等多元議題,且透過敘事安排呈現說故事的人背後情感,「雖然一部紀錄片無法改變世界,但可以做為對話、溝通、理解與思考的開始。」台灣競賽初選委員毛致新則發現今年台灣入圍作品的共通性:導演更在意人與環境的關係,並以當代的觀點和語彙來表達,製作技術亦有明顯提升。

左起:林木材、郭敏容、毛致新(照片取自TIDF官網)

➤亞洲視野競賽:建構亞洲圖像,彰顯普世人文關懷

亞洲視野競賽今年網羅來自台、港、日、韓、印、越、泰、黎巴嫩、柬埔寨等地的精采作品,映照豐富的亞洲圖像。亞洲首映的《憂鬱之島》是導演陳梓桓以香港抗爭為主題的作品,探索抗爭經歷對抗爭者造成的影響,並藉此回望港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印度作品《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遊走於私人書信、回憶與想像,並剪裁了新聞畫面和閉路監控片段,從年輕人的浪漫出發,剖開印度社會對於自由的打壓。

《如何改善世界》(How to Improve the World)是越南導演阮純詩的新作,運用獨特的影像風格和聲音設計,探討聽覺和視覺對於人類處理記憶上的差異。此外還選入直視朝鮮戰爭歷史創傷的《206:記憶出土》(​206: Unearthed),聚焦敘利亞南方巴勒斯坦人難民營處境的《雅穆克圍城日記》(Little Palestine, Diary of a Siege)、反思越南山村搶婚習俗的《迷霧中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Mist)。

《東京浪人》(Tokyo Kurds)追隨定居東京郊區的庫德族難民日常,陳述青年們的無助,且批判日本政府的漠視;《踊子》(Odoriko)則以蹲點長拍關注日本逐漸沒落的脫衣舞產業;《黨要我們在一起》(Side by Side)記錄赤柬時期被黨強迫配對結婚的夫妻在政黨垮台後的生活現況。另有兩部作品《Pink Mao》、《我是透明的》(Transparent, I am.)探索領袖與疾病,以不到30分鐘的片長脫穎而出,展現了有別傳統紀錄片的敘事力道。

     

➤國際競賽:凝視內部與外在現實,拓展紀錄片創作疆界

國際競賽入圍作品橫跨歐、美、非、亞各洲,創作者藉由影像觀照外部與內在的現實,在敘事觀點和美學形式上拓展紀錄片的疆界。《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運用各種檔案影像、空拍、虛構、新聞資料等素材,甚至是帶有惡趣味的觀光影片風格,以極具批判力道的影音,反覆追問並哀悼當代泰國的政治處境。《千重火焰》(A Thousand Fires)深入印尼的村落,以優美卻憂傷的影像,記錄全世界最古老也最小型的煉油產業勞動現況和居民生活處境。

《寂靜的喧嘩》(Eat Your Catfish)從漸凍母親的視角出發,從930小時的影像素材中,萃取出一個瀕臨崩潰邊緣的家庭樣貌;《胯下情事》(Crotch Stories)則運用定格影像和手繪動畫的形式,娓娓道出女性身體與分娩細語;智利作品《另一個我》(The Other One)透過對於文學經典《白鯨記》的解讀與想像,記錄獨居於海邊的老人的自我對話,突顯其追求極致自由的個人意志。

本屆透過紀錄片反思個人歷史與大歷史的作品格外亮眼,《維也納——家庭故事》(Weiyena - The Long March Home)從導演的家族追尋之旅,切入近代中國被遺忘的歷史與傷痛與新中國的理想與失落。《在言語之中》(In Flow of Words)跟隨海牙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上,藉由口譯員一字一句聽似冰冷的證詞,帶領觀眾潛入雪布尼查大屠殺的傷痛。《游擊的風景》(Landscapes of Resistance)聚焦一位南斯拉夫最早的女游擊隊員,揭開這位97歲反法西斯戰士的革命歷史和生命風景。

     

➤台灣競賽:展現多元視角,創作能量大爆發

台灣競賽共有198部作品參賽,最終入選的15部題材豐富、形式各異,展現台灣導演豐沛的創作能量。其中,將於TIDF世界首映的作品包含《北將七》、《島.國》、《布洛卡區》與《金門留念》。

《北將七》為黃信堯集結12年影像紀錄的長篇鉅作,蒐集他在臺南縣北門、將軍、七股定居後,所見的在地采風與生活點滴;蘇明彥以貼近鏡頭旁觀情趣矽膠娃娃旅館,帶出《布洛卡區》魔幻奇異的故事;江偉華的《島.國》跟拍一位太陽花學運核心成員,追蹤其決心移居馬祖,投身地方政治工作的生命轉折;《金門留念》為本屆影展開幕片,洪淳修耗時7年,拍攝3位金門居民,輻射出兩岸一甲子歷史變遷。

本屆有許多導演不約而同以獨特手法回望不義歷史,許哲瑜的《事件現場製造》採訪江南案槍手吳敦,與刑案鑑識掃描團隊合作,以重演、3D動畫等手法翻演謀殺現場;廖克發以《野番茄》凝望高雄二戰台籍日本兵、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遺族、雄中自衛隊成員及軍事遺址 ,自日常影像中透析傷痕記憶。洪瑋伶的《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提取白色恐怖受難者柯旗化其作《新英文法》之文法例句,試圖拼貼其於戒嚴時期因左傾思想入獄時的精神世界。

     

入圍名單中,亦不乏關注當今重要社會議題的作品。《庭中有奇樹》是曾威量在城中城大火前留下的珍貴紀錄,照見大樓居民飽含韌性的生活質地;曾文珍費時8年攝製《逃跑的人》,深入跟拍逃逸移工,揭露他們之所以選擇逃跑的艱難困境;施佑倫以《彼岸》詳細探討纏訟19年的后豐大橋冤案,並記錄兩個因命案受牽連的家庭,十多年來的苦痛與堅韌。李永超的《二○二○年的一場雨》以7年紀錄影像映照家族今昔,日常切片堆疊出疫情下緬甸的膠著現況。

部分導演選擇聚焦人物,帶出角色獨特生活樣態。許哲嘉透過《捕鰻的人》貼身觀察捕鰻人社群,捕捉高風險職業的諸多挑戰,與人們身處其中所展露的真摯情誼;葉家辰的《未泯》則專注拍攝二度入獄時奪得林榮三文學獎的作家羅義皇,以極為親暱的角度直視其生命中脆弱與迷茫;李永超的《惡人之煞》講述被抓去當兵的主角如何從一位懵懂青年,長成把殺戳當兒戲談笑的惡人;黃胤毓的《綠色牢籠》則取材沖繩邊陲西表島,探詢深埋礦坑的台灣故事,揭開90逾歲橋間阿嬤身扛的沉重歷史記憶。

綠色牢籠:帝國主義下惡名昭彰的礦坑之島

2010年展開紀錄片創作生涯的黃胤毓,自2013年起,以一年多的時間走訪日本,為拍攝八重山群島台灣移民主題的系列紀錄片進行採訪。這項計畫稱之為「狂山之海」,目的是爬梳與紀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台日移民的離散經驗與生命故事。本次入圍TIDF台灣競賽的《綠色牢籠》,即是「狂山之海」系列第二部紀錄長片。

《綠色牢籠》費時7年製作,以在日本沖繩「礦坑之島」西表島上度過大半人生的橋間阿嬤為主角與引線,意圖拼湊、召喚與重現明治到戰前日本帝國礦業開發史上,來自九州、沖繩及日本當時殖民地台灣、朝鮮等地的數千位礦工,在西表礦坑被高壓治理、長期遭受剝削,卻鮮為人知的真實過往。透過個人與家族史的線索,勾勒台日礦業的連結,揭開沉埋於荒島密林、被無聲封印的礦工悲史。

1937年,年僅10歲的橋間良子(本名江氏緞),以童養媳身分,隨著從台灣礦坑被招募到西表島擔任「斤先人」(詳見編按)的養父楊添福一家,來到白浜(しらはま)村莊落腳。她經歷過一戰結束後、二戰開打前,礦業開發的黃金時代,也曾經在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後全家返台,又於228事件發生的1947年偷渡回西表島。她活過美軍統治沖繩「八重山開發」、沖繩回歸日本的大時代變化,丈夫早逝、養父母相繼去世、與兒女關係決裂的種種推移,直到黃胤毓與攝影師夥伴中谷駿吾探訪,記錄下她88歲到92歲這段人生夕暮的形影。

(編按:西表礦坑所採用的「斤先掘制」來自明治時期的礦坑管理制度,類似加盟店或承包商的概念。如擁有礦區開採權的礦業會社,不打算直營,就會招攬「斤先人」來負責籌組、雇用、管理礦工和事務員,並與「斤先人」簽訂私人借貸條約,以固定價格買回煤礦,再進行對外輸出與銷售。詳見黃胤毓《綠色牢籠》第56-57頁。2021,前衛出版。)

擷取自TIDF台灣競賽|綠色牢籠 Green Jail 預告片

黃胤毓在《綠色牢籠: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書中,分享他拍攝此片的起心動念:

為何在文獻中,在這段六十年的開發史中,台灣人是如何大程度地參與,卻在歷史中「無聲」,在戰後銷聲匿跡?日本的文獻也多半只有戰後留存在西表島的幾位台灣「親方」的故事,這些以每段時期數百位、最盛期佔西表礦坑近一半人口的「台灣礦工」們,無名且噤聲,他們最終在哪裡?是否回到家鄉,或是客死異鄉?

黃胤毓回顧2019年參與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Jihlav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工作坊,選擇「memory」一詞作為個人紀錄片創作理念的原因:

我想,如果紀錄片能透過影像空間觸及「回憶」所影射出的真實,無論是情緒或想像,那紀錄片的定義將不再是「紀錄真實」,而是「觸及真實」。
《綠色牢籠》透過橋間阿嬤所觸及的回憶真實,不只是阿嬤的家庭記憶,而是透過阿嬤的人生與重現、歷史資料畫面所連結到的更龐大的集體回憶:阿嬤的回憶、楊添福的回憶、礦工們的回憶、島上人們的回憶……。

這樣的釐清同時也帶來啟發。同年,黃胤毓與拍攝團隊分別至沖繩與台灣兩地搭景拍攝:重整台灣廢棄礦坑,率領人手搭建枕木與軌道;在西表島與石垣島佈置台灣組礦坑工寮,記憶中的楊家樣貌,以「歷史重現」手法創造、引領大家進入《綠色牢籠》的空間。

➤真實的再創造:為從沒在文獻中現身的礦工,留下存在的證據

2020年,《綠色牢籠》紀錄片進入剪接與後製階段,黃胤毓也開始撰寫《綠色牢籠: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一書。內容除收錄文史圖文資料與側拍照片,更詳細回顧與描述了7年來採訪、踏查、考據、拍攝,逐步釐清主題與方向的心路歷程,並解釋以虛實穿插的複合方式,呈現本片的考量。

我想以各種手法,把現實紀錄段落中所無法呈現的『空白』,以一種回憶與想像的形式連接起來,將其指向更遙遠的『真實』所在之處。」他一一細數工作團隊共同織就的舊時代片段,「在河邊洗著針筒的礦工們、在楊家的阿嬤與養父、在森林廢墟中遊蕩著的礦工幽靈、在玩著花牌賭博著的台灣礦工們、在坑道內留著和的礦工肉體正勞動著……」。

黃胤毓認為,這些重新搬演的影像,指向了那些不曾被記載的無數名礦工及其家族「活過」的痕跡:「在故事之中,他們是楊家的故事;在故事之外,他們可能是任何一個我們沒有提起過的家族與礦工們」。

此書獲得2021Openbook好書獎。好書獎評審吳易澄讚譽本書「讓台灣人在日本帝國榮景下被剝削、禁錮、控制的身體得以重見天日」,也指出本書在紀錄片之外的重要性,猶如一部「平行創作」,展現出作者「帶領讀者進入現場的魔力」:「作者在字裡行間不時透露為何必須保留或捨棄任何片段紀錄的掙扎,並且陳述如何與片中人物建立關係,怎樣藉著有限的證據逼近真實。這些思辨都是紀錄片本身難以呈現的。」

     

【Openbook x TIDF 贈票活動】從紀錄片《綠色牢籠》凝視時代.再見真實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精選國內外近188部紀錄片,將於5月6日至15日,在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等地舉行。除本文提及特色項目,另有「敬!華語獨立紀錄片」、「比紀錄片還陌生:潛未來」、「台灣切片|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時光台灣:1986—1991『百工圖』系列精選」等單元,歡迎至TIDF官網瀏覽相關資訊。●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IDF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TIDF,以「再見.真實」為核心哲學,希冀引薦來自世界的多元作品與優秀紀錄片,透過放映與交流,推促亞洲與華人紀錄片發展。

➤時間:2022.5.06-5.15 

➤地點:
國家影視聽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影展手冊下載購票資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