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时区
零散时区

纪录也好怎么也好,人总得记点东西留下来

在深夜关于教育的一段速写

无论是学习这种软知识还是在学校学习所谓硬知识,都使得我不能、可能也不想,去面对当时人生最紧要的问题

写在前面:这篇原本是某晚失眠的时候想发的朋友圈,一些私事和很私人的观念,没有很详细地去论证什么,情绪居多,但即使是如此私人化的表达,在微信朋友圈依然被检测、依然发不出去,可能是因为有提到“大陆”这个敏感词,虽然我想表达的完全是地理意义上“亚欧大陆“、“非洲大陆”这样的意思,我觉得微信真是好笑,他不提示你有敏感词,他不屏蔽你敏感词,他装作没有在监控你,他让你发了只有自己能看到,他欺骗你,欺骗他的用户

以下是正文:

偶尔失眠

想起前段时间一个新亲戚家的儿子,小哥哥上初二,吃饭的时候儿子辈的坐在一起,忘记怎么的就唠了起来,他不断地抛出一个一个自然科学相关的问题,动物学,昆虫学,物理学,天文学…上天入地,我估计有不少问题他心中已经有一些知识点积累,有时甚至不等我将一个东西解释清楚就又抛出下一个问题,我根本毫无防备,我已经很多年不好奇、不去想这些东西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还说有些老本,涉及到特定具体物种的算什么鬼啊我又不是图鉴书,我怎么可能知道某大陆上某种听都没听过的珍稀物种会有什么奇特习性,这种问题麻烦你去问XXX啊!

于是乎这种问题我只能反过来,认真听他的讲解了

饭后他开始拿家长手机刷短视频,时不时也拿给我看看,好家伙,物理小实验,动物小世界,某大陆上某种珍稀物种有什么奇特习性,原来如此,对于现在的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初中生弟弟妹妹来说,短视频充当了我们当年《百科》《十万》的地位,而且还更新鲜准确,如果有胡编乱造的伪科学,评论区绝对会有人指出来,而我们那时看的书,精确度取决于整个出版业的平均水平和良心程度,时代或许进步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当然我不可避免地看到自己的影子,但除此之外内心要复杂得多,简要概括的话可能就是,无论是学习这种软知识还是在学校学习所谓硬知识,都使得我不能、可能也不想,去面对当时人生最紧要的问题(我的原生家庭正闹得天翻地覆),知识是有力量,但那是望梅、甚至饮鸩止渴,后来我既没彻底跑掉,也没解决问题,“什么问题都别管,别受影响,好好读书”,很多长辈老师都跟我说这句话,现在觉得这他妈就是一种催眠,回过神来之后如此诧异,以致于我对学界产生了一种闷闷的反感

但这时这些都已经是我个人反省的问题了,心里其实没有什么记仇的靶子,大概也不应该太苛求以前的自己“食肉糜”。观念是我自己的观念,我肯定不想一个初中生对知识产生这样的怀疑,希望他可以不受这样的地心引力,没有后顾之忧地探索自然的神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