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琛琛
於琛琛

半路出家的政治學徒一枚,文字時而溫柔,時而暴烈,時而浪漫,時而尖銳,時而簡潔,時而瑣碎。【近注】不需要追蹤我,最近忙於家事和讀書,也沒新文章可以追蹤。

做個紀錄也好

(编辑过)
聽說是一個叫做「彭載舟」的勇者,這或許是真名,也或許是還有一點反抗之心的人們想象出來的:取民意像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浪漫之意。當然名字正確與否不再重要,人已經被抓,在中國境內,他和他的布條會就這樣消失,無聲無息像是沒有出現過。

週末快閃美國一趟參加學術研討會,會議裡不能免俗地談到中國何時對台灣發動戰爭,儘管在我看來一干在領域赫赫有名、也和台美官方聯絡密切的中美關係學者們仍然對中國武力犯台的時程表稍嫌樂觀,然還是訝異看來台美政府都已經有個確切的日期了。

中國武力犯台迫在眼前之際,四通橋的掛布之於台灣人來說似乎無關緊要。畢竟早年什麼「假如中國民主化了台灣才願意談統一」已經是癡人說夢,不說中國民主化的可能性比中樂透機率還低,就算真的民主化了,願意放手讓台灣人民自主決定統獨與否的選項也是零,愛國主義和民主從來是兩碼事,說到底,兩岸之間終須一戰解決這百年懸念。

而這種事情,我甚至不好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聊,人都不住台灣了,談戰爭與否聽在生活於島上的人,只是風涼話罷了。既然如此,談中國的民主化與否,或者出人意料的單人抗議行動能否引起中國人對獨裁政權的反抗,就更加虛妄不切實際了。


然今天看到四通橋上的橫幅後,還是在自己的FB上發了照片,和同溫層分享了心情:

還是可以紀念一下中國在89年後於北京發生最大膽和清楚的反中央政府口號和行動。

聽說是一個叫做「彭載舟」的勇者,這或許是真名,也或許是還有一點反抗之心的人們想象出來的:取民意像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浪漫之意。當然名字正確與否不再重要,人已經被抓,在中國境內,他和他的布條會就這樣消失,無聲無息像是沒有出現過。

接著找到彭先生在ResearchGate找到他的那份攻略,我把連結分享在SocialLiker,小寐片刻,再睜眼,竟聽說連結已經沒了,原本對於究竟這位彭先生是不是就是懸掛橫幅的勇者還存著疑問,至此倒是不證自明。

一開始我有點氣憤:沒想到一份文件下載人數不過數十,卻也這麼快被封禁,於是和來自中國的朋友說要不把已經下載的PDF檔案弄成圖檔發在Matters上吧?截圖截到一半,想想又太過熱血(而且實話說要全部截下來真的也很浪費時間),要是被中國數字網轉載怎麼辦(在Matters上雖是匿名然個人隱私也沒少發過)?要不用小號來發文好了?等等,轉發這種直接攻擊習近平的文宣可是大事,會不會有朝一日我就在哪裡被控分裂國家罪硬是被遣送中國?就像朋友說的:得罪方丈很麻煩的。

當然啦,這些疑問都是腦補,於琛琛這人也沒這麼重要到能引起中國的國家機器注意,又或者要引起注意好像也不差這篇,然回到剛開頭說的:中國民主化的進程並不是我的戰場,在社交媒體或寫文章批評中國和共產黨、甚或習近平本人,是身在自由社會裡的一個尋常權利,在自己的台灣人同溫層裡分享文件內容是一回事,為了讓更多中國人讀到彭先生的理念而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似乎是另一個層級的任務,且顯然完全不是一介台灣人需要擔心的任務(幸好願意做保存行動的大有人在)。

不過,即使我對攻略內容不太認同,也無意把全文直接了當截圖在這篇文章裡,還是想和大家分享有這麼一份文件存在過,就像那兩面白底紅字的橫幅,就像「彭載舟」這個人,這些在很短時間內便於中國境內消逝的事物,終究在牆外會被有意識保存,如果不是在雲端硬碟,就是在人們的記憶裡。

彭載舟在發起行動之前,曾在各個追隨者眾、明顯反共的Twitter帳號下留言預告和呼籲眾人起而行動,然後他說「要让独裁者习近平知道,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中华大地有男儿」(不太懂這事為何排擠女性但這大概不是重點),也許,他只想證明即使在全面壓抑的體制下,還是有個人願意化身那顆投入維穩之海的小石子,即便最終只會是一絲漣漪。

延伸閱讀他叫彭立發 有幸福的家庭 這壹幕將成歷史篇章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流離城事慢半拍。

於琛琛

【停止經營】一個大齡女子移居多元文化之城Toronto、並重新踏上學術之途中的所見所聞和反思。文章產出偶爾慢半拍,希望能定期發送週報介紹書籍和好文,卻往往失敗。

3113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