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hi Tantei
Toshi Tantei

自許建築偵探的都市漫遊者,畢業於成大建築研究所史論組,目前任職於古蹟修復再利用類型事務所。閒暇時從事建築理論與歷史之研究,鑽研於臺灣戰後建築。希望透過攝影與都市探險,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不尋常,讓更多人透過建築的觀點看到世界不同面貌。

臺灣戰後建築考現—倒傘結構撐的不是雨水,是建築師的夢

看到Calatrava要蓋個鞋楦在台灣的新聞,想起了3年前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參訪,還有見築百講內對於陳其寬聖保羅堂的討論。這之間我開始對倒傘狀薄殼 (umbrella shells)與雙曲拋物面薄殼 (hyperbolic paraboloid shells)結構產生了好奇,立志要找出台灣現有的傘の案例。


雙曲拋物面薄殼是種無樑又能做到大跨距,節省施工成本之餘又達到了結構之美的薄殼系統。約在5.60年代,西方世界已具有成熟的發展,並運用在許多的建築類型上,如加油站、圖書館、工廠、市場與火車站等等。最為人所熟知的應是Santiago Calatrava的師傅-西班牙裔墨西哥建築師Félix Candela。FC幾乎已等同於該結構的代名詞,如Mercado de Coyoacan(1956)、Restaurante Los Manantiales(1958)、Calle de Puerto Rico(1963)等案例皆能看到日後陳其寬追尋的身影。


其他亦有Alejandro Zohn的Mercado Libertad(1959)、Robert E. Alexander的UCSD Biomedical Library(1966)、Adrian Evans的Queensgate Market(1968),甚至早在1932年Owen Williams已在Boots D10 Pharmaceutical Building使用了倒傘狀的柱式(雖然只是柱頭結構補強並非薄殼結構)。台灣則到了60年代隨著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對西方的臨摹與美援技術的傳入,倒傘才站上了福爾摩沙的舞台。


台灣的案例中則以陳其寬的作品占了大多數,如同在模仿著FC一樣窮盡一生試圖創造雙曲拋物面薄殼的極限。從東海大學舊建築系館(1961)、東海大學藝術中心(1963)、路思義教堂(1963)到幾近完美的高雄聖保羅堂(1965),以及擁有最大跨距倒傘的萬華第一果菜批發市場(1974)。其他讚ㄉ案例還有張昌華的清大桌球館、林森北加油站;吳明修的成大航太館、操場司令台;張肇康+沈祖海的嘉新水泥大樓等。而在1961年王大閎更靠著倒傘結構的設計獲得了故宮競圖的首獎,只可惜不符合黨國的口味,使得球員兼裁判的黃寶瑜以北方宮殿式的風格讓故宮落成。


這些建築反映的是一個時代性的技術形式,還有在經濟成本考量下誕生的結構與造型美感並存的可能性。台灣或許還有許多默默無名的案例等待著挖掘,手上也還有許多作品未查出身世背景。但這些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們愛不釋手的結構系統我想的確有它值得被關注之處,所以講了那麼多有去買詳細介紹聖保羅堂的見築百講來看了沒ㄏㄚˋ。


3月發生了很多事,退伍後短暫的休息期間順利的把研究所時期立下的目標都達成了,這點很開心。而回到台北開始工作的新階段雖然失去了上階段的某些東西,但能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靠著興趣賺錢,還能跟三五好友到處hang我想已是讓人滿足的狀態惹。以此文紀念陳其寬,願能如您的小行星236851 Chenchikwan一樣哪天能讓自己的名子留在天文裡,還有祝我自己生日快樂。

(本文撰於2021/04/29)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