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民
王庆民

中左翼社会民主主义者;希望为没有话语权的边缘人群发声者;致力于改善民权民生,做些实事

中印2020年边境冲突:数十年领土纷争的延续与“龙象之争”的白热化

本文已于6月23日发表于《三策智库》网站:http://www.senstrat.com/Article/s589.html

       中印2020年边境冲突:数十年领土纷争的延续与“龙象之争”的白热化

    6月16日,中印在实控线西段发生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流血冲突,震惊世界。据印方消息,印军已有2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而中方也确定有人死伤,但未公布伤亡人数。虽然此后双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克制,但事件断难在短期内平息。

    中印这次边界冲突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深刻的现实原因。

    自满清王朝和英国殖民印度时期,中印双方就产生了领土争议。英属印度殖民当局趁清政府自顾不暇之际,占领了传统上属于西藏的部分地区。民国时期,争议持续,还涉及到了西藏地方势力这个“第三方”。建国及解放军入藏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同样新独立的印度共和国继承了相关的边界争议。争议领土既包括人们较为熟知的藏南地区,也包括涉及拉达克和“阿克赛钦”的西段地区。

    1950年代初,由于中印两国关系友好,边界纠纷得以搁置。但随着中印两国利益的冲突与国际局势的变化,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方拒绝承认英印时期单方面认定的“麦克马洪线”,但依旧以“实际控制线”称呼之并默认现状。相反,印度方面却试图进一步扩张领土。尼赫鲁政府下的印军在中印边境实施“推进政策”,逐步蚕食边界争议地区,并射杀中方边境守卫人员。

    直到1962年,忍无可忍的中国军队发起了自卫反击战,并一度占领藏南重镇达旺。但因政治及军事原因,中国军队很快主动退出了包括达旺地区在内的中国领土,回到实控线中方一侧。而印度则迅速夺回了中国退出的土地,还在这片区域建立了“阿鲁那恰尔中央直辖区(后升格为‘阿鲁那恰尔邦’)”,并向此地大规模移民和兴建基础设施,以巩固其占领。

     中印双方对争议领土的争夺不仅涉及主权,还有现实利益。相对于青藏高原之上的苦寒,藏南地区土地相对平坦肥沃,气候也较宜人。这里还是连接中国西藏与印度东北部的前沿地区。而西部争议领土则与中印及巴基斯坦三国都有关联,还涉及敏感的克什米尔问题。印方控制的拉达克地区,在宗教和种族上与中国西藏很有渊源;印方认为中方“占领”的阿克赛钦地区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中段争议地区(即原中国与锡金边界)则靠近印度境内的“西里古里走廊”。总之,这三段争议领土对双方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复杂的历史和重大的纠纷下,中印在争议边境常年维持“冷和平”状态,间或发生暴力冲突。自1962年以来,双方又在1967年、1987年再次发生冲突,但均未扩大为战争。

    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印度市场化改革的相继开启,两国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两国努力发展经济的目标,使得追求和平的外部环境成为双方的重要共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期中印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两国的竞争也趋于激烈。此外,两国民间的民族情绪都很高涨。尤其是政治活动开放的印度,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日益坐大,随之而来的即是对外更加强硬的呼声。

    进入21世纪,中印在多个层面展开了竞争。虽然两国也有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但显然两个人口均超10亿的世界级大国竞争的热度更甚于合作。“龙象之争”成为国际上的热点话题。

    中国在经济体量和发展水平上均领先于印度,但印度也不甘示弱。印度领导者继承了尼赫鲁“印度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国家角色,要么做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的格言,在经济、军事、外交各领域取得不俗的成就。自从印度人民党的莫迪上台以来,其国内的民族主义之风更为强劲,在国际舞台上也越发咄咄逼人。在强化对克什米尔的控制与对巴基斯坦的压制同时,莫迪政权也将中国作为其针对的目标。

    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印度经济也显出疲态。今年以来,印度GDP增速大减,新冠疫情则雪上加霜。当“经济牌”失利,打出“民族主义”这张牌就成了必然。面对经济下行、失业率暴增的困扰,莫迪政府对外自然要更加强硬,以取悦保守和排外的基本盘。

    本次冲突是两国博弈在焦点问题上激化的表现,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两国均不希望爆发战争,一直在力图避免边境纠纷再度演化为流血冲突;而两国的激烈竞争与民族主义情绪,则与克制动武的要求间形成显著的张力。2017年双方即在洞朗地区发生长时间对峙,几乎酿成武装冲突。

    本次导致双方数十人死亡的冲突,应不是双方中任一方希望看到的。双方都会对发生这样的悲剧有所预备,但并不是主动促成,而是时势所致。至于具体哪方更需为本次冲突承担责任,因为目前双方尤其中方没有释出足够的信息,因此无法判断。以笔者个人立场,当然是支持中国方面。这不仅因为笔者是中国人。根据国际法的“先占权”原则,中印争议地区历史上更早属于中方,原住民及文化也与中国西藏而非印度的人种和文化更为接近。因此,中国对争议地区应拥有主权,印度方是入侵者。印军在实控线附近制造摩擦,显然是中方所不能容忍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双方都不想扩大事态并已展开谈判。但莫迪提到“军人在边境的牺牲不会白费”。这说明,印方虽不想将冲突演变为战争,却也不会草草的息事宁人。从官方对中国商品加征税款、停止使用中国通讯技术网络,到民间抵制中国货和大规模反中游行,都只是这次冲突“结束的开始”。两国真正走向和平,恐怕还需不少时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