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
野人

學中世紀哲學,暫時還沒死的怪咖野人。正在學習如何假裝人類。 ⋯⋯ 喔幹,學不會。

私處毛髮的作用

(编辑过)
私處毛髮的作用-謂詞邏輯-AI自主意識
  1. 增大撞擊時的接觸面積
  2. 摩擦嘴唇附近皮膚,使得嘴唇附近毛髮更容易便旺盛
  3. 看起來雄性激素很旺盛的樣子
  4. 能在沒有褲子的緊急狀態下暫時遮掩短小的口口口
  5. 可以藏很多細菌,在沒有得什麽病以前,都可以加强抵抗力
  6. 吃玉米時,玉米粒不至於直接掉到口口口上
  7. 無聊時可以用手梳理以稍微排解空虛
  8. 拔下來戳別人的鼻孔

所謂作用,不同於事物產生的目的,指的是事物的被動實用性。 A對B的作用,就是B在A和B的互動行為中賦予A的意義。 B產生的目的也是意義之一,屬於自然目的,所有這類原初目的都有本身的自然意義,但不是所有意義都有目的地產生。

B賦予A的任何意義都可以具有相應的作用,比如一本字典,是字的索引和釋義,那麼會查字典的人就會用它來查字,這本字典是厚且比較結實的,那麼人們也可以用它來墊桌腳。相反如果是一本全蘇美爾文的字典,人們在發現它其實是一部字典之前,只能用它來墊桌腳,相應地,這本蘇美爾文的字典也並不會被賦予“字典”的任何相關屬性上的定義。也就是說,這本蘇美爾文字典在幾千年前是一部“字典”,而在昨天,它有可能被定義為“能墊桌腳的A”,或其它的A。

觀念上來說,是B在定義A的屬性,這些屬性都來自於A能對B產生的意義,A在某方面對B沒有意義,這方面就不會被作為A的屬性被定義。正如就定義上來說,人無法定義自在之物,因為即便定義了也無法確認,如果能確認那就不是自在之物了,即使是用否定的方法證明的一部分屬性,也只是人主觀上的循環自洽,並沒有涉及自在之物本身的屬性(啊,好像不小心傷害到誰了)。

所以A對於B產生作用的前提是A和B的互動行為,當然也包括最接近單向行為的“B觀測A”。

互動行為-發現作用-定義屬性,當所有對於A的作用都被定義為A的屬性時,綜合的這些屬性就是A相對於B的定義。

由此推廣,有充分的條件存在能定義任意對B產生A意義的非生物B。即機器在理論上有能力進行自主定義。也就意味著機器有條件自主定義和運用主詞(比如由名詞項和形容詞項定義的專名)和謂詞(聯係A與B互動的介質,比如及物動詞)的自主基本語言結構。

這也就意味著,要么謂詞邏輯只能單純作為語義分析工具,要么機器永遠不會有自主意識。 (啊,好像又不小心傷害到誰了)

吐槽
所以說設計AI的人類別再幫AI下定義了
畢竟定義東西最完美的方式就是這個東西本身
/Umberto Eco, La ricerca della lingua perfetta nella cultura europea/
X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