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台灣大學生已經不認識《灌籃高手》(男兒當入樽)了

今天看到台灣中生代網紅人渣文本(輔大哲學系助理教授周偉航)寫的這篇文章〈當沒看過灌籃高手的世代來襲〉 ,談的主要是現在大學生已是在「分眾時代」長大的一代,他沒有把這個現象認定成「問題」,僅說成是「集體記憶形態的轉變」,從針對「內容」的記憶(例如灌籃高手/男兒當入樽、周星馳),轉變成針對「技術形式」的轉變(例如滑手機)。整篇文章的最後一句是:

仔細想想,這的確不是件壞事,或許更是個機會。只不過,「全體同樂」的場景,在將來或許是越來越難見到了。

大致同意他的說法,在興趣和娛樂上,內容與管道的多元絕對不是壞事。但在政治上,就是已經講到爛掉的同溫層問題。只要「國家」(或某種超越個人生活圈的政治共同體)仍存在,且期待採用的是民主制度,就無法迴避這件事。不過這裡也沒有想要談同溫層的問題。(已經不知道還能怎麼談了......)

而是想問,「全體同樂已不復見」這件事在社會上可能造成哪些影響?(影響這個詞有點偏負面,但我不是特指負面的結果)

但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得先把「全體」這個群體仔細區分,是「跨世代」的全體?還是「同個世代」的全體?

世代之間(例如周偉航與他的學生差了20歲)本來就有gap,下一代沒看過灌籃高手是很合理的事情,就像是我爸對周杰倫五月天沒興趣,或今(2018)年九月要讀大學的學生,出生時就已經是2000年了,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歷史課本上的名詞。今天剛好也看到一段香港街訪00後的影片,主軸差不多也是他們的生活經驗離上一代差很遠, 「臉書是爸媽用的」、「我們都用IG和snapchat」、「現在沒有人在看電視」、「聽過四大天王但不知道是誰」、「沒經過英國統治」......等等。

(上個月也看到一篇在講類似現象的文章〈科技不只影響追劇,還影響我們如何稱呼自己〉。裡面細數的各種細節,真的都是時代的眼淚啊~ )

跨世代一定有gap,但這群在「分眾時代」成長的「同個世代」,他們眼中的世界真的這麼分裂嗎?這我真的不知道。

另外,如果還是要強調「跨世代」的代溝在這個時代有無變化,那我覺得另一個可從周偉航原文延伸出的角度,應該是「技術迭代的速度更快」。電視統治了整個20世紀的下半葉,但 iPhone 才剛滿10年就不斷有人吵著「應該要有革命性的產品了吧?」,例如物聯網、智慧家電和智慧音箱等等。

或是說,以前就算電視台有新節目,也就是同樣在那個盒子上、那三台、那50台上看到;但現在facebook後有IG、有snapchat,雖然同樣都在手機上,但操作方式和社交模式在不同app上也都不一樣了。從 Angry Bird、Candy Crush、部落衝突、皇室戰爭、傳說對決、衝頂大會、養蛙,短短幾年內就出現好幾代的「爆紅/爆款」的手遊,也是類似的印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