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社會新鮮人如何面對即將來臨的跨領域人才時代?

標題問的是:社會新鮮人如何面對即將來臨的跨領域人才時代?

但我好奇的問題可以更細分成這些:

1、何謂跨領域人才?其實現在說的跨領域人才都是特指「資訊+X」?

2、「跨領域人才的時代」如何界定?這類工作突破職缺總數的某個比例?

3、這其實是個語帶威脅的宣傳?撇開前一題的「職缺比例」,因為機器人將取代大多數「專業」工作,所以剩下的就業機會可能都是跨領域的?

4、「跨領域人才時代」離現在還多遠?在往這個「時代」邁進的期間,會經過哪些階段?

5、要成為「專業人才」本就不容易,現在又期待新鮮人要具備「跨領域專業」,豈不至少要花兩倍以上的時間?(除非願意為了專業的廣度而放棄專業的深度?)

--------------

以上的問題我自己都沒辦法回答。但下面分享一點觀察和心得:

一、在媒體上提到的「跨領域人才」幾乎等於「資訊+X」

先貼幾篇台灣最近的新聞:

(這些新聞都是我直接在google搜尋「跨領域人才」這個單一關鍵字的搜尋結果)

看好智慧農業 清大培育跨領域人才

為了使智慧農業能夠有更長遠的發展,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表示,清華大學至農業4.0後,開始重視此領域,認為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跨領域的人才不能少。清大目前有1/4畢業生是雙專長,希望未來能有1/3的畢業生有多樣專長,目前每年有10位畢業生的專業跨越資訊跟科技,投身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對於學生或業界均有相當正面的影響。

一銀拓展布局 廣招跨領域菁英

因應數位化金融創新潮流,及拓展海外市場所需,第一銀行2018年儲備幹部(MA)招募計畫,預計徵求50名,除商學菁英外,更歡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鏈及具法律背景、國際反洗錢師證照(CAMS)等專業人才。此外,在國際化腳步之下,期待願意派赴海外單位服務之優秀人才加入團隊,與第一銀行共同締造國際級最佳銀行。

培訓跨領域人才 工研院台南中心揭牌

因應科技快速創新產業人才需求,跨領域整合能力已成為21世紀優質人才重要特質,工研院昨日於台南六甲院區成立「跨領域創新人才培訓中心」,宣告結合工研院多年研發與技術創新經驗,轉化成學習能量,為國內產業開發優質跨領域領導人才,預計每年至少培訓3000人次、具跨領域思維與創新能力的產業人才。
工研院代理院長張培仁表示,智慧時代來臨,科技發展觸動產業邊界逐漸模糊,尤其,在物聯網、AR/VR、AI及智慧製造等快速崛起之際,客戶行為也產生顛覆式改變,單一領域技術不易因應全球競爭,跨領域漸成為產業競爭力及經濟發展的核心。他說,台灣產業需要發展出多元化跨領域人才策略,以提升產業競爭力並創造新價值,尤其是在跨領域人才培養,這也是工研院成立「跨領域創新人才培訓中心」主要目的,期望培育更多突破疆界、跨領域、引領產業找出未來新機會的人才。

跨領域人才夯!交大效仿史丹佛、MIT「無系大學」

跨領域人才正夯!國立交通大學效仿美國史丹佛、MIT「無系大學」,推出不分系「百川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可從3個核心領域選擇一項作為主修,並強化動手實作能力。
「我們主要是參考美國史丹佛、MIT的做法,把科系拿掉,打造不分領域人才,」盧鴻興解釋,畢業學分128個,扣掉28個共同必修,目前學校作法是把剩下100個學分分成70個學分在主修學系,各系還會再定出30個核心學分供他系選修。學校為「百川學士學位學程」學子規畫三大專業核心,設計、人文社會、科技領域,學生須三選一,另須選擇一或二跨域學程。

至少在台灣的媒體上,提到「跨領域人才」時,幾乎都是從「AI、大數據」這些buzzword出發。所以讓人有種「跨領域人才」就等於「資訊+X」的印象?

二、作為媒體圈社會新鮮人的猶豫和焦慮

之前我還在讀新聞所的時候(2014-2016),所上正好新開了關於「資訊視覺化」的課程。

首先,這當然是因為在數位時代可以有更多種的「說故事的方式」,這是科技進步使然。

但是對於學生「學習技能」而言,如果想要做出更多樣化的多媒體新聞報導,就需要花更多力氣學程式語言,當時甚至還有同學跑到師大修課(專門開給入門生的程式語言基礎課程)。

同時,自2012年紐時Snow Fall以來的「多媒體新聞專題」風潮,也一路吹到台灣,包括報導者、端傳媒、還有鏡傳媒都不斷在嘗試「創新且適合內容主旨」的說故事方式。

上面這幾個理由加起來,自然會讓一個新聞所學生有種「必須要去學程式語言」的壓力,也就是上一點說的「資訊+X」,這裡的X=新聞。

但我最終還是沒有修任何程式語言的課程,不管是所內的、別校的或是線上的。

主要原因當然是自己懶惰,這我不否認。

在「觀念」上的主要原因是:我很懷疑,我現在花這麼多時間去學這些,但一定還是比不上資訊工程本科出身的學生(除非我比他聰明很多,或是「額外」花的時間超過他大學四年用功的時間)。到了職場上,如果公司想做出技術門檻較高的產品(作品),肯定還是需要自備「專業」的工程師,那麼我該做的則是跟這些工程師「合作」,而不是「自幹」。如果公司壓根沒想做出技術門檻較高的產品,那也不會特別需要一個具備程式語言技能的記者或編輯吧。如果公司想要做好的產品,但卻沒錢請專業的工程師,那即使我是「跨領域人才」、一人做兩份工,進了這間公司也不見得能得到「跨領域人才」的待遇吧?

上面這幾種「如果」,當然無法窮盡所有的可能性,中間一定還是有「公司出得起一點錢,想做有一點技術門檻的產品,但出的錢又不足以多請一個工程師」這種中間地帶。但我當時就是這樣思考的,就覺得去學程式語言作為一種投資,命中率沒這麼高。

另外還有一個可能是媒體產業特有的因素:即使在媒體圈成為「資訊+新聞」的跨領域人才,做多媒體專題這件事,在「媒體寒冬」的現在,是很奢侈的。

上個月 @Richy 李怡志 主持的「媒體2020」專案刊出的第一篇文章(作者是林辰峰),內容就寫道:

這些年來,“Snow Fall”常被視為網路多媒體敘事的轉捩點,是業界標竿,也是多媒體敘事的標準。人們卻甚少提到,發表”Snow Fall”後,紐時陸續又以相似模式、設計與資源,出版了The Jockey等多媒體敘事文章。但文章出刊後,點擊率不盡理想,從投資報酬率來看,似乎並不值得投入多人製作。而當初風光上任Snowfaller in Chief的Sam Sifton,也轉任烹飪與食物專欄編輯。

對我來說,比起找到更「酷」的說故事方式,我自己更在意的還是媒體活不下去的問題(但當然沒個明確的答案)。這也是阻止我去學程式語言的因素之一。

不過,撇開新聞產業,當「資訊+X」的X是金融、農業、物流、交通等領域時,也許就不會有「成為跨領域人才,但這產業卻撐不下去,或公司其實也請不起我」的困難了。

三、成為「跨領域人才」就能一帆風順嗎?

會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今天在臉書上看到了一篇「農業數據公司」的徵才資訊,要徵的就是典型的「跨領域人才」:

1 名分析師(全職或兼職,薪資面議):會寫「R語言」的分析師,擅長Data Mining、ML、懂些作物生理,偏向氣候數據分析、使用者行為分析、推薦模型,以及資料視覺化程式開發能力者。

資訊+X,這裏的X不只一項,而是X1=作物、X2=氣候、X3=使用者行為。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才,我絕對是佩服的。

但從另一個方向來說,例如對於一個現在在讀農學院、大氣科學的大學生,我會強烈建議他去學程式語言嗎?當他學完程式語言成為跨領域人才後,世界上有多少「這種職缺」在等著他?這條路的投資命中率有多高?我真的不確定。

總的來說,對於「跨領域人才的趨勢」這件事,我的想法就是:

1、能夠成為「跨領域人才」的人,都是厲害的人,我絕不否認。

2、「跨領域人才」現在(與未來)在人力市場上的需求到底有多大?這是一個「真實」的趨勢,還是被媒體吹出來的風潮?

3、以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說,應該要鼓勵其他人(尤其是社會新鮮人)努力成為「跨領域人才」嗎?這條路的成本、風險、投資報酬率怎麼判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