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城市與文化

記得去年(2021年)出席《書人頌》的紀錄片放映會,放映會後有與導演討論環節,在場一位參加者問導演如何提升香港的閱讀文化,並說「香港是文化沙漠」。

聽到「香港是文化沙漠」這七個字,突然挑起我的神經,我按耐不住,但又要忍著心中的火,對那位參加者說:

「別在說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未有疫情前,你知道每日有多少大大小小文化活動?每個周末都超多文化節目撞期?曾經有位來自海外文化交流組織主任跟我抱怨,說你們為什麼那麼多文化節目,我那麼辛苦邀請劇團來,票卻賣得不好。」

「香港是文化沙漠」已經講足廿年,為什麼香港仍是別人口中的「文化沙漠」?文化沙漠的定義是什麼?那什麼叫狀況是綠洲?我們已經有那麼多文娛場地,且西九文化區的場地一個一個開幕,難道不是變得很有文化?有什麼指標讓我們衡量一個城市它是否一個文化城市?剛出版的書《城市如何文化》也許提供一個方式。

《城市如何文化》作者是茹國烈,是一位香港資深行政人員。曾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離開工作崗位後,他「聲稱」向人生「請假」,到英國修讀城市學碩士課程(Executive MSc in Cities)。

在學習及準備功課的其間,想到用「BEAM」四個類別作為文化指標:

1)信念和價值觀(Belief and Value)
2)日常生活風格(Everyday lifestyle)
3)藝術和創造(Arts and Creation)
4)記憶(Memories)

既然有了理論,他之後的一段時間,透個這BEAM的模式,遊走到不同城市,看這些城市如何建立它獨有的文化。這書,就是結合他的理論、應用,還有針對香港十八區的分析。

第一章作者闡釋BEAM這四個類別的內容及如何互為影響。這四類別各自獨立發展,亦互為影響。即:

一. 人們根據「信念和價值觀」選擇「日常生活風格」
二. 從「日常生活風格」製造「藝術和創造」
三. 把「藝術和創造」保存,成為「記憶」
四. 從「記憶」培養出「信念和價值觀」(頁30、31)

作者用了一些例子來解釋這循環,如牛仔褲,從本來是淘金工人的工作服,到成為美國普及文化,再而成為大眾服裝,進而入博物館、書籍研究等。通過這個循環,讓牛仔褲成為「文化」。

我也想起另一個例子,那就是麥當勞。麥當勞由當初在美國開立的快餐店,提供快食。之後,這快餐方式在70、80年代,由美國推廣至全球,進入每個人的生活:「快餐文化」。每一間麥當勞餐廳都是設計過,而麥當勞叔叔的造型,不斷在演變,且成為普及文化。每次到外國旅行,總有一餐在麥當勞用餐,彷彿是認識那地方文化的一個check point。

與此同時,麥當勞是每個人的共同回憶:小學時期同學的生日會大都在麥當勞辦,即使到現在的我仍在想麥當勞開生日會。與朋友聚會、開會傾project,總會選麥當勞作落腳點,因為價格相宜,且不會「趕人走」。

從國家層面,麥當勞亦代表「資本主義」、「西方自由」:1990年,麥當勞在仍是共產主義國家的蘇聯的莫斯科開設第一間餐廳,引來近3萬位俄羅斯人排長龍等候消費。[註1]俄烏戰爭,麥當勞關閉所有俄羅斯餐廳,俄羅斯居民在關門前到麥當勞買食品。雖然俄羅斯商人買下麥當勞在俄羅斯的連鎖店,並重開於莫斯科的15間快餐店[註2],但「正牌麥當勞」開幕時的照片,及它的一切,成為俄羅斯人的「集體回憶」。

文化,誠如作者所言,是「生活方式」: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是風格,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各適其適,加起來就是文化,也代表了這地方的歷史累積。如果文化是生活方式,城市就是文化密集急速地產生的地方。⋯⋯(頁16)

而文化,亦不是「製造」出來:

如何製造文化?從牛仔褲的故事看,文化不是由誰「製造」出來的。文化在城市的發展,與其說「製造」,不如說是栽種(Cultivating)。文化工作像是園藝(Gardening),而不是工程(Engineering),一個城市不能像製造汽車般把文化製造出來,只能把文化當作植物般栽種出來,城市就是文化生長的溫室。⋯⋯如果文化是植物,BEAM就是四類種子,栽種方法就是混合、發酵和累積。(頁32)

第二章是收錄了作者曾在明報登載有關城市文章。這十四個城市,都是他帶著BEAM這理論來介紹/分析。這十四個城市中,有我曾去過的,如聖彼得堡、倫敦、阿姆斯特丹、台南及法蘭克福。除了聖彼得堡是跟旅行團外,其餘都是自由行、自己行。那年到愛爾蘭工作假期,順道遊歐洲。當年拿著諾基亞手機,一個只有GPS功能、顯示屏只得半隻手那麼大,就在歐洲的街道穿梭。步行,永遠是認識城市的最好方法。我進而將自己化身為城市的居民,去「感受」城市。

也許明報版面有限,總覺得寫得不夠,比如阿姆斯特丹,作者主要論述沿河道建設的城市工程,新舊建築物並全。但河道還有另一道文化,是情色文化:紅燈區,這個著名且合法的景點。如果跟這個以水為伴的城市混在一起。另外,倫敦也是一個沒法用一篇文章就論述完的城市,因為它蘊含的文化,亦與羅馬一樣,一層一層的建構成,即使它沒有羅馬那麼歷史悠久。還有一些城市我滿期待他去研究,比如東京、京都,還有一些歐洲城市。

第三章是作者用BEAM這理論,在分析香港各區。作者以用十二個指標,如種族(人口)、宗教(宗教場所)、教育(學校、教育中心)、娛樂(電影院螢幕)、文化保育(博物館)、閱讀(圖書館、書店)、戶外(郊野公園)等作計算各區的文化密度指數。作者清楚指出,這是個以量為重,不是以質的指數。記得在新書發佈會中,有聽眾挑戰這指數時,作者很坦白地指出,這指數是參考歐盟的文化及創意城市指數(Cultural and Creative Cities Monitor)[註3],它亦是用量來計算城市的文化指數。另一方面,如果包含了「質」這元素,可能會使這指數不客觀,因為很多時候那個地區的「文化」含量,是「見仁見智」,比如淺水灣,某人眼中是張愛玲、蕭紅;但有些人覺得這區是有錢人住的地方。

讀畢這一章後,感覺上是透過作者發明的「無人機」,在半空中看十八區,然後分析究竟每一區發展的文化方向。有一些很有趣的建議,如北區都會計劃,他提及四個外國案例作參考,如何發展這區的城市文化。誠如他所講,文化是Gardening而不是Engineering,有些建議仍是老問題,如發展觀塘葵涌及荃灣作創意產業,但是究竟如何配合,仍是一個問號。

我相信,這只是一個起步。誠如作者所言,城市的文化建構,是要每一個人參與,共同Gardening。

~~~~~~~~~~

[註1]排隊人潮超長!1990 年第一家麥當勞在莫斯科開店 透過照片感受當時的盛況!(Juksy)—
https://www.juksy.com/article/82663-排隊人潮超長!1990+年第一家麥當勞在莫斯科開店 透過照片感受當時的盛況!

[註2]掛新招牌迎客 莫斯科15家麥當勞餐廳重新開幕(中央廣播電臺)—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35580

[註3]Cultural and Creative Cities Monitor—
https://composite-indicators.jrc.ec.europa.eu/cultural-creative-cities-monitor/docs-and-data

《城市如何文化》(中華書局)—
https://www.chunghwabook.com.hk/book/detail/id/1378029545429737928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