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100
ASK100

独立運營的采訪類播客節目,向他人、生活和自己發問。 同名微信公眾號、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站點同步更新。 歡迎評論,有帖必回。

新知 | 24年来只去过两个星期学校的人生

Ask 100

独立运营的采访类播客,带你探询生活方式、探讨专业知识。
同名微信公众号、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多站点同步更新。


26

ASK 100-26 人物标本档案



👇

Q & A

投球手 涂色刷 & 翁天信 
21岁 ASK 24岁


👇

# 从6岁起脱离现行教育体制,完全自学的原因、资本和决心 # 


Q:当初作出在家学习 (Autodidacticism) 的决定时,是家人还是你自己主导的呢?六岁的你对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有什么想法吗?


翁天信:是家人主导的,但我在学校的短暂经历是促成这个决定的首要因素。虽然我父亲并不看好应试教育,但当时他认为我年龄还小,应该先体验一下学校的环境、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玩,等到初中或高中的时候再考虑自学。实际上,我在读小学之前就已经不知不觉养成自学的习惯了,能够通读一些科普文章、甚至爱情小说,虽然未必能完全理解其内容,但知识面和心理成熟度早已超过同龄人,所以并不喜欢跟同学们玩,反而觉得跟哥哥姐姐们在网上聊天更有意思。

另一方面,在读小学一年级的那两周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惩罚,原因大多是没按学校规定吃早餐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印象最深的一次,竟是因为我超额完成了作业!我不仅被老师骂了一顿,还要留堂把多写的内容全都擦掉。这些经历令从小接受父母鼓励式教育的我对学校毫无好感,所以当家人终于下定决心时,我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Q:你在18岁时一场演讲的答疑环节说,自己基本也是来自普通家庭,因为没有学费等支出所以能用来购买摄影设备等,这似乎颠覆了许多人对homeschool的看法。那你觉得和绝对多数的人走不一样的成长之路,需要准备、付出什么样的成本呢?


翁天信:如果是指经济成本,那付出只会与传统教育相当,甚至更少。许多人都认为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是支撑我这种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这是可以理解的误区。事实上,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教育都是每个家庭最主要的一笔开支。相比于经济水平相当的家庭而言,补习班的费用、学区房的溢价、出国留学的花费等等都足以让我购买所需的摄影器材再周游世界好几圈了。当然,上述开销是可选的,而我旅行摄影之类的支出也不是必须的——假如我的家庭条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生活,那也可以通过多读书来拓宽视野、寻找其他爱好来充实自己——也许今天能够展示出来的东西会有所不同,但我的人生不会有本质上的差异。

我认为需要准备和付出的更多在于精神方面:能否彻底无视当今社会对于一个人“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如何应对他人(包括最亲近的家人好友)的质疑?怎么接受必然的孤独?


Q:有没有过怀疑、动摇当初选择的时刻呢?

翁天信:没有。


👇

# “自主学习”与“在家自学”的差别、自学者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边界、如何整合互联网信息 #


Q:小时候刚开始自学时,父母会给你提供很多帮助吗,还是一直都是自己探索?你会参考学校里的学科设置来获取知识吗?


翁天信:于我而言,父母所提供的最大帮助莫过于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并提供了一个虽不富裕但也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让我全心全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除了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外,他们并没有手把手地教过我太多东西,而是让我掌握学习的方法之后去自己探索;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在我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以及对我思维方式的培养。

我的自学方式是彻底脱离了应试教育体系的,所以从未参考过学校的课程。这也是“在家自学” (Homeschooling) 与“自主学习” (Autodidacticism) 的最大区别:前者只是不在传统学校上学,但学习内容或许依然参考学校的学科设置,教师的角色往往仍然存在,比如父母担任老师,或者请家教、培训班、甚至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都可以属于此列;而后者所指的是一种学习方法:由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自主完成学习并自我评判学习成果。其实我也是直到最近一两年才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所以现在会更多用“自学者” (Autodidact) 这个词来描述自己。




(他的个人网站主页,可扫描二维码哦)


Q:在阅读你过去采访时,有注意到你的学习材料主要来源于搜索引擎。在互联网海洋里,你怎么确定了自学过程中大纲性的教材(有吗)?最喜欢的相关参考或辅导资料是什么?可以稍微详细讲一下你学编程/设计时如何寻找一步步渐进的路径吗?


翁天信:知识体系是树状结构的:假设把掌握某个学科或技能所需的知识比做一棵树,大部分人的学习过程通常是自下而上的:首先了解基础知识(根部)、接着学习进阶知识(主干)、最终掌握实际应用知识(枝末),这时你需要一个大纲才能知道这棵树长什么样、接下来要学什么;而我的学习过程恰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先遇到实际问题,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发现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再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及其所需的基础,这个过程是自然关联的,所以通常不需要大纲性的教材。参考资料方面,在编程领域我最喜欢的通常是某种语言或框架的官方文档;在其他领域就没有特定喜好了,不过维基百科往往是首选。


Q:你曾经在演讲中提到,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数学训练,所以刚接触编程时,遇到算法等问题会觉得很困难。你后来如何去克服这个问题呢,会去补充一些数学知识吗?很好奇对于数学等在学校里会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能力的学科,你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翁天信:我在这方面是非常实用主义的,只有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才“随用随学”,学到刚好能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度即可,用完就忘了也没关系,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再学一次就好;如果经常用到它,那自然而然就巩固下来了;若是很长时间都用不到它,那我认为就没必要把它强行塞进自己脑子里了,毕竟我们现在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别人大脑里的知识。同样的时间精力不如用来学习一些新技能或者补充些人文类的知识:前者是确实需要大量练习来巩固的,尤其是驾驶、乐器或者外语发音等等需要大脑与身体协调的技能;后者则是可以不断累积的,并且最终会转化成个人思想的一部分。


Q:会参加一些线下的、面对面的学习活动(比如讲座、分享会、沙龙等)吗?

翁天信:我还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


Q:或许你对信息洪流的熟悉度远远超过许多当代人,那么你会有被碎片化信息冲击的痛苦吗,还是说你已经建立了一套信息时代的新认知模式?


翁天信:信息向碎片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人用碎片化的方式传达的信息,并不一定意味着你也要用相同的方式接受。比如我会尽量把零碎信息通过时间段聚合在一起集中消化:每天仅在特定的时间浏览社交网络,遇到需要花费时间阅读的文章就加入一个列表并在指定时段阅读;此外,我会有意限制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人数并且尽可能避免算法推荐,让每天的信息流都可以在合理的时间看完;如果遇到比较片面的信息,我会在搜索引擎上进一步检索,尽可能了解其全貌。


Q:学习和生活的边界清晰吗?


翁天信:没有边界,学习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从未间断过学习,只是在变换学习的内容与形式而已。




(翁天信的摄影作品网站:Camarts)


👇

#在缺乏标准、体制标签、外界坐标系的生活中,回看“标准”与“自我”#


Q:注意到在你的个人摄影作品网站Camarts上,每张图片左下角有一个“评级”显示,很好奇你会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作品?再拓展一下这个问题,在没有既定标准(e.g. 学校)作为参考系的生活里,你觉得自己需要这种东西吗?


翁天信:Camarts 的作品评级是一种简单的主观评价,以便于实现排序和推荐等功能,比如让新访客在进入网站时第一眼就能看到我认为最好的作品。具体的衡量标准与不同级别的含义我之后会在网站上详细介绍,简单来说,考虑因素莫过于主题、地点、光影、构图和拍摄难度等等,例如:五星级是我对各方面都很满意、认为可以代表自己摄影水平的作品;而等级最高的七星级,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还存在非常难得的偶然因素,并且极具美感的作品——在过去十余年的摄影历程里,只有两张照片能达到此级别。

在个人生活和学习方面,我觉得任何人都不需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只要能够对自己负责、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Camarts网站中主观评分最高两张图片)


Q:如果需要的话,感觉在学校内,检验学习效果是一件快速和方便(也很粗暴)的事:考试、老师反馈、同学比较;那么在没有任何比较标准的自学中,如何确定“我懂了”和学习效果的好坏呢?


翁天信:如果我也想简单粗暴地检验学习效果,那么很简单: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但我认为大多数知识都没有衡量的必要,时间会检验一切。


Q:或许学校承担的知识传递功能随着互联网资讯的发达而日渐落寞,但学校教育还带另一种社会功能:学校为体制的通关者提供一种能力证明:学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会因为没有学校体制的“标签”而碰壁,从而感到需要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翁天信:会有一些生活上的不便,大多是因为没有学生证而买不到优惠票之类的小事,能称作“碰壁”的大概只有因无法提供学校证明而办不了一些国家的旅游签证,以致我在十八岁以前很少出国旅行。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影响也随之消失了。借助于互联网,展示自己的能力相对容易,尤其是编程方面:近些年我时常会收到一些工作邀约,从小型创业团队到大型知名企业都有;硅谷一些科技公司也在逐渐取消学历要求,我相信这是大势所趋。


Q:在你对自学的定义中:“学我之所想,看我之所看”中,感觉“自我”在你自学过程中是最核心的推动力,一直在根据自我爱好、对人生的规划确定如何学习。如果没有外界压迫纯靠自动力,是否会存在不想学了,或无法找到学习意义的情况?


翁天信:偶尔会有,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去做些别的事情,比如看点杂书、电影、纪录片或者去短途旅行——实际上也是一种形式的学习。更多的自由必然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正因为不存在外界压迫,我反而对自己更加严苛——假如我想就此沉沦在“奶头乐”之中,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我;然而,平白浪费时间所导致的后果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替我承担——我今天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关系到我的未来,包括将来自己的家庭与子女,这就是最好的动力了。



(翁天信独立开发的视力锻炼应用Eyeye主页)


👇

# 自学者为中心构建起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 #


Q:习惯了长期独立、自主后,你会感到有和他人合作完成某件事的必要吗,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翁天信:感到有必要合作的往往是能力与资源的互补,例如我会帮一些网红小姐姐旅拍,然后她们帮我推广 App 和网站;此外就是纯粹“人多力量大”的情形,比如十年前在香港排队买苹果产品的首发,我就在网上招募了一帮人同行,不仅相互之间有个照应,也能避免被黄牛团伙欺负。对于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尽量选择独立完成。


Q:一些对homeschool的质疑者认为,在青少年时期缺少和同龄人的频繁互动机会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产生影响,不知道你会有这方面的缺憾吗,平常会如何社交呢?


翁天信:我不认为缺少与同龄人的频繁互动会对我的人生带来必然的负面影响,毕竟“社会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何况我的心理年龄一向远远超过生理年龄,从小就喜欢与年长好几岁的人交流,即便身在学校恐怕也不一定会和同龄人们有太多交际。通过互联网,我反而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人,而不仅仅局限于某所学校或者某个班级。当然,我没有体会过多年的同窗情谊、青涩的校园爱情,确实是一种缺憾。


Q:在青少年时代,在家学习意味着和父母更长时间的相处,我感觉你家人应该是比较开明的类型,那你会享受和父母的相处吗?

举个反例,在这次疫情中被动和父母长期相处的许多人,都感到备受煎熬,而更愿意和同龄人待在一起。你会有这种时刻吗?你觉得在家学习和长期在学校,是否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翁天信:应该说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在家学习的前提。我父母确实都是很开明的人,在家里人人平等,任何事情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讨论;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三观层面上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矛盾,我也没有独立居住的强烈意愿。短期来看,我还没有到其他城市发展的必要,因此与家人一起居住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确实想独处的时候,我会去旅行一段时间。


👇

#  "我只是从大自然和互联网中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


Q:如何培养起了旅行的爱好?越旅行、越想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吗?你觉得自己更多的是吉普赛人式地游荡于世界各个角落,还是以家为锚点,出游又回归?


翁天信:我父母就是非常喜欢旅行的人,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着我四处游荡了,这是我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行程自然也是越多越远,但总是要回家的。就现阶段而言,我有许多事情是需要在家里做的,比如开发 App 和网站,而旅途中往往是最容易产生灵感的,所以出门最多一两个月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回家把这些创意实现出来。不过我对吉普赛生活也是很向往的,也许有朝一日会试试看。




Q:在大自然中学习应该是你除了通过网络学习之外的另一重要路径,你在知乎回答里写到自己一直坚持“早上六点起床,只要没下大雨且 PM 2.5 低于 150,就赶在早高峰前开四五十分钟车到一个森林公园里晨跑 8-10 公里 ” 的习惯,在这个人类日趋数码化、赛博化的时代里,你觉得大自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给予了你什么?


翁天信: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之书,涵盖了人类所有知识的本源,让我得以格物致知,学到许多难以通过其他方式接触到的东西;其次,整天对着屏幕的日子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是对身心最好的调剂;此外,风吹日晒、晨鸟啼鸣、空气清新的运动环境也是城市里开着空调的健身房所无法媲美的。

  

Q:你也写到自己有“看杂书”的习惯,你喜欢看哪类书呢?你会对“人文类议题”感兴趣吗?


翁天信:当然,尤其是哲学、历史、政治和人物传记等等。


Q:许多当代父母,在给孩子规划学校路径之外,也会特别在意培养“兴趣爱好”,比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似乎这也成为了“竞争跑道”上的一条筹码,那么你有什么这类的爱好吗?


翁天信:父母没有刻意为我培养过这些,毕竟我从小就是一个兴趣爱好非常广泛的人,除了旅行、摄影、设计和编程这些我经常展示的之外,还有许多爱好和感兴趣的事物。但是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以及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现实条件的制约,这些并不是我目前的重点所在。


👇

# 与不确定性一体的自学之路 #


Q:在你的知乎回答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一向注重细节,Vary 的界面细节更是以艺术品的标准来要求的,每一个图标、每一帧动画都由我亲手绘制并在程序中实现,处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打磨,尽可能追求完美。若从理性的商业角度出发,这种程度的追求几乎是不可理喻的,因为它的投入产出比简直惨不忍睹,但我并不在乎。”

但是在分享网页设计范例时你又提到“只有设计公司和付费主题的网站够美够精致 ” 想问问你是否觉得商业化和艺术的绝对价值存在冲突,有为自己的作品将来商业化而做筹划吗?


翁天信:如果结合时间背景和上下文来看,这两段话并不矛盾:前者表达的是自己打造个人作品的心态;后者则是很多年前作为一个初学者的我对优秀网页设计的看法。至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冲突,我认为这无非是一个平衡点的问题。我的一些作品是有商业化考虑的,但并不是首要因素,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实现出来。



(翁天信独立开发的Vary卡片日记主页)


Q:你是喜欢做计划还是一边探索一边选择的类型?有未来几年的规划吗?


翁天信:我曾经尝试过给自己定下规划,后来意识到计划是永远赶不上变化的。更何况,不同于大多数人能够预期自己何时升学、毕业、工作等等,我并没有一条由社会划定的时间线。我现在不知道明年、下个月甚至下周我会在哪里、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而这份不确定性和未知感,正是这条不寻常之路上最精彩的地方。


【文中提及翁天信相关资料】 


—部分之前内容—







👇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