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平
張潔平

希望探索媒介的各種可能,也希望做個一輩子的記者。Matters站長。

【在線對談】陳冠中/朱濤:大灣區概念下的粵港澳,還能形成創意文化共同體嗎?

「大灣區」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政治建構概念。但人們更常說的珠三角,或者粵港澳,或者深圳/香港雙城,又或者再早一些的「省港」,都有著經濟、文化與歷史上,淵源甚深的區域聯結傳統。

早在十多年前,香港作家陳冠中,以及一批粵語文化人就提出過「大廣東」、CanKong (Cantonese Hong Kong)的文化共同體想像,在當時倫敦模式風靡全球、創意產業成為全球新興的經濟增長點時,有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廣東+有現代創意工業基礎的香港,是否可以建立更強的聯結,成為一個不同於中原文明,有獨特文化身份的粵語文化共同體?這曾是不少學者、文化人試圖促成的願景。

中港之間,恰在此時開始,矛盾日深。在政治層面,民主普選歷經十數年從議會到街頭的爭取,最終落空,令香港社會對北京政府以及「一國兩制」的信任降至冰點,一邊是香港民間不斷升級的抗爭,另一邊是北京對香港愈加嚴厲的管制,兩相激發,香港的政治社會環境到十年後的今天,已經從當年樂觀構想粵港文化共同體,到今天民間談「中港融合」即色變的程度。在民生層面,2003年通過中國遊客赴港自由行政策卻無落地配套措施,過量的遊客購物潮湧入導致香港店鋪租金暴漲、旅遊區民生環境惡化、兩地民眾摩擦不斷,也逐漸磨損著中港兩地對對方的善意與好奇。

這是香港在政治陰影中背過身去的十年,也是深圳藉著中國互聯網創新紅利,經濟迅速起飛的十年。到政府再推「大灣區」概念,整個廣東及香港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心態上對彼此的疏離厭倦,再談粵港澳文化共同體,還現實嗎?

陳冠中在近年的演講中,再提粵港澳文化共同體概念,認為在經濟發展、連綿都會區形成的基礎上,此時恰是時間,重談地域文化共同體的想象,「這一個人口上相當於兩個韓國,GDP是長三角兩倍半」的地區,理應在經濟資本之外,同時重視文化、人力及社會資本的成長。

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朱濤,則在最近兩年,參與東莞及深圳的城市規劃設計研究,從建築及城市空間的角度,對粵港澳聯結,有不少新想象。

今天晚上十點,Matters邀請兩位,對談粵港澳文化共同體的話題,請各位萬勿錯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