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
白鷺

文學評論,自由撰稿人

《哈利波特》小說中的動物形象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以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中學習、成長的經歷爲故事線索,於1997-2007年之間發表的系列奇幻小說。在整部小說中,作者展現的大量的動物意象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七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爲材料,分析其中不同類型的動物隱喻。

J·K·羅琳在《哈利·波特》中,以“動物”和“人”通過文化認知上或習性上的對應關係,建構大量的動物隱喻。這些動物隱喻大體可分爲三個類別:概括某一羣體共性的“四大學院”代表動物、用於塑造角色個性的守護神和化獸師以及用於闡釋某一嚴肅概念的神奇生物。

1、獅、獾、鷹、蛇。在小說中,羅琳將霍格華茲分爲葛來分多、赫夫帕夫、雷文克勞和史萊哲林四個學院,用獅、獾、鷹、蛇分別作爲學院的代表動物。根據羅琳在書中的描述,不同的學院偏愛擁有相應特質的學生。因此,動物在這裏不僅代表某個學院的精神,也暗示了某一類角色所具有的共同特點。

葛來分多是主人公哈利和大多數正派角色就讀的學院,致力於培養學生勇敢、重視榮譽的品質。獅子有強壯、兇猛的特點,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它常被用於形容勇敢的人。此外由於獅子在草原上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也作爲萬獸之王出現在西方文化中,代表榮譽。羅琳筆下擔任精神領袖的角色,如使佛地魔聞風喪膽的鄧不利多和帶領同學反抗佛地魔的哈利等人,往往出自葛來分多。因此,獅的文化含義正與葛來分多人崇尚勇敢的精神相契合。

與英勇無畏的葛來分多不同,以獾爲代表動物的赫夫帕夫則偏愛誠實、勤奮的學生。獾是深居於泥土中的動物,因此它在西方文化中,常給人以“行事低調,忠厚老實”的印象。小說中羅琳對塞德里克的塑造正是這種精神的完美體現。他學習勤奮,是學院的級長,卻從未因此驕傲自大;當赫夫帕夫與葛來分多競爭魁地奇比賽時,葛來分多因爲哈利的意外遭襲而失敗,但塞德里克認爲自己學院的“獲勝”是不公平的,堅持要求重新比賽;在《火盃的考驗》中,他與哈利競爭三強杯冠軍,兩人卻同時到達終點,他沒有爲了奪冠而不擇手段,反而想將榮譽讓給哈利。從這些情節可以看出,赫夫帕夫學生身上正直和誠實等性格特點,可以很好地用獾的習性和文化特徵加以理解。

雷文克勞招收“睿智博學”的學生。智慧是這所以鷹爲代表的學院最看重的品質。鷹具有敏銳的視力,這種習性投射到人身上,就成爲才思敏捷的象徵。此外,羅琳認爲,鷹能飛到其他任何動物都無法觸及的高空,隱喻智慧的高不可攀。鷹元素在該學院有極高的地位,如其寢室入口的鷹狀門環,只有學生答對問題纔會將其放行。在《死神的聖物》一書中,鷹門環問了“先有鳳凰還是先有火”這樣的哲學性問題,足見鷹在書中儼然成了智慧和哲理的象徵。

以蛇爲代表的史萊哲林,格外青睞“渴望權力、野心勃勃”的學生。在自然界中,蛇是善於以伏擊捕獲獵物的生物,且一部分還有劇毒。因此,蛇常被冠以“陰險狡詐”的名號。此外,由於聖經中夏娃被蛇蠱惑誤食禁果的典故,蛇還有“慾望”的隱喻意義。小說中出自史萊哲林的人物總表現出對名利的貪求,甚至經常爲此不擇手段:比如佛地魔渴望永生,不惜爲此濫殺無辜。正是因爲書中代表惡勢力的“黑巫師”幾乎出自史萊哲林,羅琳以蛇爲喻,很容易給人留下“邪惡,有野心”的印象,還體現了奇幻文學中正邪對立的主題。

羅琳在描寫角色羣像時,將具有相似品質的角色放入同一個學院,並根據動物習性與人類性格的聯繫選擇相應的動物作爲代表,生動地刻畫出了角色的共性。

2、守護神與化獸師。守護神和化獸師是羅琳在小說中引入的設定,指巫師召喚或變化出的動物形象,被稱爲“另一個自我”,所以這一形象總會契合角色本身的某種特質。

狗是小天狼星變化的形象,在西方世界中同時象徵着忠誠與厄運。小天狼星首先是對信仰和對朋友絕對忠誠的人物。他堅持平等的思想,反對佛地魔的統治;在詹姆犧牲後,他寧願身陷囹圄也要替好友報仇。他還多次以“黑狗”的形象躲避追捕、陪伴教子哈利。此外,在小說中有一個細節:哈利在書店看到一本《死亡厄運》,封面就是一隻“熊一樣大的黑狗”。事實上,“黑狗”不僅隱喻小天狼星忠誠勇敢的角色特徵,也隱喻了他極具悲劇色彩的一生,暗示他最終爲保護哈利而犧牲的結局。

在書中,動物隱喻還可以表現角色之間的情感聯繫。牡鹿既是哈利召喚出的守護神,也是父親詹姆變化的形象。在《阿茲卡班的逃犯》一書的尾聲部分,哈利最終召喚出自己父親的形象,說明雖然詹姆已經犧牲,但父子之間的愛不會消失,他永遠活在哈利心中。除了以動物喻親情,羅琳也以動物暗喻愛情。比如詹姆和莉莉的守護神分別是牡鹿和牝鹿,喻指兩人是靈魂伴侶;再如榮恩和妙麗分別召喚出獵犬和水獺。英國人常用獵犬追逐和捕獵水獺,這種關係投射了羅恩追隨妙麗的腳步逐漸成長,最終兩人修成正果的情感歷程。

如果僅憑四個學院代表動物的隱喻,《哈利·波特》就會陷入將角色過於臉譜化的困境。因此守護神和化獸師的設定,是對前者的補充,着重刻畫特定角色的個性,還生動地說明了不同個體之間的感情羈絆。這樣,人物角色的形象就變得更加立體了。

3、神奇生物的隱喻——鳳凰和夜騏。除了“愛與勇氣”,“生與死”也是《哈利·波特》中重要的主題。但生死的話題往往較爲嚴肅,因此羅琳也採用動物隱喻的方法,借鳳凰和夜騏兩個意象將這一主題穿插於故事情節之中。

鳳凰在小說中是鄧不利多的寵物,哈利還親眼看到它自燃,又從灰燼裏重生。所以它總與希望、生命息息相關。哈利在對角巷買到的第一根魔杖和佛地魔一樣,是鳳凰的羽毛製成的。哈利是“大難不死的男孩”,佛地魔狂熱地追求永生,可見這兩人的命運都具有某種“生”的意味。而鳳凰“死而復生”的特性也在小說中有多處投射:例如佛地魔在三強爭霸賽上重塑肉身,哈利在禁林裏被佛地魔殺害而未死,最終將他打敗。《混血王子的背叛》的結尾部分,哈利在鄧不利多的葬禮上看見火光中“一隻鳳凰歡快地飛上了藍天”。鄧不利多是極其強大的巫師,也是佛地魔最害怕的人。鳳凰隨着他的去世而消逝,既強調了鄧不利多生命的結束,也象徵打敗佛地魔的希望似乎驟然破滅。但不可忽視的是,鳳凰仍會重生,所以這個情節也暗示希望終會重現,爲哈利等人的最終勝利埋下伏筆。

雖然夜騏是作者創造的意象,但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闡釋它與死亡的聯繫。哈利年幼就失去雙親,他那時太小還不記得父母的死亡,所以看不見隱形的夜騏。但他少年時親眼目睹了塞德里克被佛地魔殺害,這時他已經幾次與佛地魔交手,理解了死亡的意義,才能看見夜騏。夜騏還具有敏銳的方向感,總能將乘客準確地帶到目的地,這也與“人生終有一死”的哲理相暗合。此外,小說中被稱爲“死神的聖物”之一的老魔杖,也是由夜騏的尾羽製成,這進一步加深了它帶有的死亡隱喻。

羅琳認爲,生死都是自然規律,人不能爲了懼怕和逃避死亡貪求私慾;相反,只有學會謙虛、善良等美好品質,人才能過好自己的人生,坦然面對死亡。在小說中,鳳凰和夜騏的羽毛製成的魔杖是揭示哈利與佛地魔命運的線索。佛地魔想成爲死亡的主人實現永生,他選擇放棄鳳凰尾羽魔杖,不顧一切地尋找夜騏羽毛製成的、代表死亡的老魔杖,卻諷刺般地“像凡人一樣死去”;哈利平靜地接受自己犧牲的結局,坦然赴死,最終反而得到老魔杖認可,打敗了佛地魔,卻在結尾放棄強大的老魔杖,選擇了代表“生”的鳳凰尾羽魔杖。鳳凰和夜騏這對隱喻通過主角與反派魔杖的得與失,貫穿於小說之中,暗含了作者對“生與死”的思考。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https://bailushuyuan.org/novel/traditional/reviews/46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