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 Chan
Lam Chan

透過閱讀、思考、寫作和實踐,反思兒童觀、教育理念和為人父母之道,回歸作為「人」的本質。以喜樂為激進的行動,在強權的世界活出溫柔。 Facebook Page: Tell It Slant https://www.Lfacebook.com/lamchan22/ Instagram: joy_is_a_radical_act

最最珍貴的瞬間並非社交媒體能夠承載

選擇不一樣的應對方式!珍視長期目標勝於眼前的服從,這就自然換了一個透鏡去看孩子的行為......


照片能夠捕捉很有意思的瞬間,

甚至能夠說故事,

無論是愉悅的,

還是充滿掙扎的。

然而,

通常在充滿掙扎的時刻,

你沒有機會和心情拍照;

而發佈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

那些「正能量」的必定得到許多「讚」,

因為人們喜歡光鮮亮麗、容易消化的東西,

掙扎和挑戰比較難下嚥。


在以輔助模式養育孩子,

在unschooling的路上,

我不想自己的分享

讓人誤以為一切都很「美好」、很「容易」,

而上天也幽默地一直這樣提醒我——

每次分享了unschooling的正面價值之後,

我總會馬上留意到生活中真實的挑戰,

我會更深體驗到

那些美好時刻是在面對掙扎和挑戰中生成的。


我常常強調的「內在力量」的形成,

就是在許多的掙扎和挑戰中選擇不一樣的應對方式,

帶著信心和盼望觀看的結果。

當你看到那個享受著喜歡的Netflix劇集、

專注地讀著英文版《射雕英雄傳》、

滔滔不絕地講解著Discord上的討論內容、

戴上拳套跟他父親拳來腳往的少年,

他每天成長中的「日常」是那些照片無法呈現的。


在脫離主流系統的定時定候和來自別人的要求之後,

自由自主地掌握自己的生活,

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既興奮卻又有點不知所措的,

孩子要認識自己、貼近自己的內心,

然後才會慢慢發現自己真正的需要,

因此,

在作息時間、個人護理、日常飲食、活動安排、與人交往等方面

都像打麻將或玩撲克那樣需要重新洗牌,

建立出不是由系統和別人的要求規定了的、無須思考只要跟從的

所謂「規律」或「時間表」。


在這個讓孩子自己探索的過程中,

作為家長一定會有許多「驚心動魄」的時刻,

當他的睡眠時間是不定時,

當他幾天才洗一次澡,

當他的手指甲長到快要捲起來,

當他沒有吃午餐,

當他的睡房佈滿食物的碎屑,

當他堆積了幾餐的杯盤還沒有清洗,

當他不願出席親友的聚會,

當他不再像從前那樣歡迎你的同在,

當他起初答應跟你一起外出,但要出門的時候他突然又不想去了,

當他遇上困難的時候,用了自己的方法嘗試解決,結果闖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禍……

你看到的是什麼?又應當怎樣回應?


選擇不一樣的應對方式!

珍視長期目標勝於眼前的服從,

這就自然換了一個透鏡去看孩子的行為:

那些不再是什麼煩惱,

也不是需要矯正的「問題」,

而是孩子在成長路上形成內在力量所必須經過的歷程!!

同時,

大人觸摸自己的內心,

去認清自己情緒被觸發是因為自己的憂慮和恐懼,

去探索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麼,感到受傷又是因為什麼,

對自己有更多的體諒,

與孩子一起成長。

當孩子在這歷程中沒有聽到大人不停的抱怨、囉嗦或責罵,

或者即使偶然有,後來也會聽到誠懇的道歉,

孩子與大人就能有情緒上的連結,

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無條件地按他的本相被接納,

他感到安心,學習和成長才會在他裏面自然而健康地發生。


那些「瞬間」——

大人每一次選擇信任孩子,放棄操控,

成為他的同伴而不是督導,

選擇同理自己,減少自我批判,

獲得更大的心靈空間去擁抱生命,

當中的歷程

有時像小說、像詩那麼微妙、隱密,

有時像家族爭產電視劇那麼擾攘和戲劇化,

不是照片和社交媒體可以或方便呈現的,

但那些「瞬間」才是生命真正迸發光彩的地方——

孩子的、大人的皆是!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