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墨水和筆的報紙
我本來是要說《巴黎夢想家》的觀後感,但其中又有好多事情可以討論

一百年前有了香奈兒NO.5,現在該討論女性獨立嗎?
法國女人的細膩是了解戲劇、電影和文學所產生的思想,所以坊間那些說「如何成為法國女人」的書基本上都沒有參考的必要。

日常有時也像是不知所云的電影
日常有時像是歐諾黑的電影,彷彿有點什麼卻一點也不記得。

日常像是契訶夫的短篇
那只是人生中的一個插曲,但從來也沒有一個有結局的故事

老派有老派的包袱
從不諱言自己很老派,喜歡浪漫主義的小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音樂、六十年代的生活氛圍

如果每個人都適得其所的活
這是一篇結合服務業身分觀點的文章

浪漫不浪漫的|在巴黎的那場誤會
革命尤其是現實的事,需要各種卑賤的,麻煩的工作,絕不如詩人所想象的那般浪漫。

週末雜談|只是個文藝欣賞者
只是一篇雜談

從法國新浪潮電影《儀式》想到外婆
《儀式》中文盲女子為了隱藏自己不識字的真相,起初是因為羞愧,後來演變為不可收拾的血腥事件。我有個七十年前從鄉村到台北讀高中的非典型外婆,她不在意被人誤以為是文盲。

咖啡師的焦慮
這是個人人想當寫作者的年代,原來咖啡師也想要創作。

我去過右岸
原來那一晚我在巴黎右岸

週末雜談|書寫的限制和口述的自由
結合此兩者則是希臘城邦的文化

慢慢的活|在巴黎的那場誤會
海明威離開巴黎之後曾表示後悔自己在「還在巴黎的時候就寫巴黎」

週末雜談|不當誰的第二,不是自謙之詞
荒謬的事、即興創作、如何定義好?

咖啡廳店主的視角
這間店是在城市中主要兩大街道的交叉口,擁有一個三角窗的絕佳位置,而那位中年寫作者喜歡坐在「轉角」且對著門口最引人注意的桌子,那幾乎是他的專屬座位了,店員們似乎有默契的保留給他,我對此也沒有意見。

夢|亞瑟王時代的弓箭手
我用弓箭射死了父母

咖啡廳的創作者之流言
一篇即興創作

雜談|關於寫作的奇幻一週
淺談我剛看的《靈魂寫作》、自由的寫作和小炫耀

有性才有愛。貓鑄幣酒吧:威士忌+綜合堅果
100%的虛構故事

不去投票|在巴黎的那場誤會
在兩世紀以前,社會中的本質已如此敗壞,讀者們在文學作品中讀到了黑暗的現實,並從中思考自己所處的社會是否更加進步,或者這些早已成為陋習?我也明白讀書人可能不願意投票的心態了。

有過的那一點遐想
一個「不思考寫作」的實驗

如果那天留下會怎樣
心力交瘁的感情諮詢

拯救我的寫作,但沒有計劃
一篇隨筆,紀錄一下寫作的事

母親這角色與我無緣
我是有意識的不成為一名母親。

不復存在的第五大學|在巴黎的那場誤會
書店、咖啡館和學生

雜談|遠離文學的一週
今天是赫本的生日

寫給作家的信:來自真誠的讀者們
出於自私的舉辦了此活動,感謝你們介紹了十三位作家。這是一篇寫得很艱難的結案文,畢竟「敢」下筆寫給作家們的作家應該都是不簡單的,我又如何有資格評比或在這些書信中找出得獎者?

你和你的《人間喜劇》
還想著第一次去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當時不是很習慣閱讀法文名字,大概錯過了很多偉人的墓

從採訪者的角度窺視大作家:《巴黎評論・作家訪談錄》
我從不相信坊間的「作家養成課」及「寫作速成班」,沒有閱讀習慣或不經常寫作的人,如何速成學會寫作?曾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推薦〈作家訪談錄〉說明這是「寫作者的聖經」,有些反感。

週末雜談|讀經典文學只剩下掉書袋之途嗎?
讀或不讀都是個人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