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email protected]
閒聊|最近的閱聽和生活
本週三(5/17)爾思出版在嘖嘖上架Antisense ,甜點店也在最近接不少訂單,沒什麼時間可以閱讀或看劇,又是只能在候診的時候寫下這篇閒聊,我已經記不得這是第幾次看診,我的語言使用大概只剩下和醫生敘述病徵吧?起初醫生驚訝於我對病情的理解很深,我說只是具體描述自己的經歷,大概是我的情況就是很典型的病徵。
以下針對影集的吐槽可能會引起粉絲的不悅,這是很主觀的感受,如果你恰好給過這些影集正面評價也不要在意,希望我不會冒犯人。
之前提到我再次恢復Netflix,後來我買了台平板給媽媽追劇,我實在找不到什麼想看的影片,大概是沒什麼耐心追劇,幾個月(好像四個月了)來只追完義大利第一位女律師(忘了劇名)、英國的迷你影集《禁忌痴戀》和《人選之人》,其他影集最多只能追到第二集。最近讀的書值得說的都提過了,也沒讀幾本,上禮拜利用在南園休息讀完了義大利小說《鞋帶》。
Netflix沒追完的劇或許有二十多個(兩三天開一個又放棄),有的是前面追了幾季,新的一季卻看不下去,而一直等的《羅蘋》還沒出新季。我大概可以花大篇幅批評沒追完的那幾個影集,但隨意追劇又認真想給負評的行為還蠻糟的⋯⋯反正沒事,還是來吐槽一下好了!
《性/生活》是一部我從第一季就覺得很奇耙的影集,當時一邊看店還是追完了,第二季第一集就放棄。男女主角一點都不性感(但這可能是個人喜好),又要強調他們對彼此很有性吸引力,他們確實是,這兩人成為現實中的情侶。我第一季有吐槽劇中強調女主是心理學博士候選人,她還會去大學講課——高學歷和她面對感情聰不聰明無關,我能理解劇中人物個性的設計——但是演女主的演員總是看起來很無神,但她又不是要表達一個厭世的人,總之就是看起來「笨笨」(我認為完全是女演員沒有靈氣的問題!),不聰明的感覺是和她演她閨蜜的黑人演員做對比。男主角是一位玩世不恭的音樂人——其實我已經完全不記得他的角色,只看得出是沒什麼做事的有錢人,在第二季時投資餐廳,人物介紹是剛剛維基的——我這樣講很沒創意,男主角給我的感覺也是很呆、沒靈氣,所以之前網路上討論他身材多棒,我絲毫沒有一點感覺。又不是在現實中沒看過肌肉男。

然後是我追完的英國迷你影集《禁忌痴戀》。這齣戲的情節是一位名醫威廉和他兒子的女朋友(安娜)大談婚外情,威廉的老婆是律師、家族有政治背景,岳父正在努力將名醫鋪政治路;兒子是醫學系的學生和年紀比自己大很多(可能25和35歲)的公務員安娜談戀愛。安娜在即將與男友父母見面前的一場社交場合下主動搭訕男友的爸爸威廉,當時威廉還不知道安娜是誰,搞曖昧要對方餵她吃橄欖。見面之後又莫名其妙地發展出婚外情⋯⋯從之後劇情發展得知安娜喜歡這種禁忌愛情的刺激,但我一直沒看明白她起初勾引威廉的原因,本來以為會是一場政治陰謀論,畢竟前面在鋪陳岳父想讓威廉從政、安娜又是在政府部門上班,而且一副很有心機的樣子,結論卻只是因為她喜歡玩這種色情遊戲?威廉得知兒子要結婚也不收手,完全被安娜迷住還越發執著,從肉體發展為愛情,只是他單方面的。

我就是很想吐槽劇情中一直想營造出安娜很有魅力的樣子,從一開始她想勾引威廉的樣子,就讓我覺得說服力不高。我真的辭窮,為什麼我看每個人都不是很有吸引力?而威廉確實是一位很有魅力的中年男。
然後是前兩天看了一點點的《柏傑頓家族前傳:夏洛特王后》。雖然是把《 柏傑頓家族》前兩季當作消遣隨意看,臺詞說一個人明豔動人而我看不出來時(一直認定在搞笑),就當成是英國人的審美觀和我不同,也沒什麼好吐槽的⋯⋯但是新的《夏洛特王后》讓我完全無法接受——我知道看這齣戲有其他的細節,例如:衣著、佈景、床戲、對婚姻和愛情的認知⋯⋯等等,被有些人說得劇情跨越時空的值得探討——但我認為終究是個言情劇。前傳中,夏洛特王后和丹柏利夫人年輕時的人物設定總讓我覺得和後來不太有關聯,根本是瞎扯,我認為前傳中兩位年輕時的個性都很可愛與友好,但是一、二季中的角色都沒有讓我欣賞的。
但話說前面也不是認真追,可能是我記錯他們的形象。根據前兩季的劇情,我認為王后像一個魁儡,唯一只在乎社交季八卦,穿著也很誇張而愚蠢,還有整個表情都是在搞笑吧?這也是我之前認為不需要吐槽的原因,沒有必要吐槽搞笑劇。而丹柏利夫人就是一個自以為有智慧的老婦人,可是他的表情總是意有所指(?)但我最不喜歡刻意強調有色人種這件事。
以下也是我隨意的筆記。
多梅尼科·斯塔爾諾內的《鞋帶》是一部從三個不同視角討論一段婚姻的小說,第一部是從妻子被丈夫背叛的當下寄給丈夫的信,只有單方面的信件。先是憤怒但在其中又會有努力理解;試圖想要挽回,但一直沒收到回信;放狠話威脅又想著要理解⋯⋯是以一個六零年代被知識份子丈夫拋下的傳統女性視角(我沒資格這樣說,但至少能說服我相信),她想告訴丈夫自己並不是一個無法接受不貞的人,她也可以是一個新時代的女性,不將婚姻看得很重。
第二部是從丈夫「當下」的角度,七十多歲的老人回想起自己四十年前的外遇經過(顯然是這兩位後來已經復合了)真的渣到很徹底,我一直覺得沒必要原諒出軌的人是因為我相信沒人會自覺認錯而回頭,不是被發現(或害怕被發現)就是評估線時候自知無法生存,還有更多時候是被另一個人拋棄後才回頭。《鞋帶》中的丈夫原本只想嘗試一個季節的戀情,在大學教書的三十出頭男教授和十九歲的女學生談戀愛,他只是想追求一種新型的戀愛關係,自以為知識份子不被婚姻所束縛——很有《那不勒斯故事》中的人物想要營造符合自己人設的即視感——後來他發現自己真的愛上對方,但也不是不愛家人,然後就拖了好幾年不回妻子的信。
說到《那不勒斯故事》,這本小說發生的時空背景和人物設定和《那不勒斯故事》很接近,難免會互相比較,據說有人猜測兩位作者是夫妻,但是《那不勒斯故事》作者就已經很明確表達不想露面⋯⋯
第三部是由他們兩人四十多歲的女兒的視角敘述小時候父親離家出走、母親的瘋狂和哥哥的多情敏感,父親回歸家庭後偽裝出的和諧的回憶,其中也揭露了父母隱藏的秘密⋯⋯情節發展不是很重要,讓我驚豔的是(不是要自以為用此詞,是剛吃藥還在詞窮中)作者敘述三種不同的角度的同時又讓現在發生的事情持續進行,很能「可視化」的文字。讀這本書的樂趣比前面三個影集強太多了。
又不小心寫太多廢話,本來是在候診的時候寫了前兩個影集,後來又想到還有想吐槽的。前兩個月一直省得吃安眠藥,但到最近一週已經完全無法自己睡著了,今天和醫師確認是可以每天吃的,希望一陣子後不用再吃藥。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