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指揮帝王」,卡拉揚(下)

「記住我的話吧:這個人(卡拉揚)將會在往後25年裡給音樂世界留下屬於他自己的銘記。」,薩巴塔(Victor De Sabata),義大利指揮家,卡拉揚亦師亦友的前輩。

寫在前面:

不敢妄稱自己是古典音樂的名盤行家或資深樂迷,但從小學開始接觸由英國Decca所出版的「古典之門」錄音帶,直到中學時拿零用錢逐一購入音質不佳但內容包羅萬象的NAXOS與Decca國際中文版古典樂CD,進而在大學期間有點迷信地追逐所謂的DG(德意志留聲機唱片)版「企鵝三星帶花」不朽大碟…或許自己曾經是如此天真浪漫(哈哈!),深深著迷與沉溺在管絃樂或聲樂藝術所交融的華麗音樂饗宴之中,但這些天籟之音,無論是歌劇或交響曲,乃至於是宗教聖樂,幾乎都無法遺漏「指揮帝王」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的身影…


「記住我的話吧:這個人(卡拉揚)將會在往後25年裡給音樂世界留下屬於他自己的銘記。」

,薩巴塔(Victor De Sabata),義大利指揮家,卡拉揚亦師亦友的前輩。

(承上文)就在德國分裂成東、西德前夕,西元1948年起,卡拉揚與「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攜手合作,正式敲定了巡迴歐陸演出的年度計畫;而卡拉揚也跟李格的牽手:知名女高音舒瓦茲柯芙女士(Elisabeth Schwarzkopf)等聲樂家們共同錄製了多部經典的歌劇全本錄音。自知機會得來不易的卡拉揚,把握住曝光時機,更積極釋放出如公羊衝刺一般的熱忱,選擇成為忙碌的「空中飛人」,陸續參與了多場國際音樂節的壓軸演出…

西元二十世紀五零年代,由於幾位生於上一世紀(西元十九世紀)的指揮大師們紛紛老邁凋零,跨入不惑之年的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的名字也逐漸變成當時古典音樂界裡最為重要的中堅力量…而「古典天團」的接棒與傳承,尤其是「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接班問題也悄悄浮上檯面…

此時此刻的卡拉揚,展現了他高人一等,不同於平凡藝術家的經營手腕,透過之前與各大樂團間的密切合作關係,讓其在團員們的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更在西元1954年間,獲得了愛樂團員們的高票支持,擊退了後任的四位可敬競爭對手,正式接下了號稱「世界第一交響樂團」柏林愛樂的首席指揮家寶座!

「老王駕崩,新主萬歲。」(Le roi est mort, vive le roi.),從落魄時期的馬鈴薯度日,到攀上古典樂舞台的巔峰,不到十年的光陰,卡拉揚隻手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雖然這個時候,想當然爾,昔日做為納粹黨員的疑慮與顧忌,再次被歐洲和美國的八卦媒體踢爆與渲染,但在西德政府的出面支持與各國藝文界人士的背書之下,卡拉揚順利擺脫了這個陰影,也隨即展開了巡迴…嗯…橫掃世界之旅!

「我不談政治,我只是作為一位『音樂家』來到這裡(美國)。」

首次成功帶團(柏林愛樂)美國之旅後,西元1956年,卡拉揚獲聘出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藝術總監;接著,他成為了維也納歌唱協會的終身指導指揮、米蘭史卡拉歌劇院首席指揮,後來一連接下好幾個歐洲主要大樂團音樂顧問與督導的職務,也包括了法國巴黎管絃樂團等。

樂界…好事者們看他一年四季跑來跑去,幾乎沒有休息的空檔,交響曲錄音、歐洲巡演、歌劇錄影、亞洲巡演,因此給了他一個很厲害(卻有點酸)的封號:

「歐洲總指揮」

但卡拉揚不以為意,反而相當自豪地留下了一句(很像政治家)名言:

「哪裡需要我,我就會過去!」

除了定期的音樂會與簽約錄音演出之外,隨著科技的進步,熱愛新事物的卡拉揚也是史上第一個將古典音樂導入先進影音技術與錄影統合的指揮名家,不只率先採用了立體聲錄音技術、彩色錄影科技,甚至以指揮、導演與製作人的三重身分,執導了歌劇的電影化!好友們您知道嗎?他可也是第一位參與CD研發與錄音的指揮家喔。

意氣風發、獨霸樂壇,捨我其誰?加上西元1967年創立專屬的個人音樂節「薩爾斯堡復活節音樂節」(Salzburger Osterfestspiele),重新定義了歐洲「維也納愛樂是夏季音樂節的駐場樂團」,而「柏林愛樂乃作為復活音樂節的看家樂團」之鐵律,如果說卡拉揚等於古典音樂,我想沒幾個人會舉手反對吧。(就算心裡很不是滋味。)

縱橫古典樂近30年,留下了眾多無與倫比、數目亦十分可觀的重量級名盤之後,進入西元二十世紀八零年代,卡拉揚的身體健康開始出現惡化,心臟跟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更不斷相繼困擾著他。除此之外,與柏林愛樂團員之間也產生了世代溝通上的衝突,並且願演越烈…尤其在新任團員的聘任上,女性單簧管樂手梅耶(Sabine Meyer)的否決案,作為「老卡御用天團」裡的第一位女性成員,卡拉揚吞下了恥辱性的一敗!

雖然說,他老人家還是馬不停蹄地奔走世界各地,參與各大音樂節的演出,也跟柏林愛樂妥協,但是大家都已經發現,昔日的「指揮帝王」真的已經老了!

西元1987年的1月 1日,卡拉揚以德高望重、無人匹敵的身分,登台指揮了他職業生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西元1988年,各大唱片公司陸續發行慶祝「老卡」80歲大壽的紀念版CD…

西元1988年,卡拉揚最後一次率領柏林愛樂前往日本舉行公演,在這個極度風靡卡拉揚…簡直把「KARAJAN」給神格化與偶像化的古典樂發燒國度,他生涯總共造訪了11次之多。

西元1989年4月24日,卡拉揚以身體無法繼續負荷繁重工作的因素,正式辭去柏林愛樂的所有職位,結束了雙方三十餘年來的合作關係。

西元1989年7月16日,卡拉揚在自宅與好朋友,也是日本新力(Sony)時任總裁大賀典雄討論新開發錄音技術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胸口悶悶的,於是請大賀替他倒了一杯水。結果沒想到水一喝完,卡拉揚轉身跟大賀說了一句:

「自己感覺好了一點…」

就這樣一聲不響,讓人相當錯愕地,卡拉揚倒在了大賀的身旁…輝煌燦爛與不平凡的指揮人生,在此刻劃下了完美(無憾?)的休止符,享壽81歲!


毫無疑義的,在卡拉揚全盛時期底下,全球古典樂界也明顯出現了一批「反」卡拉揚的樂迷,認為其指揮風格與經營手段太過於矯情與商業化,更自我包裝、異業行銷,簡直把古典音樂當成是自己的王國在經營…

但誠如音樂學權威《新葛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中如此評論著卡拉揚的藝術成就:

「(…即使有些不了解的人批評卡拉揚),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後30年,沒有別的指揮家能夠在音響和織體上比他發揮出過大的影響力!」

在音樂之外,

除了在音樂領域享有崇高的地位外,卡拉揚也是當時一位頗負盛名的冒險玩家,在追逐速度的競技世界裡,舉凡冰上活動、汽車、快艇與輕型飛機,他可以說是樣樣精通!甚至在高齡80歲的時候還拿到了小型噴射飛機與直升機的駕駛執照哩。

此外,他也是一名狂熱的汽車收藏家,世上所有的一流品牌好車,卡拉揚幾乎通通都有收藏,加上他的駕駛技術十分優異,甚至還被幾位賽車界友人讚譽是一名可隨時下場比賽的準職業賽車手呢!值得一提的是,他人生中最後一部所持有的名駒,正是德國保時捷(Porsche)的經典超跑959!車身顏色甚至還是紅色的呢!


尾聲:

話說有一天,三個當代最偉大的指揮家:貝姆(Karl Böhm,1894-1981)、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以及卡拉揚聚在一起聊天,這年紀最大的貝姆首先開口說道:

「我一輩子都傾心研究莫札特的曲目,就好像是那中古世紀的修士,不眠不休地研究《聖經》內容一樣,將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上帝。」

這時,伯恩斯坦接續說:

「嗯,每當我上台指揮宗教樂曲時,我總感受到那神聖的上帝牽起了我的手,在指引我該如何完美地詮釋樂曲,並且祂還告訴我,此時的旋律有多麼的神聖莊嚴…」

突然間,默默坐在一旁的卡拉揚,慢條斯理回了一句話:

「我什麼時候告訴過你了?」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de.wikipedia.org/wiki/Herbert_von_Karaj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rbert_von_Karaja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