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用最無聊的名字,打造最偉大的英雄~

男主角的基本人設:「38歲」(據說生日是11月11日,天蠍座),沉悶、無趣、冷酷、瘦弱,183公分的黑髮,臉上帶些陰暗,是缺乏家庭溫暖的孤兒,有過量的菸癮,不好不壞的個性,但風流倜儻、身手超凡;可除此之外,佛萊明更想選用一個簡短無贅音,「盎克魯薩克遜式」的純雄性化姓名……

「一回是偶然、兩回乃湊巧,可第三回……就是敵人的行動了!」

自大又浪漫、危險又天真:伊恩.佛萊明(Ian Lancaster Fleming,1908-1964),5月28日知名壽星。

James Bond,組織代號「007」的英國特務,文學評論家眼中自負、冷酷、欠缺同理心,言談中更充斥著性暗示與歧視意味的小說虛構人物,卻也是無數讀者所敬佩(羨慕?),保有英倫老派情懷、在鎗林彈雨間依舊浪漫到無藥可救的現代騎士,更是同名電影系列裡屢次拯救世界、消滅惡黨的傳奇英雄……但所有冒險壯闊的諜報人生,其實都始於佛萊明的筆下。

但不說您可能不知道,伊恩.佛萊明的工作背景,人如其書,是的,《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女王密使),正是不折不扣的「情報員」。

(老師請下音樂!)

佛萊明出生於英國倫敦的富裕街區「梅菲爾」(Mayfair),父親Valentine(1882 - 1917)乃於西元1910年到1917年間擔任國會(下議院)議員,但不幸在一戰法國前線為國捐軀;而佛萊明在「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就讀期間,雖說學科成績不甚出色,但無論是體育場上的表現或校內刊物的編輯,他可是毫不僥倖地叱吒風雲,更吸引不少為其著迷的女孩子。當然,雙子宮與生俱來的傲氣與叛逆,惹來了校長明顯的不悅,佛萊明被迫提前離開了伊頓……但西元1927年的染上淋病,則又讓他黯然道別了「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Royal Military College)。

往後的六年光陰,佛萊明曾短暫地在母親的介入下,進入路透社(Reuters)服務,受派到莫斯科,也為銀行與證券公司效勞過,但這與他想立志作為專職外交官的夢想始終有著一段距離,而且不管怎麼努力,就算在私人補習學校加強相關學識,他還是無法通過競爭激烈的外交官考試!

「我不會浪費時間來試著延長時間!」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烽火被希特勒的野心所點燃,歐洲大陸整個陷入詭譎多變的態勢之際,佛萊明此刻靈機一動,不再執著於使節美夢的幻滅與糾結,轉而大膽投向「英國海軍情報部」(Naval Intelligence Division),也就是地下秘密情報工作局的懷抱……

西元1939年8月,佛萊明以「暗黑外交官」之姿,正式參與了「看不見煙硝」的敵後偵查與蒐集工作,代號「17F」,在海軍總部極為機密的「39號房間」(Room 39)裡坐鎮操盤,並從中尉助理逐步升任至獨當一面的作戰指揮官!同時在長官葛佛雷(John Henry Godfrey)的信任與託付之下,佛萊明還銜命主持了一項秘密情報作戰計畫,《黃金眼》(Operation Goldeneye)…是的,Goldeneye!

葛佛雷,在佛萊明後來的書寫宇宙裡,只用一個英文字母來代替:M
John Henry Godfrey

《黃金眼》計畫的設置,主要是在西元1941年2月中旬,英國為確保地中海轄區內的軍事利益得以持續掌握,也為求監視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將軍(Francisco Franco,1892-1975)是否有倒向德國為首之「軸心國」的意圖,更避免造成英、美盟軍在大西洋作戰上的壓力,所以佛萊明以外交特使的身分進入直布羅陀(Gibraltar),並透過正式使節掩護的方式,開始和派至西國首都馬德里的皇家海軍軍官們保持聯繫,逐一佈下層層諜報網,他還利用當地人脈的引薦與大量金錢賄賂,廣泛收集納粹帝國與法西斯義大利在伊比利半島上的軍事部屬與人員調動。

後來佛萊明見時機成熟,決定開放權限,讓美國中情局(CIA)一同加入情蒐作業,讓同盟國得以擬定有關北非跟地中海一帶的作戰方針,希望能有效維持著伊比利半島與北非沿岸的防禦優勢。

時序來到了西元1943年8月,英美聯軍合攻北非軸心國佔領區的「火炬行動」(Operation Torch)贏得最後勝利,西班牙此時也明示表態幾無可能投靠軸心國陣營之下,伴隨德國失去控制地中海航道,《Operation Goldeneye》圓滿落幕。

西元1944年8月,佛萊明以籌組特殊情報突擊隊「30AU」(包括後來「諾曼地登陸」的情蒐)的寶貴經驗,整合要素並提升層級,培訓出新一代的菁英特種部隊「T-Force」,旨在聯軍收復或攻陷主要城市、港口或各機關時,能迅速且機動性的保護、收編專業技術人員,歸檔關鍵性文件,尤其是敵方核子武器實驗室、天然氣研究所,和洲際火箭研發處(如德國V2火箭實驗中心),都是往後「007」小說或電影裡常出現……咳咳,都是佛萊明當時「T-Force」計劃裡的重點。

巨型火箭、致命核彈、內部奸細跟納粹主義復活,還有蘇共的威脅,佛萊明將「T-Force」所見所聞一一化作文字:《太空城》(Moonraker),Where are you? Why do you hide?

西元1945年5月,歐陸的煉獄戰事,在希特勒的飲彈自盡中終告落幕;佛萊明也圓滿完成任務,從情報單位光榮退役,帶著豐厚且優渥的退休金復員。很快的,佛萊明獲聘為「Kemsley」國際報業集團的經理,負責全球各區編輯們的通訊聯絡事項。懂得談判(?)的他,當年額外爭取到了每年高達三個月(!)的年假,得以前往中美洲牙買加(Jamaica)避寒,遠離倫敦的大霧、冰雨和嚴冬。

曾經參加過西元1942年二戰英美特務高峰會議,而與牙買加結下不解之緣的佛萊明,在當地的東北方興建了一座私人別墅,特意將其命名為「Goldeneye」;而悠閒自在,享受承平日子的時間底下,他決定以親身擔任過情報員的工作經驗,加上天馬行空的幻想,用每天兩千字的進度,提筆投入寫作的行列,那時,是西元1952年的2月……

男主角的基本人設:「38歲」(據說生日是11月11日,天蠍座),沉悶、無趣、冷酷、瘦弱,183公分的黑髮,臉上帶些陰暗,是缺乏家庭溫暖的孤兒,有過量的菸癮,不好不壞的個性,但風流倜儻、身手超凡;可除此之外,佛萊明更想選用一個簡短無贅音,「盎克魯薩克遜式」的純雄性化姓名……看著他的書架,

「當我為我的故事主角取名時,我認為上帝……『James Bond』是我聽過最無聊的名字。」

James Bond,本尊

James Bond、James Bond,兩秒就可讀完。作為業餘愛鳥、賞鳥者之一,佛萊明的書架上有一本美籍鳥類學者,西印度群島鳥類研究權威James Bond(1900 - 1989)的鳥類指南!那一刻,從特務變成特務小說家,佛萊明,開啟了擁有「Licence to Kill」(《殺人執照》),James Bond的冒險生涯!

「Fine with it.」,James Bond本尊知道自己的名字James Bond將成為小說主人翁時的回應。

西元1953年,佛萊明推出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這本起初讓報刊編輯們興趣缺缺的諜報小說,內容乃融入了特務異於常人的愛恨情仇,以及美蘇冷戰時期情報組織的爾虞我詐。當然,佛萊明前半生的經歷,女人、名車、橋牌、美食與酒精,毫不遮掩的寫入,更是反映出情報員高風險職業下,虛實兩面,或許沒有明天的生活品味。

在說服出版社允諾上市,封面還是佛萊明自己設計完稿後,新書隨即引來英國讀者的矚目,後續更馬上進行了「三刷」的動作,以滿足廣大的預購訂單。

那為何James Bond的代號是007?不是001或008呢?

主要是在一戰時期,有一封經過多重加密,鼓吹德墨(墨西哥)結盟以對抗美國的電報《Zimmermann-Depesche》,意外遭到了英國情報單位的破解,除了打破德國素來堅實不摧的密語之外,也讓美國首肯加入戰局;而這份文件的編碼為「0075」,也成為了佛萊明筆下007情報員的由來。

double-O-seven,沒有ZERO……對了《金鎗人》裡頭的反派「史卡拉曼加」(Francisco Scaramanga),還有「惡魔黨」(SPECTRE)的一號(No.1)「布洛菲爾德」(Ernst Stavro Blofeld),兩個奸角匪徒的命名由來,據信都是佛萊明伊頓公學時曾交惡的同學。

所以,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跟作家交惡(咦?)

從《皇家夜總會》,到西元1964年8月佛萊明因心臟病逝世,留下《Octopussy and The Living Daylights》(《八爪女》跟《黎明生機》)為止,他總共寫作了以James Bond為主角的14部小說……共計有12部長篇以及2部短篇故事集。其中像前述各作與《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等,後續都被改編搬上大螢幕,也讓James Bond成為影壇長青傳奇,更是「內褲外穿」、「冷凍復活」的漫畫英雄當道之餘,比較像「正常人」的超級英雄吧?

值得一提的是,發表於西元1957年4月,合計253頁長篇作品《From Russia, with Love》,改編自當時的外交真實事件,主題圍繞於蘇聯解碼器與美女解碼員,場景更開拔來到了土耳其伊斯坦堡(Istanbul)和名聞天下的「東方特快車」(Orient Express),不只情節動人,故事張力更是讓人屏息緊張,後來堂堂進入了英國出版界有史以來最暢銷著作的前二十強呢!


尾聲:

「調情戲碼、情色鏡頭太明目張膽了吧?」

西元二十世紀六零年代初期,好萊塢主流片商看到佛萊明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劇本時的反應,當時他們認為故事內容太暴力、低俗又太英式風格,歷經討價還價,四位一線導演拒絕接拍後,只給了110萬美元的製片費,配上一個統包所有的音效剪輯;美術編輯的預算不到100萬台幣,辦公室的場景用畫的,水族箱則是用相片素材予以放大……

主角,嗯,應該是製片團隊心中排行「第五順位」的男演員,本來也興趣缺缺,志在電視劇,但想說自己才30歲出頭,電影萬一演「壞」了,還有機會可以再賭一把,所以允諾加入劇組……

最終,5,950萬美元的票房回收,加上寄給史恩爺(Sir Thomas Sean Connery)的無數粉絲或仰慕者來信,電影,成功了!直到今天,依然是不朽中的不朽,《Dr. No》,第七號情報員!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an_Flem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James_Bond_novels_and_short_stories

https://robbreport.com/shelter/auctions/letters-from-james-bond-creator-ian-fleming-to-his-wife-chart-007s-evolution-2880324/

https://literary007.com/2015/06/10/the-real-james-bond-and-birds-of-the-west-indies/

https://www.goldeneye.com/the-story-of-goldeneye/

https://objectiveobserver.org/2018/01/24/2018-01-24-world-war-ii-and-britains-changed-exploitation-of-gibraltar/

https://www.readerslane.com/reviews-title/from-russia-with-love/

https://privatebanking.bnpparibas.it/content/bnlpb/it/it/youmanist/magazine/cultura/ian-fleming-007.html

https://www.ianfleming.com/the-legacy-of-a-very-interesting-war/

https://voxsartoria.com/post/41807346471/the-conduit-cut-anthony-sinclair-for-se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r._No_(film)

https://www.readersdigest.ca/culture/james-bond-books-ranke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