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牌桌上的獅子王。
寫在前面: 馬特市(Matters)對我而言,無論是多麼強調高科技或去中心化,以Web 3.0的自媒體先行者自居,在部分有心人士的眼中,就是一個虛擬的政治性平台,不是顏色光譜或黨派意識、支持建制或崇尚民主,充其量就是一個政治群體,換言之,來自不特定網路的攻擊跟破壞只會日漸增加……因為西元二十一世紀的戰爭,是沒有煙硝味的。
不知道是胡亂瞎說還是肺腑之言,「人生就像打麻將(雀)」,不論是台灣麻將、廣東十三張,亦或是國標麻將,坐上方桌,捉對廝殺,不外乎就是等候時機吃牌、碰牌或槓牌;籌碼多的底就大,資本少的底就小,摸幾圈下來,輸少就是勝多,也就是少放槍,多胡牌,又幸運者莫過於「自摸」……閒暇風雅之餘又可收點外快……但務必謹記在心的是牌品和手氣,小賭怡情?見好就收?莫忘貪字乃萬惡根源,一個「天胡」或「九蓮寶燈」,說不定其實是閻王差小鬼捎來的請帖呢。

凱因斯(John Keynes)、卡夫卡(Franz Kafka)、汪精衛與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足以撼動,也著實改變中外近代史軌跡的西元1883年(梯次)生四大壽星,一旦齊聚搭上牌桌,談笑風生的方城交鋒,誰才會是最後的贏家呢?
信仰「法西斯主義」(Fascism),一度官拜義大利「最高帝國元帥」(Primo maresciallo dell'Impero)的墨氏,7月29日出生的他,作為四人中當之無愧的「獅子王」,今日或許評價全然是一面倒的醜陋不堪,但名列西元二十世紀百大風雲政治人物之林,更以獨裁者之姿隻手將義國帶向世界大戰的頭號戰犯,墨索里尼的起落人生,正是人生如麻將般的寫照......
『唯有鮮血,才得以推動歷史的巨輪!』
7月29日知名壽星:「Il Duce」(The Leader)墨索里尼(1883-1945)
墨氏生長在昔日義大利王國北部的普雷達皮奧(Predappio),父親是一名支持無政府與無神論主義的底層鐵匠,母親則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也是當地的小學老師;打從學生時代,墨索里尼就深深受到父親身教(或言教)的影響,積極投入於反抗體制、階級鬥爭的行列,多次在校園中發起反威權運動,可說是校方眼中的頭痛人物……
離開學校之後,墨索里尼順利考取到了小學教師的資格,但才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卻因行為不檢、屢勸不聽,被依有違師道人品的理由開除!正當其謀生陷入困境時,一個僥倖的機緣下,墨氏被引薦到工會擔任秘書,並加入當時崛起的社會公民(覺青?)活動,即使遇到警方偶爾叨擾的「查水表」,但他絲毫沒有鬆懈,更進一步跨足新聞媒體業,藉由發表許多抵制羅馬公教與義國皇室的偏激性文章,一步步走上了專職黨政記者和政壇之路。
也許相較於務實者,投機的個性比較容易出人頭地吧(咦?)……
因為就在西元二十世紀一零年代中葉,墨氏個人的政治光譜,原本是抱持著極左派的立場,但一下子忽然轉向,來個十八拐的髮夾彎後,居然倒往了極右派主義……
有個歷史八卦曾說道,英國政府當時看中了墨氏的才氣跟文筆,私下給予金錢「抖內」(奧援),希望他用報紙上的論述來彰顯投入戰爭的優點,並呼籲義大利王國能全力投入作戰,以便讓義大利和英國等協約國陣營得以聯手好擊敗難纏的德國和其同盟國!故懷有濃厚左派思維,徹底反對參戰,亦抗議他國勢力干涉的他,才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完全顛覆原先左傾(社會主義)的立場,並親自創辦了極端右傾的報刊《Il Popolo d'Italia》(義大利人民報)!
到了西元1918年11月,一戰黯然劃下句點,但對外以戰勝國自居的義大利,此刻竟無法從戰後的「巴黎和會」來獲取任何好處,反倒因投入太多戰爭資金而無法有效回收,更導致國家經濟陷入了嚴重的衰退,更別提義國軍民的慘重傷亡……在此矛盾態勢下,看見自己的「市場機會」(順風牌)終於降臨的墨索里尼,決定於西元1921年時,憑著不到40歲的年紀,親自組織了「國家法西斯黨」(Partito Nazionale Fascista)!
委靡不振、一片死水的義大利境內,墨索里尼以復興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等口號來作為宣傳訴求,強烈吸引了飽受戰爭所害的中產階級、傳統地主與資本家,並逐步獲得了其無條件的力挺跟支持!
隔年,一個「不可思議」的理由被搬上義國的政治檯面……墨索里尼主張國會選舉時由於法西斯黨獲取的席次過少,無法取得議事主導權來推動國政改造,故經由夥伴媒體的煽動和號召(誰說媒體是中立的?),死忠支持者(墨粉!)們齊心穿起黑衣黑褲,推舉墨氏用黑衫軍(Camicie Nere)總指揮的角色,發動一場「向羅馬進軍」(Marcia su Roma)的準政變行動!


選舉致勝的秘密,嗯哼,就是贏對手一票!可輸了就是輸了,得票數相對落後就是輸了,但這一個簡單不過的小學生算數,居然在墨氏的精心推演下,演變成空前絕後的奪權算計!在傳媒、保守派政界、商界與軍隊等多方陣營的助陣跟護航下,墨索里尼進軍羅馬的無賴行為居然被合理化、神聖化,更逼迫義大利時任國王伊曼紐三世(Vittorio Emanuele III,1869-1947)把總理撤換掉,同意讓墨索里尼違反憲法精神,捨棄民主,登上國家總理大位!
「和平是荒謬的,或者更確切地說,這只是戰爭的停頓。」
宛如潘朵拉的寶盒,墨索里尼就此長達20年的獨夫生涯,此刻正式揭開了序幕!
西元1923年至1924年間,由於伊曼紐三世顧慮自己會淪落跟其他君主制國家(如沙皇俄國)一樣,被左派(社會主義)人士用武力推翻,故為保全自身皇室利益,轉而大力支持墨索里尼與其領導的國家法西斯黨;國王並允諾墨氏,同意授權修改《選舉罷免法》,此舉也讓法西斯黨員在民主大選中取得法律予以保障的絕對多數席次!到了西元1925年時,國家法西斯黨依法落實一黨專政,也躍居為義大利國內唯一合法的政黨……墨索里尼一手掌握了國家行政機器的最高主導權,而伊曼紐三世則變成有名無實,單純接待外賓和用印的傀儡圖章!

執政初期,墨索里尼繳出了一張令人拍手叫好的施政成績單,除了鐵腕要求火車務必準點外,亦推動新一輪的經改政策,將許多營運不彰的私人企業收歸國有化,執行重要公共建設,增加與提升企業產能,更有效減低失業率。此外,墨氏也投入大量心力來改善治安,尤其掃蕩本土「黑手黨」魚肉鄉民的作法,更是讓許多老百姓直呼選對了人!
「『民主』在理論上是極其美麗的;可是在實踐中卻是一個嚴重的謬誤。有一天,你會在美國見證到這一點。」
不同於每次上台演說時都慷慨激昂的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獅子王」墨索里尼絕不是以動作、姿態取勝,而是以質量、內涵為主,舉凡哲學、藝術或是歷史,他都能夠暢談自如,言之有物,也堪稱是當年西方政壇難得飽讀詩書又具獨特魅力的演說家……
「戰爭之於男人就像母性之於女人。從哲學和教義的角度來看,我不相信永久的和平。」
如此才華,宛如腦中玄機用不盡、掌握文武半邊天,墨索里尼的異性緣自然不在話下,私生活更是多采多姿,而且在繁忙的公務之外,墨氏也熱衷於追求速度感的賽車活動,除大力扶持國內汽車工業,更支持義大利母國車廠參加世界頂尖汽車賽事。當時他所鍾情的坐駕,毫無懸念,正是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呢!

初嚐施政甜頭與支持度紅利時,義大利國內其實亦存在著不小的通膨問題,產業結構老化的隱憂也尚未獲得充分解決,但在當年西方主流觀察家跟政治人物的眼中,墨索里尼堪稱是歐洲大陸新一代的領導人典範,有些學者甚至還尊他是義大利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絲毫不遜色於凱撒或奧古斯都大帝呢!
「Il Duce」由盛轉衰的轉折,應當就在西元1935年吧……
墨氏與剛取得絕對執政權不久的希特勒,展開多次官方與私下的會晤與接觸,兩國政府也和睦地簽署了幾項合作協定,但此時一股醞藏心底,意圖打造古羅馬帝國的無上野心,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西元二十世紀三零年代後半,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後不久,看著納粹血洗波蘭、捷克,墨索里尼對外始終保持著中立的態勢。他目光所及之處,其實是已經入手,劃入義國殖民地與託管區的北非及巴爾幹半島南端,剛好等於昔日古羅馬帝國的疆域範圍。依照墨索里尼的說法,法西斯義大利根本正眼不瞧其他亞洲(遠東)或南美洲呢!
西元1940年年中,看見希特勒對法國全面性的作戰勝利,接下來更有機會挺進整個北歐或英倫三島,因此墨索里尼判斷,這場戰爭如無意外,應該在一年之內就會落幕,納粹勢必將一統中、北歐江山,所以他理應冰雪聰明地做出選擇,投入準戰勝國陣營,好增加日後說話和均分物產資源的份量……故墨氏決議放棄中立態勢,宣告要對法、英等國作戰,後來更於西元1940年9月27日時,與德、日共同組成了「三國軸心」!期盼能一舉擊潰漸趨弱勢的同盟國陣營,迎接凱旋的到來!

「贏了!我們即將獲勝,最終替義大利、歐洲大陸,乃至於全世界帶來長期的和平與正義。」
戴上鮮花桂冠,磅礡大軍榮返羅馬的劇本,兩千年前已在凱撒的身上發生過,但墨索里尼手上的那副「九蓮寶燈」呢?
戰事的發展如山巔的暴雪般瞬息萬變,更可說是超乎想像,隨著歐洲平原戰場意外的陷入僵持,再加上日本帝國發動珍珠港奇襲後,美國於悲憤之下的強力動員跟反撲,延燒五大洲的武裝衝突出現了難以預料的轉折,連帶也讓義大利在北非統治區的聲勢悄悄浮出了危機!

西元1943年5月,德、義軸心國在北非突尼西亞戰役的失利,讓墨氏失去戰場的主導權,也讓一路被壓著打的盟軍士氣大振,展開後續大規模的反擊行動!
同年的7月9日,同盟國裡的美、英與加拿大三國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發起了奇襲登陸戰,並成功收復地中海戰略據點,此舉也再度痛擊在國內人氣下滑,百姓開始不信任其作為的墨索里尼;
7月25日,墨氏在強大輿論抨擊中,經由法西斯黨最高會議的投票,以0票贊成、18票反對,被迫交出了雄踞多年的總理大位!隔日,墨索里尼遭指控違反多項叛國或貪瀆罪名,被國民憲兵隊予以逮捕,並將其押往大薩索峰(Gran Sasso d'Italia)的別墅進行軟禁。
得知親密盟友被囚的希特勒,為彰顯友誼,也決心不讓義國軍力在危急之際倒戈,隨即在9月13日時派出精銳特種部隊前往營救,這也就是二戰中相當知名的「橡樹行動」(Unternehmen Eiche)!突擊計畫進行十分順利,德軍很快就把墨索里尼救了出來……

墨、希兩人在德國進行短暫的層峰級會面,希特勒期盼好友能東山再起,有朝一日再回羅馬,所以扶植墨氏在德軍位於義北的佔領區裡另外成立了新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Repubblica Sociale Italiana),定都薩羅(Salò),由墨索里尼自任最高元首兼外長,繼續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與南方的義大利王國相抗衡,墨氏同時更嚴詞砲轟伊曼紐三世已是無恥的叛徒!
可能已屈居為希特勒「爪牙」而不自知的墨氏,方親身經歷被拔除總理大位,遭黨內政治夥伴(包括自家女婿)背叛的苦果,所以即使完成了第二版的自傳《我的興衰》(My Rise And Fall),談述自己由羅馬到薩羅的心路歷程,但在受控於納粹間接的指導跟管轄之下,他改以越發殘暴的手段來治理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根據歷史學家的統計,在納粹的協助下,墨氏著手興建多個集中營,除跟隨希特勒一同迫害猶太人外,後來連自己的法西斯黨員都不放過,只要有任何反對他的雜音或意見,下場通通就是死路一條!當中更包含了「法西斯四巨頭」(quattuorviri;四人組)裡的陸軍元帥德博諾(Emilio De Bono)以及墨氏的女婿齊亞諾(Galeazzo Ciano)!估算在這段期間,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大約有72,000人被政府無故處死,更有無辜的婦女和男孩淪為軍人或政府官員強姦的對象,成為二戰歐陸最黑暗的煉獄之地!
在希特勒的「遙控」下,墨氏名義上所統治的不少區域,如愛琴海群島或的港(Trieste)等,其實已成為德軍直接進駐的納粹領土,就連遠在中國天津的義國租界,也在納粹的授意下交還給汪精衛治理。
面臨一連串外交跟內政上的喪權辱國與迫害虐殺,當地民眾終於忍無可忍,私下組織民間游擊隊,並透過社會主義派志士的軍備奧援中,逐步取得對共和國的反抗優勢;禍不單行(老天有眼!)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又面臨著德軍在義國佈下的古斯塔夫防線(Gustav Line)遭到盟軍的突破!同盟國大軍甚至一鼓作氣,在西元1944年的6月4日時順利占領羅馬,完全掌握了南義和地中海一帶。
又經由法國「諾曼地登陸」後連番傳來的捷報,到了西元1945年4月,美國為首的盟軍,以絕對優勢的陸空武力,在4月23日時進入波河(Po),展開了最終場:全面剷除義大利境內軸心國殘餘部隊的大作戰計畫。
作為墨索里尼唯一依靠的希特勒,此時也因蘇聯紅軍開拔柏林,自己瀕臨倒台階段,根本自顧不暇了!
4月25日,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宣告瓦解。
自認命不該絕的墨氏,打算在剩餘納粹軍人的幫忙下,取道中立國瑞士,接續前往同樣實行法西斯主義統治的西班牙,尋求新一波的政治庇護。
然而,
就在墨氏與情婦貝塔西(Claretta Petacci,1912-1945)啟程逃亡才不到兩天的時間,4月27日,兩人搭乘的納粹車隊在科莫湖(Como)畔被反法西斯共產黨游擊隊給逮到了!
「他的臉色看起來蠟黃,而且目光呆滯,不知道為什麼,似乎已經失明了。我察覺他完全的精疲力竭,但沒有恐懼……墨索里尼似乎完全缺乏意志,精神上可說已經死了!」,游擊隊員Lazzaro的證詞。
曾夢想建造新羅馬帝國的義大利最高元首,墨索里尼走到這裡,算是把一手好牌打壞了,人生也玩至窮途末路,當下也不再有人會派出特種部隊來營救他了!
西元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與其情婦,還有大約十餘名的前共和國內閣官員,全數遭到槍決……隔日,他們的屍體被運往米蘭洛雷托廣場(Piazzale Loreto)一旁的加油站,並用極為羞辱的方法,公開倒吊,以息廣大民怨……諷刺的是,就在8個月前,法西斯黨其實也在同一地點屠殺了15名無辜平民百姓,而且同樣也是倒吊示眾。
因緣果報,天網恢恢。

尾聲:
不知道是胡亂瞎說還是肺腑之言,「人生就像打麻將(雀)」,小民賭錢、大帥賭國,方桌或沙場,輸少就是勝多,但多少人忘卻了貪字乃萬惡根源,一把「天胡」或「九蓮寶燈」擺在面前,正沾沾自喜之際,恐怕一腳已踏入萬劫不復的鬼門關。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