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重建
《小王子的領悟》番外篇.擁有
常被問及NFT到底是甚麼,卻一直苦於沒能好好解釋。別人跟我的對答一般是這樣的:「有個紀錄就說是你擁有那張JPG,事實上每個人都能用,NFT真箇荒謬,你說對不對?」「不一定這樣理解,因為…(下刪一萬字)」一分鐘後,對方嫌我扯得太遠,轉換話題。我既不是KOL,又不是YouTuber,言簡意賅不是我的專長,必須用三言兩語解釋的話,拜託不要問我。相反,我認為不先拆掉一些定見,沒法深刻理解區塊鏈相關的概念。

不是影評:Chungking Express《重慶森林》
剛接到通知,「邁向 6 月 5 日」[1] 晚上包場看電影活動,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被勒令取消。民間拍出好電影《尚未完場》「說好香港故事」,我亦略盡綿力自掏腰包推動康民活動,結果有關當局卻連市民最基本行動自由都打壓,非得讓人記著「邁向 6 月 5 日」是個特別的日子,向全世界宣告香港真的十分自由(滿分一百)。

去你的香港中央圖書館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香港公共圖書館下架大量書籍報章。除了歷史上所有《蘋果日報》被下架乃人所共知(法理基礎則是沒有人知),傳媒整理出來的下架書還包括黎智英、司徒華、尊子、區家麟、戴耀廷、吳靄儀、鄺俊宇等多人的著作,而且不見得都牽涉政見,更包括遊記、金庸評論甚至愛情小說。

週報 100 期:我為甚麼堅持寫作
這是《區塊鏈社會學》週報第 100 期,請容許我「請假一天」,不談區塊鏈,不談科技,談談寫作本身。我想透過告訴你,藉此提醒自己,我為了甚麼而寫,每週寫,一直寫。

我投資了 Substack,兼顧閱讀與社交的媒體樂土
《區塊鏈社會學週報》即將迎來 100 期,由即日起至 5 月 20 日,凡以 50 鎂訂閱一年,即送價值 37.5 鎂的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NFT 書,數量有限,送完即止。現有訂戶提前延長訂閱一年,亦可獲得同樣優惠。

關於《天工開物・栩栩如真》NFT 書,你不知道的 10 件八卦
我雖然沒甚麼文化修養,但也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分,就是董啟章先生的忠實書迷。我讀過他95% 以上的作品,如果你對他作品的豐富程度有點概念,就知道那份量真不算少。不過我還是有點慚愧,有兩三本董先生的老作品如《紀念冊》、《家課冊》等沒有讀過,做不成百分百書迷。

ChatCKX:請分別以 1、10、100、1000 字說服我收藏《天工開物・栩栩如真》NFT 書
👨🏻💻 請以 10 字說服我收藏《天工開物・栩栩如真》NFT 書 // ⚛️ 董啟章、柳廣成、張潔平、我 // 前面 9 個字就夠了
讀《逆向童謠》:一年前就預示 AI 博弈區塊鏈的推理小說
我只是非常業餘的推理小說迷,但覺得它的基本條件是結局要讓人想「割凳」,尤其是本格派推理小說。甚麼叫「割凳」?話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很多時會優先在午夜場上映測試反應,但夜貓子觀眾往往是「性情中人」,遇上不如人意的結局輕則破口大罵,重則以發洩於名貴皮椅子,割凳離場。

DHK dao-mocracy:驗證人議政工作的「making of」
如果把區塊鏈比擬為「國家」,那麼 DHK dao 就是同時兼任十份「國會議員」的工作。不算提案後得不到足夠抵押(相當於和議)付諸表決的議案,在過去一個月,十條聯邦鏈共處理 76 項議案。假如用最高標準去做,全部提案都先了解背景,部分參與討論,偶爾在 dao 內部徵集意見,工作相當繁重,更遑論在高峰時 DHK dao 曾驗證二十多條鏈,當時單是看提案已經忙不過來。

臨老入書叢 開辦 web3 出版社追尋自由
分散式出版實驗成功... 思前想後,一個成功案例只是實驗,何不開辦出版社,聯合出色的作家、重要的作品,實踐更多成功案例?對於文化白紙如我,這條路注定難行,幸好我找到最強的搭檔 Matters 和飛地書店的創辦人張潔平,彌補我的不足,實踐分散式出版典範,以 NFT 書實現數位擁有和內容永續。

web3 的核心在 AI 還是區塊鏈,不是 KOL 說了算
今天誰都「知道」smart phone 是指 iPhone 與 Android,忘了 Steve Jobs 2007 年在台上展示 iPhone 說故事之前幾年,Nokia 早就在生產今天被視為 stupid phone 的 Symbian smart phone。相對於改善生產關係的區塊鏈,提升生產效率的 AI 易懂又可量化,發展一日千里,假如將來web3被定性為AI主導的互聯網,我可不會意外。

ChatGPT vs 專業翻譯:品質相若,效率千倍,成本十萬分之一
把整本《區塊鏈社會學:金錢、媒體與民主的再想像》丟給 gpt-3.5-turbo API 翻譯。因為不知道需要運行多久,我特意深夜三點臨去睡之前才執行,以為就讓它慢慢運行多個小時,睡醒再查看,結果卻是我一直盯著屏幕,觀察翻譯的品質,還沒睡著,1 小時 4 分 55 秒後,十萬字就翻譯好了,而且全部文句通順,可用率有 99%,只有少量錯處,大部分是名字。然後我查看成本,不得了,只需 0.33 美元。

Solution looking for a problem 作為創業路徑
麥嘜漫畫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麥太問麥兜,為甚麼總是吃很多飯。心地善良的麥兜說,吃得飯多就有力氣,就可以幫別人打開瓶子了。又是 solution looking for a problem。麥兜可能很笨,我們或許沒有不夠力氣打開的瓶子,卻不能就此斷定其他人都用不上麥兜的力量。我們沒有這個 problem,不代表世上就不存在這個 problem。

ChatGPT、Midjourney 大熱,我們都是 AI 無產階級
富士康的工人夜以繼日組裝 iPhone,但不持有蘋果的股票,不擁有各項技術專利,不掌握 iPhone 的生產方法,更買不起 iPhone。種瓜得瓜,組裝 iPhone,卻不會賺得 iPhone,這就是近代生產關係最典型的體現。過往父母總是著我們用功讀書,出人頭地。從馬克思學說的角度分析,是因為用功讀書有助掌握生產工具,在生產關係中佔據有利位置,不致被科技取締。

來自曼谷的明信片:WordCamp Asia 2023 記趣
研討會的尾聲是閉幕禮,大會除了對籌委、志工、講者、贊助商和出席者一一致謝和例牌的大合照外,最後還加入了彩蛋,公布明年 WordCamp Asia 的主辦地。公布的形式別出心裁,剪輯了本次活動的幾個經典畫面,然後鏡頭一轉,飛機起飛,到達下一地。說出來未免濫情,當看到大屏幕顯示自由廣場,我竟然感動了一下。感動的不是明年 WordCamp 要到台灣舉辦了,而是,主辦方把自由廣場視為最代表台灣的景色之一。

WordPress:互聯網的中流砥柱,老而彌堅的自由軟體
象徵公民社會的 .org 和象徵商業世界的 .com 並行不悖,開放的同時也能應付殘酷的競爭,賺錢之餘不忘初心,是「左而不膠」的典範實踐,也是我喜歡 WordPress 深層原因。

誤解辭典:信任
我常在茶餐廳坐上半天, 不只一次聽到鄰座高談信任,闊論區塊鏈。「唔係話區塊鏈解決咗信任問題咩?點解都會出 xxx 呢啲事?所以我唔會信呢啲嘢囉。」xxx 可以套上 FTX、某幣、某 NFT 項目,任君選擇。言下之意就是,既然區塊鏈「解決咗信任問題」,所以我們理應能信任(聲稱)使用了區塊鏈的服務才對。這是美麗的誤會,南轅北轍的誤解。

左膠的自省:NFT 書難以理解,是因為沒能打破「魚蛋論」定律
諷刺得很,最能簡單直接讓所有人理解買 NFT 書得到甚麼,不是提供更多的功能,更好的服務,而是從其他人手中取走兩粒魚蛋,不,收走書的文本。

Aaron Swartz 逝世十年 世界更形封閉
Aaron Swartz 深信惠普知識,抗爭行動有違法律這點並無懸念,但檢控官高度維護體制既得利益,漠視違法達義背後的動機和精神,扭盡六壬妖魔化有理想有天份的年輕人,堅持扣上重罪犯之名,不使其受重判誓不罷休,此等司法人員自以為正義凜然,實際上助紂為虐,對不起法律,也對不起社會。

從啟德機場走到天星碼頭:LikeCoin 之十年約定.上半場
2017 年,我跟夥伴發起 LikeCoin,宣稱花十年做成這個專案。當時誇下海口,但多數人只視之為宣傳用語甚或胡言亂語,從沒有人跟我計較這個約定。來到 2023 年,我不妨重申一次:對於 LikeCoin 這個專案,我打算投入十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