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D

投資股票,到底要用價值型投資還是成長型投資?

我們常在報章雜誌或是網路媒體上看到『哇!XXX 透過價值型投資選股,年賺 15% 』或是 『小資 XXX 奉行成長型投資策略,只花幾年翻倍資產』,這樣的標題大家都不陌生,常常會讓我們忍不住地點進去看!那到底什麼是價值型投資與成長型投資?此兩種策略的差異與歷年表現如何?而又哪一種方法比較適合自己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探究一下。


價值型投資:尋找價值被低估的企業

核心概念:找尋便宜被低估、有價值的股票,這會需要做到願意逆勢買進,預期他會做『均值回歸』,回到他真實擁有的價值。


價值型投資的代表性人物如班傑明·葛拉漢,主張保守的價值股投資策略,其著作《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證券分析》中所提及,《證券分析》這本著作更被全球譽為投資人必讀經典。書中,葛拉漢提出了一個概念: 「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內在價值,當公司的股價和內在價值有較大的差異時,股價就可能會出現過高或過低的價格。」另外,葛拉漢也是分散投資的倡導者,他認為投資組合最好是把一定的資金分配在一大群被低估、有價值的股票上。當然其中可能有一些股票會 「陣亡」,但大多數股票可以存活,持續產生額外報酬跟股利,讓整體投資組合績效不錯。


價值投資通常關注財務穩健、擁有穩定獲利能力的功能,並透過高股息收益率(每股股利/股價)、低本益比(股價/每股盈餘)和低股價淨值比(股價/每股淨值),去尋找一些股價被低估的股票。價值型選股有許多不同種變形,網路上有許多不錯的文章可以參考。


成長型投資:找尋具有未來成長性的公司

核心概念:找尋有高度成長潛力的公司,預期『未來』股價價值大於現在,則隨著趨勢持續買進,直到上升動能鈍化。

成長型投資的代表人物如菲利普·費雪,1957 年出版《非常潛力股》一書,透露了 15 個尋找高成長潛力投資的秘訣,同時彙整了費雪的投資哲學,至今仍是許多美國教投資管理的研究所必讀的教科書。費雪早期也是透過選低本益的公司投資,然而,在 1929 年美股大崩盤中受傷慘重,他發現現低本益比並非好的投資方式,因為低本益比不一定代表便宜,而是可能反應公司有弱點或缺陷。費雪投資哲學有三點 (1) 認為與其用低本益比策略,不如買入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好公司。(2) 他也會透過『閒聊法』去詢問消費者、供應商、競爭者、前員工和公司的管理團隊,調查公司財報和公開訊息外的資訊。(3) 至少持有三年,他認為短進短出不如長期持有,在同一成長股上兩個不同的操作方式,獲利將有很大的差距。

成長投資不在乎高本益比或是高的每股淨值比,而是專注在看公司的營收成長率、稅後淨利成長、ROE、ROS、股利成長等,找尋具有未來成長性的公司。

近20年來,價值型 v.s 成長型表現

近年來,高喊價值型投資已死的論述不絕於耳[1] [2],2008金融海嘯過後,各國央行的量化寬鬆帶來了大量的資金進到股票市場,科技企業主導市場,如 Google、Amazon、Netflix、Tesla快速的增長,加上巨量資料、AI 技術興起,這更讓許多年輕的科技公司受到市場投資人資金的追捧,這些科技公司大幅破壞了許多傳統產業過去建立的『經濟護城河』。在 S&P500 指數中,若將成分股分為價值型股票以及成長型股票,其分別可由 SPYV(價值型)與 SPYG(成長型)兩隻 ETF 來代表,我們先來看看在金融海嘯後,兩者的報酬差異如下:

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SPYG(成長型)的報酬比起 SPYV(價值型)真的來的好太多,近乎 3倍的差距!這樣的成績也難怪近年來投資專家對於價值型投資策略的不看好。

但假如我們把歷史在看遠一點又會是如何呢?我們知道金融海嘯後,至今科技股有亮眼的表現。然而,若我們看看 2000 年,從另一個大型金融危機 dot com泡沫 之後一直到 2007 年底(金融海嘯之前),處在兩次的大型危機的中間,價值型 v.s 成長型投資又會是如何呢?

如上圖,藍色的線是成長型 SPYG 累積報酬,而橘色的線是價值型 SPYV 的。這呈現的就是完全相反的結果了,在這段時間,價值型投資的績效完勝成長型投資。

以上的數據呈現告訴我們一件事,投資的趨勢其實不是一個靜態的現象。不同的產業、不同類型的個股會有自己的興起與衰落,呈現一個循環的現象。以現在的局勢成長投資(大多為科技類股)的確強勢,但難保不會有下一次的金融危機觸發循環更迭發生,再次改變了市場的架構。

小結:

不管是成長型或是價值型投資,說穿了我們就是希望找到會漲的股票,只不過是透過怎樣的進、出場方式來參與漲幅。成長型投資是透過順勢,找尋會漲(有價值)的股票; 價值型投資是逆勢(便宜),找尋會漲(有價值)的股票。所以到底要用哪種方式呢?筆者覺得是混合兩種風格,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承認說自己的投資方法是 15% 像費雪、75% 像葛拉漢,投資人也不一定要限制自己一定只採用某一種策略。最終,還是得看看自己適合什麼,是買便宜的股票、逢低佈局比較能夠紀律操作,或是習慣採順勢投資、不排斥追高價股票,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報酬,進而來調整、設定自己在這兩個策略上的投資比例。

舉例來說,假設投資組合內持有 10 檔標的,自己是喜歡逆勢投資的價值投資者,可以採 7:3 的比例配置在價值、成長這兩套策略方法; 而如果是習慣順勢投資追成長股的投資人,則可以把比例變成 3:7。這樣一來,不但自己的投資組合是自己比較能夠掌控的投資方法,同時在面對不同的投資環境時,也比較不用擔心是否自己的投資方法的配適性。

混和兩種不同的策略,建立投資組合事實上是個很好的想法,畢竟我們的目的是獲利!下一篇,我們會介紹用 AI 來混合價值、成長兩種策略,並且適當的搭配避險方法,讓我們的投資策略能更上一層樓。

欲詢問手續費、開戶大小事,

歡迎加入Dolly的LINE →請點我

另外FB與IG也有不同的資訊供投資人閱讀與學習喔(๑˘ ₃˘๑)

★ FB粉絲專業 →請點我

★ Instagram →請點我

證券商許可證照字號: 109年金管證總分字第0002號

委任期貨商:大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系統下單有一定風險,請交易人參考,並特別留意控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