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298《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10:73%的災難率!?

漢朝首都位於地震帶上!?

──────────原文──────────

後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動。郅將軍擊匈奴。酺五日。令內史郡不得食馬粟,沒入縣官。令徒隸衣七緵布。止馬舂。為歲不登,禁天下食不造歲。省列侯遣之國。三月,匈奴入雁門。十月,租長陵田。大旱。衡山國、河東、雲中郡民疫。

──────────翻譯──────────

漢景帝在位第十五年,史稱「後元二年」的正月,一天之內連續地震三次。「郅都」將軍率軍回擊匈奴。下令准許民眾聚會飲酒五日(酺五日)。詔令內史和各郡不准用糧食餵馬(令內史郡不得食馬粟),違者將其馬匹收歸官府。規定罪犯和奴隸穿很粗糙的「七緵【音同宗,指粗布的意思】布」衣服。禁止用馬匹來搗米。因為這一年糧食歉收(為歲不登),詔令全國節約用糧,嚴禁不到收獲時節就把口糧吃完(禁天下食不造歲)。減少駐京的列侯,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國去(省列侯遣之國)。三月,匈奴入侵「雁門郡」。十月,把漢高祖陵墓「長陵」附近的官方田地租給農民耕種(租長陵田)。發生大旱災。衡山國、河東郡和雲中郡都發生瘟疫。

─────────解說與心得─────────

這段內容應該是閱讀《史記》至今,最「匪夷所思」的一段吧!?

貌似在漢景帝龍心大悅下,再度重新紀年的第二年裡,仍舊不斷發生地震,竟導致非常嚴重的缺糧現象。這種缺乏糧食的困窘,甚至讓朝廷不得不頒布許多禁令,像是不准讓馬匹吃人類的糧草,不得吃光當季存糧等等,甚至不准用馬匹來搗米,換言之,也就是不准養過多的馬匹來進行家事。連為了制衡諸侯國,所以將許多列侯安置在京師,此時此刻都得將他們遣返回各個封地。

另一方面,這種缺糧的狀況似乎不僅僅發生在漢朝境內,連匈奴也應該有受到波及,所以才會連年入侵漢朝。

那麼倒底為何會在這一年發生如此嚴重的缺糧事件,讓整個朝廷必須頒布這些縮衣節食的政策呢?

難道只因為這兩年的地震,就導致糧食產量銳減?想不出該如何解釋這場飢荒之際,我突然想整理一下漢景帝即位至今十五年來的相關天災人禍:

第二年:「秋,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

第三年:「長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陽東宮大殿城室」。這一年也爆發了七國之亂。

第五年:「江都大暴風從西方來,壞城十二丈」。

第八年:「地動。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

第九年:「匈奴入燕,遂不和親」。匈奴會入侵,應該是因為水草不足的緣故。

第十年:「四月,地動」。

第十一年:「大蝗」。

第十二年:「天下大潦……秋,地動」。

第十三年:「八月,匈奴入上郡」。我還是認為匈奴會入侵,應該與天災有關。

第十四年:「五月丙戌,地動,其蚤食時復動。上庸地動二十二日,壞城垣」。

第十五年:「正月,地一日三動。郅將軍擊匈奴……三月,匈奴入雁門。……十月……大旱。衡山國、河東、雲中郡民疫」。

經過條列之後,我赫然發現漢景帝在位十五年來,有十一年發生過相關的天災人禍,換算一下,每年發生天災人禍的可能性高達73.33%。由此才終於可以理解,經過長年災禍的累積下,此時爆發嚴重缺糧危機的可能原因。

另外,為何首都長安所在周遭會屢屢發生地震?


查了一下中國地震帶的資料後,赫然發現長安確實處在地震帶上,這也正好合理了地震頻繁的這件事。以前讀歷史時,總會提到中國古代王朝在選擇首都時,會考量「沃野千里」的關中地區。然而,古人並沒有地震帶的知識,更不清楚發生地震的原因,所以就無法理解為何首都地區屢屢發生地震。他們只能透過「天人感應」這套邏輯來解釋,卻也陷入即使施行仁政,甚至盡力善待百姓,「上天」依舊會不斷降下災禍的窘境。以今日科學的視角來看,更加體會到找錯解釋邏輯的困窘。以古觀今,人生在世似乎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也找錯原因,就無法對症下藥,最終只是徒然浪費資源而已。

言歸正傳,透過條列這一系列的災禍來看,漢景帝的第二次重新計年,或許可能不是因為「梁孝王去世」,讓漢景帝解決了心頭大禍,加上舉行郊祭後的龍心大悅,更有可能的是屢屢天災,讓景帝希望上天能給他一個重新開始的美好歲月的緣故。可惜的是,即使漢景帝重新計年,甚至祭拜天地,災禍仍舊持續不斷。他也只能選擇與百姓共體時艱,度過這波缺糧的危機。

最後,我發現這段紀錄似乎有個小小的錯誤:因為漢朝以「十月」為正月的情況下,「十月,租長陵田」裡的十月應該有可能是誤植,但到底確切是哪個月?查了不少史料都無法得到答案,也就暫且放下。

至於經歷了如此多災禍的漢景帝,他接下來會遇到哪些挑戰?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給我的收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