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天涯曲此時】有個中文名字的英國樂隊

(编辑过)
以前在香港,不少中文歌曲會來一兩句英文(甚至其他外文),而一些樂隊,用英文取名更是普遍。而外國樂壇,加一兩句中文雖不常有,但也不罕見,但用個中文名的樂隊,我只知道這一隊。
樂隊的官方照片

(新浪潮/新浪漫80年代畢業班系列)

樂隊名字叫「黃鐘」,他們也主要用英文拼音Wang Chung。其實,他們原先是用Huang Chung。

樂隊主要兩位成員Jack Hues 和Nick Feldman(後來才告訴大家,這全是假名,事實其他算是樂隊成員的,全部都用假名,或稱藝名),大家是透過誠徵樂手的廣告而認識,而幾年間,和不同的樂手合作,磨合下來漸有起色,最後定名為Huang Chung,還得一間獨立唱片公司的合約,出版兩張單曲,雖然沒有甚麼成績,卻得到Arista Records的賞識,提供灌錄兩張專輯的合約。第一張專輯在82年出版,三張單曲都沒法進榜。

Arista Records時期的出道專輯

在準備第二張專輯時,他們先做了單曲《Dance Hall Days》,可惜也是無人問津。當時的經理人竟遊說Arista公司取消合約,雙方又一拍即合,解除合約,還容許這首單曲重新再做。據說,當時經理人覺得那曲有潛質,所以有點不甘心,但那時仍未有後着,只希望找另一公司代理。終於在一次演唱會中遇到一間唱片公司高層的青睞,再推介給大老闆David Geffen,他馬上簽下樂隊,並建議改名,只為英語地區的人會較容易發音。《Dance Hall Days》重新再錄,和另一曲《Don’t Let Go》成為樂隊的熱門歌,在多個地區做出成績。專輯《Points on the Curve》其實也可算是另一張出道專輯。

《Dance Hall Days》

而美國導演William Friedkin(電影《驅魔人》 (The Exorcist)的導演)在聽到音樂後,特別鍾愛一曲《Wait》,覺得適合自己正拍攝的電影,馬上聯絡樂隊請求做配樂。於是下一張專輯便是電影《To Live and Die in L.A.》的配樂,比較特別的是,唱片一面是有歌詞的歌曲,另一面則是全部純音樂,卻是自己相當喜歡的一張專輯,連帶也喜歡這部電影。

《Wait》
電影《To Live and Die in L.A.》主題曲

然後再下一張錄音室專輯《Mosaic》將樂隊帶上高峰,單曲《Everybody Have Fun Tonight》 和《Let's Go!》 都打進十大,前者更是第二名,僅被The Bangles的《Walk Like An Egyptian》壓住。而歌詞中一句「Everybody Wang Chung Tonight」傳為佳話,傳誦一時。 可惜下一張專輯《The Warmer Side of Cool》在1989年推出時已是無以為繼,大家失望之餘,各自發展,Jack Hues更一度歸隱。曾經一時興致,重組並有新專輯,但已經是玩票性質,跟一些相近的樂隊,攪過一些懷舊金曲演唱之類而已。

《Everybody Have Fun Tonight》

倒是在2019年,去了布拉格跟他們的管弦樂團合作了一張《Orchesography》,重玩自己的金曲,配上弦樂編排,略有苗頭。其實不少八九十年代的樂手都有相同的動作,是年紀踏進另一階段,還是大勢所趨?忽發其想,既然他們以中文名字為名,何不考慮配上中樂來玩一次,肯定更有話題!

《Dance Hall Days》配上弦樂編排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