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tie.doc
dustie.doc

𓆣一位00後自學者記載他通過 #人間觀察 | #文書電影 | #網路世界 的學習心得 _ 追踪IG 看最新文章👉 @dustie.doc

以《靈魂奇遇記》談人生意義

我們沒有一個既定的人生意義,因為我們一生都在質問、定義、尋獲人生意義。人生的意義隨著人生的階段演化,而它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且只能通過你的生命實踐尋獲。

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動畫電影由《魔法滿屋》(Encanto) 獲獎,但是今天我想來聊聊第93屆的奧斯卡獎最佳動畫電影《靈魂》(Soul)。這部作品在預期上映期間不幸地碰上疫情,因此這部電影就成了首部沒有上映美國院線卻獲獎的動畫片。這部作品其實也有另一面的歷史意義——這是史上第一部由黑人擔當主角、黑人演員占多數、黑人為副導的Pixar作品。雖然戲名為靈魂,本片的重心不在於討論靈魂存不存在、死後的世界等靈魂相關的議題,亦跟種族議題無關,相反的,本片只是用靈魂為媒介去討論一個熱門議題——人生的意義。這部電影無論從動畫、音樂的設計,還是到故事情節的鋪墊,都做到相當完美。以我看來,這部戲的確借用一個非寫實的世界將現實最抽象、最老生常談的議題發揮得很好。


在還未深度討論這部電影前,容我簡述一下這部電影的內容。主角Joe Gardner在一個學校內任教樂團的指導老師。他因為兒時一次在爵士俱樂部看了一場音樂秀後認為自己的天命就是在爵士俱樂部當演奏家。他獲得了學校全職教師的職位,但他卻對於此職位興致缺缺,更相信自己應該去完成當鋼琴演奏家的夢想。後來,他意外得到一個可以在爵士俱樂部演出的機會,可是卻在回家的路途中發生了意外而死亡。 死後的主角就變成了一個靈魂。由於不能接受自己還未完成夢想就死了,主角陰錯陽差地從Great Beyond(死後的世界)來到Great Before(生前的世界)


在生前的世界裡,主角發現原來靈魂出生前就擁有了獨特的個性(如:開朗、疏離),配置完所有個性的靈魂還需要最後一個元素「閃光點(Spark) 」才能得到「地球通行證」(earth pass),亦是出生成為人類的先前條件。


主角認為他的靈魂的「閃光點」就是彈奏鋼琴,他只要沒有成為爵士鋼琴家的一天,他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在與反對他成為音樂家的母親面前,他說到:「這不是我的職業,這是我活下去的理由。我害怕如果我今天死去,我的人生將什麼都不是。」


協助還未出生的靈魂尋找「閃光點(Spark)」是輔導員(mentor- 這裡意指生前有一番成就的靈魂)的工作,主角因為不想回到死後的世界因此偽裝成另一個輔導員。主角負責輔導另一個未出生的靈魂——22號。這次瀕死的經驗、與22號的相遇卻給了改變了主角對於人生意義的看法。


— 以下含有暴雷,請斟酌閱讀。若你還沒看這個電影,强烈推薦你去看了再回來—






這部電影對於人生意義的立場是什麼呢?我想這要從22號要離開主角的身體那一幕開始談起。由於在生前的世界是沒有感官的體驗,22號這個靈魂進入主角的身體後開始有了很多新的體驗。如:在生前的世界裡吃披薩🍕是沒有味道的,22號來到世間後才發現原來披薩如此美味。22號在這個經驗世界感受到的滿足、快樂是它在生前世界從未感受到的。

22號的靈魂要離開主角的身體的時候,22號就說:「真相是我總是擔心或許我有點問題,你知道嗎?我或許不夠格活在這個地球上。但是你向我展現了生命的意義和熱忱,讓我開始覺得或許觀望天空可以成為我的「閃光點」、又或許走路也可以成為我的「閃光點」啊,我可是很厲害走路呢。」


主角卻說到:「這些不是人生的意義,22號。這些只不過是人生日常。」

我覺得22號帶給觀眾一個很很特別的視角,活在這個經驗世界的我們對於行為帶給我們的「經驗」已經不太注重,反而更注重於行為的「表象」。22號正正是在表象的世界打滾多年而感到人生虛無,但是在初次來到經驗世界卻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22號似乎是提醒了我們,披薩好吃不只是因為它是披薩,也是因為我們嚐到披薩的味道(經驗通過感官的產生)。套用回人生這件事情,為主角帶來意義感的不止是彈奏鋼琴這個事情,也包括彈奏鋼琴所帶來的正向感受。當主角執著於彈鋼琴這件事的表象,往往忽略了人生還有很多事情亦是帶來正向的感受。

後來,主角成功地演出了他人生第一場的爵士音樂會,精彩的演出讓他不止收穫如雷的掌聲,更是得到來自母親的肯定。為了這一晚,他等了一輩子。但這一晚過後,他並沒有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徹底地改變、內心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在乘搭回程的高鐵上,他看著地鐵上的人,再看看倒影上的自己,感覺自己就跟他們一樣。這個場景呼應了之前他跟22號在地鐵上的那一幕。那時候的他看著地鐵上的意志消沈的人們,告訴22說:“地鐵是一個會逐漸消磨你的意志的地方,它的悶熱、臭味和擁擠日復一日地重複著。” 當時的他覺得這些人們展現的就是夢想的對立面,日復一日地重複著自己不熱愛的事物,導致自己的意志逐漸被消磨殆盡。他覺得只要自己登台的那一晚,這一切煩惱就會煙消雲散。他經歷自以為革命性的一晚後,才發覺即使做著夢想的工作,日常的重複性和沈悶不會因此而消失。「夢想」這個主題在以往的電影(尤其是動畫片)常被過度美化,我認為這才是展現夢想真實的樣子:沒錯,工作的重複性所帶來的無聊、無奈不會因為是「夢想」就神奇地消失。

回到家中的主角,在鋼琴上攤出22號之前在他身體的時候收集的小物件。看見物件的主角呼喚之前22號在腦裡留下的快樂回憶,每一個物件都代表了22號在這趟地球之旅感到快樂的瞬間。他開始回憶起過去許多快樂的瞬間,才發現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去完成自己的天命、或完成某個自認為富有意義的里程裨,人生的這些瞬間反而賦予了我們人生意義。這正正與了他跟22號講的那番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他發現真相是:「這些日常,正正就是人生的意義。」

對你而言,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呢?輔導員與靈魂配對後,進入一個空間叫Hall of You(你的人生展覽廳),這個空間展出一些你人生的精華片段。主角進入他的人生展覽廳,發現被展示的許多片段都是他被拒於門外的求職過程,頓時深感到人生的毫無意義。人生展覽廳所展示的高光時刻其實跟這個人的事業成就有關,而這反映了大多數人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過得有意義——就是參照那個人的事業成就。生前世界的管理員在介紹輔導員生前的最大成就的時候,PPT的畫面帶有幾分喜感,我覺得這或許就是死後客觀性看待個人成就的感覺——是滑稽的,且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重要。


一部分人則認為人生要活得有意義就要去完成自己的「天命」,也就是那個與生俱來的使命。這樣的想法建基於一個前提——你的人生意義、你的使命是出生前就已經被給予的。我想用這一幕來討論電影的立場。


主角問生前世界的管理員:「Hey,我們從來不知道22號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管理員確說:「我們沒有將人生的意義分配給生前的靈魂啊」


主角說:「可是我有鋼琴啊,那是我的天命、我的「閃光點」」

管理員:「閃光點才不是人生意義呢。」

我認為「閃光點」指的是你所熱愛的事物,而往往我們以為我們所熱愛的事物就是帶來人生意義的唯一事物。這是思考人生意義一個快捷的方法,希望我們就像一部機器——出生下來就有一份操作手冊,裏面就說明只要做了X你就會獲得人生的意義。可是,真相就不是如此,因為我們不是一部機器,而是一個人。我們沒有一個既定的人生意義,因為我們一生都在質問、定義、尋獲人生意義。人生的意義隨著人生的階段演化,而它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且只能通過你的生命實踐尋獲


這部電影也點出我們容易迷失於自己的「夢想」的這個傾向。當你沈醉於一件事情,你彷彿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the zone)。另一邊廂,一些人無法放下自己的焦慮和執迷(Obsessions),導致他們與現實生活脫節。但其實這兩者沒有太大的區別,另一個世界(the zone)是讓人很享受其中,但是當那份快樂成為了一個執迷,那個人就會與生活脫節,成為迷失的靈魂(lost soul)。 迷失的靈魂被厚厚的沙塵所籠罩,變得攻擊性極強,難以再觀照靈魂的真正需求。沈浸於自己的事物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執迷於其中,反而迷失了自我。


那麼,要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我想電影的結尾就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管理員問主角:「那你會做些什麼?你會如何過你的人生?」

他就說:「我不確定呢,但我知道的是我將過好生命的每一刻」


活在當下,正正就是創造更多有意義的日常的最佳方法吧。

——

*劇情根據文章的編排需要經作者改動事件順序,請參照原電影爲準。

**文章内的圖片采自電影畫面,屬於電影製作公司所有。

——

追蹤我的IG,看最即時的文章👉@dustie.doc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