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媽。旅行二三事
橋媽。旅行二三事

原本只是為了減肥,啟動每日步行十公里計畫 結果在走路過程中,意外發現台灣在地的美好

臺北城除了北門,你看過其他幾座門?

(编辑过)
一百多年前,臺北有座城,叫臺北城,城牆總長4.5公里,設有東西南北4道城門,再加一道小南門,是給板橋林家進城專用的。不過,這座1884年完工的臺北城,實際存在不到不到30年。

小時候常聽大人講要來去「城內」,城內到底在哪,聽起來很陌生,且課本好像也沒教。

不過生活在臺北,總會看過這幾道城門:最常見的,是總統府前方凱達格蘭大道、中山南路口的「東門」,每當有集會遊行、選舉造勢,電視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南門」坐落在寬闊的愛國西路與公園路分隔島上。而人來人往的延平南路口,近距離就能看見「小南門」。

另外還有一座曾經緊貼在高架橋旁的「北門」,現已成為臺北市最亮眼的景點之一。


很難想像,這些城門(另外還有一座已拆除的西門)所構築的區域,在百年前真是一座城,稱「臺北城」,或「臺北府城」。

臺北城的來龍去脈,其實鮮少被討論,直到台北市政府於2015年啟動「西區門戶計畫」,隔年初拆除北門高架橋,讓「北門」以國門之姿重見天日,才掀起民眾對臺北城的關注。

【臺北設府建城】

建城的契機,是因清同治年間,臺灣南部發生「牡丹社事件」,讓清朝廷體認到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於是開始積極經營臺灣,增設府縣,並開始籌畫在北部建立一座堅固的城池,將重要行政機構放在城廓內。


仔細推敲後,清廷選定當時已發展的艋舺與大稻埕之間,做為府城基地,今忠孝東路、中山南路、愛國西路、中華路所圍長方型區域,就是臺北城的範圍。


建造城牆的石材,主要採用內湖金面山開採的安山石,及少部分來自八里觀音山的安山石和唭哩岸石。

金面山的安山石是在山腰的北勢湖打石場進行打石工作,製成大小約1公尺的長方條石塊。運石路線從內湖路一段91巷到北勢湖舊渡船頭下運輸船,順著基隆河經大直、劍潭、大龍峒番仔溝至淡水河,再沿淡水河逆流而上,到達北門附近的「河溝頭」上岸。

【4+1道城門】

自1875年設府後,知府陳星聚即著手興建城牆,1884年竣工,城周圍繞一圈是4.6公里。並築有北門(承恩門)、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及西門(寶成門)五座門,臺北府城出現後,「城內」也成為專有名詞。

1897年臺北市街圖&Google map疊圖(筆者繪製)

北門,又稱承恩門,面向北方有「承接天恩」之意,是臺北僅存的閩南式建築原貌城門。北門是清領時期,城內通往大稻埕的經商貿易的樞紐,也是通往士林、淡水河的重要門戶。

北門口前方的延平南路,清代稱「撫臺街」是昔日進出北門的要道。

北門(承恩門)

東門,又稱景福門,位居城池東邊,建於1882年,比城牆早2年即完成。是當時通往東門(東門町)、錫口(松山)的重要通道,由於他朝向北台灣最重要河港基隆港,因此除了有貿易功能外,更負有防禦的重任。


東門也是五道門當中,做工最精緻的城門。石砌的城座上以厚實的磚牆一直接到屋簷下,宛如牢不可破的方形堡壘。

而雙層磚牆之內,則是木造結構。屋頂是歇山式燕尾翹脊,屋簷下有綠釉空心花磚裝飾,十分典雅。城樓部分於1966年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但石構臺座及圓拱門仍為原有建材。

東門
東門,右方為總督府官邸(今臺北賓館)

南門,又稱麗正門,是通往景尾(景美)、深坑、石碇的重要孔道,石額四周採用螭龍圖案,是所有城門當中最氣派宏偉的一座,也是當時臺北府城的主門。日治時期,南門雖然被保留了下來,但因年久失修,顯得殘破不堪,與東門同在1966年被改建為北方宮殿式城樓。

南門


南門外

小南門,又稱重熙門,是通往枋橋(板橋)的主要通道。相傳小南門是板橋富商林本源家族,為了可以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方便出入台北府城所捐建。相較於其他碉堡式城門,小南門則是唯一的廊柱式城樓。

小南門

西門,又稱寶成門,由於連結艋舺地區,因此取「寶物成就」之意,盼維持艋舺的流通興旺而得名。是五座城門中最華麗的一座。
西門竣工於1882年,拆除於1905年,是臺北府城唯一消失的城門,今寶慶路、衡陽路口即城門舊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臺北市的道路經常歪來扭去,除了跟溪流、水圳等原始地貌紋理有關,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風水。

自古漢人特別重視堪輿,建造城池自然也不例外。留意一下地圖,就會發現這座城與城內的主要道路並沒有平行,據說就是跟風水有關。

建城初期,台北知府陳星聚在大稻埕與艋舺之間,率先構築「正南正北座向」的街道,然後在預定築城牆的區域先種竹子,來穩固地基。

但是到了1882年,台灣兵備道台劉璈卻認為:原本的建城方位面對大屯山,風水不佳。於是大手一揮,將城池往東旋轉14.3度,讓軸線對準台北第一高峰七星山(1120m),形成帝王軸線,傳說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因此造成城內街道與城牆不平行的情況。


不過,這座花了許多力氣打造的臺北城,實際存在不到30年。

日本統治台灣後,發現臺灣的環境衛生不佳,尤其是城牆四週,隨意小便吐痰的、亂丟垃圾雞骨的,髒成一團,不但藏污納垢、還阻礙城市的發展,於是從1900年開始陸續拆除城牆、改建道路。

原本五座城門也打算一併拆除的,不過就在拆除第一道「西門」後,就遭到民間強烈反彈,於是總督府改變計畫,其他城門都保留不拆了。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1966年這四道門被當時的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進行大改造。
原本碉堡式城樓的東門、南門改建為仿北方宮殿式的琉璃瓦亭閣式建築,原為廊柱式城樓的小南門也一併整形,原貌盡失,僅城門基座還保持原狀。

北門原本也在改造之列,不過當時因為計畫要在忠孝西路上興建高架道路、打算拆除北門,所以就不改建了。後來北門高架橋開工時,在學者及文史人士極力爭取下,市府同意修改興建方案,不拆北門,才讓北門幸運逃過一劫,得以保留原貌至今。

(上)北門 | 小南門 (下)南門 | 東門

日本人拆掉城牆之後,以舊城牆的土地與基石為準,興建了寬度四十公尺的臺北環城道路,稱「三線路」,於1909年正式完工。


所謂三線路,是指仿照歐洲都市規劃的道路,在路中央設置2塊綠地,做分隔島的三線車道。

三線路的沿線,還刻意興建大批仿西洋式建築,饒富異國情調,使得臺北市曾有「東方小巴黎」之稱。


日本昭和初年間(約1930年代),臺灣引進西洋風俗,開始興起自由戀愛風氣,三線路一帶也成為臺北市區內約會散步的好地方。

在膾炙人口的台灣歌謠《月夜愁》第一段歌詞中,即描寫了在三線路上等待戀人的心情

月色照在三線路,

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昧來

三線路。從北門往忠孝西路方向望去

至於拆卸下來推估高達三十萬條的城牆石,都到哪兒去了呢?


日本人將這些石材做為建材使用,府城中心的公家機關,就大量使用了城牆石做建築的基石,另外還有一部分拿來做水溝側面的基石。

捷運東門站附近,金山南路二段中華電信旁的「台北監獄」圍牆,就是以城牆石打造,見證了臺北城的歷史。
至於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見到城牆石呢?就請大家一起來發現囉!

臺北監獄圍牆

延伸閱讀: 跟著水瓶子老師,走讀東門。臺北刑務所x華光社區x四六事件x金華官邸x青田七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