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然
淹然

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齐泽克锐评罗振宇(假装)

齐泽克说过一个笑话——

世纪之初,一个波兰人和一个犹太人同坐一辆火车,脸对脸。波兰人变得很焦躁,一刻不停地盯着犹太人看;如鲠在喉,终于他忍不住了,冲着犹太人喊:“告诉我,你们犹太人是怎么做到的,榨空别人口袋里的最后一分钱,还能靠这种方式赚到你们所有的钱?”

犹太人回道:“行,可以告诉你,但不能白告诉;你得先给我五个兹拉第(波兰钱)。”

收了钱之后,犹太人开始说:“首先,你拿一条死鱼;把头切下来,把内脏放在一杯水里,然后,半夜十二点左右,月圆之时,你必须把这个杯子埋进墓地里……”

“然后呢?”波兰人猴急地打断他,“我要是把这些都做了,是不是也就变有钱了?”

“没那么快,”犹太人答道,“你必须要做的,这还不是全部;但如果你想听剩下的部分,你还得再给我五兹拉第!”

又收了钱以后,犹太人开始接着讲他的故事。

没过一会儿,他又要钱,如是反复。

直到最后,波兰人愤怒地爆发了:“你个臭流氓,你真以为我没闹明白你究竟想干什么?根本就没有秘诀,你就是想从我这儿榨空最后一分钱!”

犹太人淡定而又无奈地答道:“好吧,现在你明白了,我们犹太人,是怎么……”


这是在《遭遇“视差之见”》里看到的。这个笑话可以生动地解释拉康式的精神分析运转机制。分析师就是那个犹太人,而被分析者就是波兰人。精神分析的关键就在于,波兰人最终穿透幻象,识破犹太人并非全知者,一切“全靠自己救自己”。

知识付费和精神分析正相反。知识的传授者或贩卖者,必须牢牢占住全知者的位置。精神分析的付费是为了祛魅,知识付费是为了造神(充当知识的敲门砖并非其有意引导的结果,它的最大愿望就是让你购买更多的速效胶囊),而一味捞钱的精神分析就变成了知识付费。

巧的是,在一次跨年演讲里,知识付费界的天王罗振宇主动cue了齐泽克。他引用齐泽克对“事件”的定义——事件就是超过了原因的结果,并进行了望文生义的理解(犹如香港电影对缘木求鱼的视觉化歪读:树木的切面里游出一条鱼),大意是,超过原因的结果就是意外收获,好比这次跨年演讲,也许没给你什么启发,但让你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或爱上了一座城。

“事件就是超过了原因的结果”这句话出现在齐泽克《事件》的第三章(根据微读版),而这本小书的第一章是出版公司对整套丛书的出版说明,第二章只有一句话,齐泽克的一句献词。第三章相当于引言。事情的真相极可能是,罗振宇(或真正的撰稿者)还没翻到第四章,也就是全书的正文,就开始大胆开麦。

总之,罗振宇是不允许那个笑话的最后两段出现的。(文/淹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