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a
wula

"We must free ourselves of the hope that the sea will ever rest. We must learn to sail in high winds.”...from (Aristotle, Onassis)

【資訊分享】建設性批評:學習不成為躲在鍵盤後的網路酸民

The opposite of anger is not calmness, its empathy. By - Mehmet Oz

首先要感謝臺大的線上課程 (for free ) (≧∀≦)ゞ

原本這影片是於2021/05/18 po 在”臺大演講網”的官網上,但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台灣人實在太會分享”個人看法”der~ 所以在2021/07/07 出現在YT上;探討引用的題材是當時有熱鬧一陣的新聞 - 紐約時報中文網 ”台灣靠封鎖成功抗疫,但能持續多久? | How Taiwan Plans to Stay (Mostly) Covid-Free” 。

看倌們先別熱血沸騰,相信大家看到標題就習慣有一些想法,緩緩先,雖然這影片要花點時間看,但在台灣”微解封”的時空背景下相信應該可以抽離些思緒,先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跟 講者-黃教授 上一下課。

建設性批評:學習不成為躲在鍵盤後的網路酸民

如果時間允許,建議看完整個影片,比較能清楚整個脈絡;
如果時間有限,想直切重點,可看下方整理的影片主題時間點:

33:53 建設性批評是什麼

截圖 from 建設性批評:學習不成為躲在鍵盤後的網路酸民

39:14 建設性批評的作法

截圖 from 建設性批評:學習不成為躲在鍵盤後的網路酸民

45:31 總結 建設性批評的作法

> 對事不對人
> 意見具體
> 可改變的
> 提出建議
> 不下推論(臆測) -> 去了解事件脈絡

48:26 Q&A (生活情境實例解方)



關於探討的這則新聞資訊,說實在,那時看到雖沒跟風群眾,但台灣主流網媒的中文標題一進目光之中,立刻反應是 ”什麼鬼?這個人知道他在說什麼嗎? 好運? 我們可是有SARS的血淚經驗,怎麼可能是用「好運」兩個字就能帶過的!" 再看一下撰文者的背景,就大概地幫人蓋了章,貼了標,然後就換下一條新聞看了;雖然2021年的5月中開始,台灣出現灰頭土臉的樣子,但個人還是想擦擦臉,畢竟,這病毒跟人類都很愛鑽漏洞不是?只能說,在摸不透病毒之前,時間在走,應對要有。 (๑•́ ₃ •̀๑)

在接收資訊上,會以中文為主要資訊來源,畢竟在英文的語意跟閱讀上,個人不夠精進,因此不會以英文為第一閱讀的選項,相信對看英文要一些時間的閱聽者來說也是如此。

而這就讓新聞媒體模糊了資訊焦點的空間了 ( 嘖! _(┐「ε:)_ );或是說,台灣媒體真的很知道怎麼挑動台灣人的情緒,但某方面也感歎,根據個人的”經驗值”怎麼還不記教訓呢…

轉回影片重點 ─ 如何建設性批評。

個人看完「建設性批評」的感想:
可提高看事情的視野,並且提供務實的思考模式。
認為其提供大眾的好處則是能跳脫媒體(政客)操弄情緒的手法。因為當思考走向"建設性的批評",思考聚焦點就會轉往 -> 解決問題 或是 提供解決問題的可能。情緒化地攻訐,來回應對也只是增加對立性,對大眾多數無益處。

雖然這作法須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訓練,但這思維法也適用在 家庭、 職場 、學校,比起歇斯底里型對罵,當個「建設性批評」的文化人應該更吸引人?


希望在網路蓬勃的時代,時間及事件經歷所帶來的是公民智識的成長而不是民粹投機者的弓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