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級生的勇氣~老派、自在
建立界線—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

(照片來源:Photo by Michael Heuser on Unsplash)
最近看了一本書《不被愛的女兒》,我心中的情緒被勾起,有點混亂、不舒服。
我覺得重點是:
一、跳出「卡普頓戲劇三角理論」(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不再當受害者。
二、建立與母親之間的界線。
作者提出這兩點都對,但說來容易,實行起來很難。
我推薦《界線對談》(FACE TO FACE),
作者亨利.克勞德博士(Dr. Henry Cloud),寫了一系列幫你建立的界線書,如:
《為關係立界線》、《為婚姻立界線》、《為孩子立界線》、《為工作立界線》等等,
當然,最出名的書是《改變帶來醫治》。
這幾年,我學習「建立界線」,
對我而言,就像是在自己的城堡外,挖了一道護城河,再加上活動吊橋。
當有人想攻擊我時,我可以拉上吊橋,防止敵人入侵。
我安全的躲在城堡裡,喘口氣,暫時隔離討厭的外界。
如果你問我,效果如何?
我承認,畢竟國情不同,
這套連阿兜仔都不見得做得到,
(別忘了,「情緒勒索」這詞多年前由美國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提出,
她在書結尾也是建議要「堅定立場」,
我覺得就是要「建立界線」啦!)
老外那套要移植到華人圈,並不容易。
我老實說,別人可能還是一樣討厭你、不喜歡你,時不時還是想攻擊你。
(如果相處得很好,彼此尊重,怎會想建立界線?
會想建立界線,不正是因為我們跟別人發生衝突,
所以想告訴對方:STOP,止步嗎?)
因為在職場,你拒絕主管,可能考績變差、
拒絕同事,可能人緣更差。
在家庭,你拒絕家人的要求,導致家人對你更不滿、破口大罵。
但是,
我可能免除了過重的工作負擔,逃過一劫。
可能防止家人對我得寸進尺,予取予求。
對我而言,反而是好事。
我也承認,一開始要建立界線,
我覺得就是拒絕別人(可能是華人的通病?)這對我而言,有點難度。
要堅持下去,當冷漠的人,甚至是別人口中的壞人,
的確不容易。
雖然外在環境沒有改變(別人還是一樣「鴨霸」、滿滿的惡勢力),
但是,我心情平靜了不少,比較不會隨著外在環境起舞,
我變得比較喜歡自己了!(這點對我而言很重要!)
因為我清楚明白,外界(家人、職場等)對我的要求,
就像立委質詢一樣,嚴厲、無情、永無止境,
就算我做到死,對方永遠不會滿意。
早日認清,早解脫。
相關閱讀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