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樓C室
9樓C室

蝸居斗室,隨讀隨想。

懷疑信念接近真相——讀《維特根斯坦》

擷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書名︰維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作者︰Anthony Clifford Grayling
翻譯︰張金言
出版︰Oxford Unversity Press (Hong Kong)
版次︰2016年
ISBN︰9780199414918


談語言哲學不可能漏掉維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1889-1951),縱使他的論述有點散亂而且在後期有明顯轉向,但還是值得一讀。書裡提到維特根斯坦的生平和對後來哲學發展的影響,若然對這部份不感興趣可以略過,倒是反覆斟酌內容更有效益。

維特根斯坦早期的哲學見解,可見於《邏輯哲學論》(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對數理邏輯的執着,認為哲學問題在剖析語言背後的邏輯運作,化約並統一成數理邏輯的基本形式後就能消解。簡而言之,世上根本沒有哲學問題,而只有語言產生令人懵然的迷霧。如此對語言的本質研究當然有其局限,但維特根斯坦着力說明哲學和思想都有其局限。

這引伸至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圖像說,認為世界是所有發生事實(而非事物)的總和,由每個原子性事實(偶然事態)組合起來。圖像和事實,與事實和世界都享有同樣的邏輯結構。語言只是顯示這種結構的形式,語言的意義在於確定和反映事實,而無法抽離世界言說語言本身,依賴語言表達的哲學不過在描述(或論證)實在的世界。然而針對形而上、超出世界以外的事物譬如宗教信仰和倫理價值等,即使用上再細緻的語言,在與科學事實無相同邏輯形式或本質關聯下,其表達也只是空洞而無意義,也是維特根斯坦書末所指必須保持沉默的「不可說的東西」。

維特根斯坦的後期哲學(1930年代中期以後)與前期有顯着分別,作者在書裡形容《哲學研究》、《字條集》和《論確實性》三本著作的觀點基本相同,篇幅上亦刻意省略了數學哲學和死後出版著作,如此處理是否恰當,還待自己日後研讀更多相關讀本發掘。儘管後來人們普遍對維特根斯坦分為前後期兩階段無太大異議,但前後期的意思並非說明兩者有截然不同的區分,相反標誌着論述上有更深層的拓展。

其中一個觀察,是接續上面提到的語言圖像說,當中語言與世界之間的映示關係是依循既有的語言邏輯。維特根斯坦的後期哲學承認語言邏輯並不是鐵板一塊的獨立對象,其用法乃至形式都是多樣可變的。語言的意義不在於言說與指涉對象之間的任何關係,而在於言說發生時的生活形式及約定俗成的規則。排除了結構性理論為唯一選項之後,維特根斯坦選擇深入觀察語言實際(而非理論上)的運作方式,並形容「哲學問題產生在語言去度假的時候」,強調無須設計理論處理哲學問題,而應該竭力消除哲學問題所引起的誤解。維特根斯坦始終認為,哲學問題並非旨在發現新知識(這顯然與實證研究的科學觀對揚),而是通過嚴謹的歸納和組織,闡明人們在現實經驗裡已經知悉的事態。

以考察現象展現的事態去理順語言在哲學問題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維特根斯坦統稱不同言說活動方式為「語言遊戲」的基礎。「遊戲」此字詞是重要的,因為毫無章法的競技不算遊戲,只有在特定規範、脈絡甚至場域之下才算是遊戲,如此這些言說活動方式就有了互相關聯的共同點,「一個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中的用場」。很粗疏籠統地說,這跟文化研究者常說的文本(context)意思頗為類同。因為實物從來不是我們學習語言的基礎,要稱呼一個外在的客體或對象,我們要首先掌握一部分語言,並通過理解和遵守既定的規則(不論是語法的正確規範或約定俗成的共識)內化其使用方式,於是我們眼前的一隻杯才可以稱之為「一隻杯」而不是「一支杯」或「一個碗」。

此種觀點顯然有別笛卡兒認為第一人稱的知識方為知識的觀點,維特根斯坦強調語言本質上的公共性,例如描述感受或感觀的抽象字詞,五味何以雜陳,甜不能稱作鹹,甘又與苦有別,都有公共/通用標準的溝通基礎。更重要是我們不僅學會如何應用語言,更懂得在人與人的互動過程中創造語言,所以說語言作為多樣性的行動,其本質可以極具顛覆和挑戰性。當下世道謊言詭辯橫行,能活着說自己相信的話,已是革命。

「懷疑出現在信念之後」,姑勿論你是否接受維特根斯坦那一套,不斷懷疑,你就距離所謂的真實又近了一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