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
马特

马特是真名,历史文化探访者,个人网站www.tiexiuyugudao.com,微信公号:斗量之海。

星际旅行、天气控制与吃不完的肉 | 1958年中国科幻电影《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这部片子是由话剧作品改编而成,讲的是1958年北京十三陵水库的修建过程,在后半部分加上了对20年后1978年的想象。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1958年的中国科幻电影《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推荐给大家,感谢微信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为本片提供下载资源和字幕。

(本文主要内容就是剧透,慢慢看)

这部片子是由话剧作品改编而成,故事核心其实很简单,讲的是1958年北京十三陵水库的修建过程,不过在后半部分加上了对20年后1978年的想象。

修建十三陵水库是一次大规模人力劳动工程,投入十万人花费5个月完工,而且这项工程位置临近北京,所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宣传的重点,包括中央最高领导人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了建设,还有大量外国驻华记者和外交人员在工地参观,因此也就有了这部电影和话剧前身的诞生。

不过如果仅仅是记录修建过程,但就太普通了,这部电影内容相当充实饱满,时间跨度非常大,人物众多,除了政治宣传之外还有情感矛盾,尤其是结尾的想象部分很值得一看。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金山,他就是1937年的著名国产恐怖片《夜半歌声》的男主角,他的妻子就是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孙维世。

影片开头先介绍了十三陵的历史来由,从元朝开凿运河到明朝修建皇陵说到今天修水库的必要性。


片子用了7分钟完成了前面的历史铺垫,接着进入十三陵水库修建工地现场,也就是电影主体部分。


这部电影主体部分视角不是以现场劳动者本身,而是从外部进入工地的一队知识分子和媒体人士组成的参观团,以参观团遇到的一个个角色为线索推动故事,这就解决了如何把诸多人物串联起来的问题,

这部分除了人物对话之外,展示群体活动内容都是以歌唱的形式,主要作词是编剧田汉,以及导演金山。片中还引用了真实场景记录的片段,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到工地现场参与劳动。

电影里设置了一处比较突出的矛盾,即“知识分子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自己的定位问题”。在经历过1957年反右派斗争之后,1958年夏天开始逐步平反,虽然大规模平反直到1981年才完成,但本片中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形象是正面的,体现在主动放下身段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积极参与体力劳动建设,比如下图是参与水库建设的大学生,放弃了城里工作的机会,向工人们虚心请教技术。

当然也有反面角色,比如下图中这个男作家,在片子开头他就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暗含他来到工地别有目的,他首先遇到了认识的女学生,从对话中看出他希望女学生留在城市里工作,但是被女学生拒绝,认为这是不积极的表现。

这个女大学生的饰演者是于黛琴,她的儿子就是导演管虎,日本电视剧《阿信》也是她翻译的。

这里还埋藏了一条感情线,男作家的这句话在后面会引发一个情感纠葛小高潮。

伟大工程还是要得到外国人的肯定,片中设置了两类外国人,一类是对中国非常赞赏的外国友人,另一类则是企图挑刺的西方记者,从戴墨镜和流里流气地吸烟就能看出形象区别。

后面情感纠葛小高潮出现了,也就是本片重要的女性角色。这个女人与前面的男作家从小相识本来是娃娃亲,但是男作家当初嫌弃女人没文化,抛弃了她,现在这个女人是劳动模范积极分子,男作家这次到工地参观主要就是来找她的。


本来男作家是看似诚恳地道歉,希望重归于好,结果就在他说出“我很想你”的时候,前面出现过的那个女大学生正好在门口,揭穿了他脚踩两只船的丑陋面貌。



结果就是这样大快人心,虽然是一部政治宣传电影,但矛盾小高潮部分是靠情感戏推动的,在革命叙事中伴随着朴素道德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里的女性形象。禁毒、扫盲、妇女解放是新中国建立后所有政策里至今几乎没有争议的,1955年贵州堡子村首次提出男女社员同工同酬,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被提出。

在这一阶段,妇女解放的主要方向就是“婚姻自由”和“受教育与劳动权利”,所以这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怒斥负心汉,不被甜言蜜语诱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业发展道路,靠个人劳动获得社会价值。

电影在1个小时左右完成了“当代”的部分,后面就是“未来”的部分,也就是畅想20年后到了1978年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十三陵水库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看起来让人唏嘘不已,当时谁能想到1978年没有共产主义,而是开始中国特色了?

还是以当年的知识分子参观团为视角,20年后再次聚首十三陵水库的见闻,食品问题是第一位的,所以最先畅想的就是农业技术进步,可以随意控制天气。



连视频通话都想象到了,称为“有声传真书信”,我猜可能是录一段视频在便携式播放机上播放,而不是即时通讯。

葡萄可以抗癌的观点看来由来已久。

人们幻想到了1978年已经没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而现实中“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在2013年才提出,而农村户口试点改革直到今年才逐步开始。

1958年大跃进已经开始,人们幻想到了1978年中国人已经彻底实现猪肉自由,每个公社社员每年可以分配到365头猪,每天一头,每头在1500斤以上。不过所有的财产都归公社所有,大家按需分配,生产高度过剩。



在1978年的中国,登月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人们正在策划去火星的活动,当然单人飞行器也已经是普及的交通工具。


现实中1976年去世的毛泽东和1969年去世的刘少奇,在电影中认为他们在1978年应该还都在世。

按照电影中的未来时间线,1962年中国在十三陵水库附近成立星级航空学院,现实世界中1961年尤里·加加林完成首次载人宇宙飞行,不得不说电影竟然卡点到位了。

电影中的情感线最后也有了归宿,前面提到的拒绝负心男作家的女劳模,嫁给了一个拖拉机手,他们的女儿成了十三陵炼钢厂最年轻的科学家。

在女儿19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又生了一个孩子,可以看出当时的妇产医疗和护理技术应该非常高。

最后一幕,大家开始举行舞会,这种活动是1958年对1978年的幻想,然而现实中没过多久就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腐化堕落的活动加以禁止。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头情感线中的女大学生也出现了,观众可能还记得她开头穿的T恤上写着“艺大”,她现在是十三陵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



最后在所有人跳舞中电影结束。

1958年是个比较特别的年份,1957年反右倾运动之后,1958年开始进行纠正平反,可以说这一年是新国家还能保持理智温和的最后一年,接着大跃进、三年饥荒、文化大革命、严打运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工人下岗,一直折腾到今天。

现在看待当年的这部电影,片中带着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而对未来的憧憬则很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气息,在历史评判中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寄托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个人觉悟,不理解也不会进行阶级斗争,是一种回避暴力革命的软弱与盲目乐观,反映在电影中最激烈的“斗争”也不过就是怒斥而已,在电影10年后,语言批判变成了真正的流血武斗。

从1953到1958的五年里,具体从1953到1956的三年里,可能是新中国最具希望的几年。1953年朝鲜战争和土地改革结束,1956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革命者们正在按照他们理想的方式改变这个国家,建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

伴随着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主义精神,此时的中国尚有热情与好奇心接纳新鲜事物,一些之后被严厉批判的“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比如电影中出现的舞会,此时尚且被视为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影片中的反面角色还被以传统朴素道德理念加以批判,而不是之后的阶级斗争理念。

很可惜,这些美好的希望在电影拍摄的这一年也就到此为止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铁锈与孤岛

马特

多数人愿意跟随时代,甚至期待自己能引领时代,但总要有人负责落后于时代,成为人群中最无趣的那个人,郁郁寡欢地跟在时代后面捡拾被碾过的碎片。有的人就是永远都高兴不起来,总会在狂欢中嗅出苦难的味道,在歌舞升平里挖掘那些希望被永远遗忘的过往,那些令一小部分人感觉尴尬,同时令大部分人感觉扫兴的记忆。

0135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