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迷因
新迷因

一个人的烟火是孤单 一群人的烟火是麻木 (公众号:新迷因)

被忽略的《爱死机》第二季,到底在讲些什么

前段时间有朋友让我谈谈对爱死机第二季的看法。

毕竟,看过的人都知道,第一季珠玉在前,直到现在,在豆瓣上,有数十万影迷给出了9.2分的高分。


第二季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前段时间总算还是端了出来,跟拼盘一样,八样菜,与第一季的十八道大宴相比,数量上也明显缩水。虽然也是煎炒烹炸,但其中有两道菜还重样了,都是反思人工智能反噬人类,仅仅在内容上换了换马甲,这厨子也太不上心了,第二季最终在豆瓣只拿到了6.8分。


神剧烂尾导致最后口碑扑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管是前几年的热播剧《权力的游戏》,还是《黑镜》,以及最近因为《招魂3》上映又被热炒的招魂系列,无一都顺应了影视剧续作狗尾续貂的魔咒循环。

与《黑镜》系列探讨人类在科技至上主义面前的困境和反思一样,《爱死机》前后两季也承载了很多哲学命题。

比如第一季中剧情反转最大,也是被人解读最多的《天鹰座裂隙以外》,我的个人倾向是,这更像是马克思韦伯的“西方理性主义”用在未来世界和生活的新解读,主角最后从美丽梦境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这就是一个“祛魅”的过程,而后怎么办,梦醒时分后命运何去何从?影片中的答案是残酷而没有选择余地的。

一边是现实衰败残酷物语,另一边是虚幻梦境中的美丽新世界,主角最后选择“返魅”,重新回到梦境中的美丽新世界,换做是我,也会毫不犹豫去梦境中继续和妹子私会,根本不关心她在现实中是只褪了皮的巨型螳螂。


影片并没有将祛魅后的主角升华到哲学高度,去积极面对残酷现实甚至要狂妄地想去改造它,而只是将人类感性的一面放到最大,这或许也是对资本主义理性文明的最大嘲讽。 

而在整个第一季赞誉声最高的神作《齐马蓝》,则蕴含着哲学终极三问的最高命题,这与另一部科幻片《超体》有某种形式的相同点,都在探求生命的终极形式——我要去哪里?只是《齐马蓝》将这一命题进一步升华,形成了一个重新回到原点的哲学闭环,那就是回答了我要去哪里的尽头——我是谁?和我来自哪里?


还有带着美漫涂鸦风的《证人》,这是一个关于命运循环的故事,暗示了每一个个体,都是命运链条上的一环,都无法独身事外,在伤害别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受到伤害,并且循环往复。


第二季所面临的困惑并不是缺少表达的内涵,恰恰相反,里面包括《虚拟客服》、《击杀小队》以及最后压轴出场的《溺水的巨人》,都有很好的意境和内涵。

更不在于制作经费不足导致水准降低,第一季的巨大成功早就是一发刺破长空的响箭,全世界的热钱都排着队的瞄准这里,一句话,奈飞什么时候差过钱!

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在剧作处理上,缺少了足够的张力!

我特别不明白《冰》这部作品的表达意图,这部短片的主创还是第一季中神作《齐马蓝》的原班人马。但是在剧作设计上仿佛是个不严谨的玩笑似的,整个观感上也与抖音快手上的小段子一个水准,除了冰鲸跃出冰面那一瞬间的极致视觉震撼。

两兄弟在冰面上疲于狂奔,弟弟跌倒,冰面破裂,危险临近。哥哥转身背上弟弟继续奔跑逃命,一瞬间,背后冰鲸跃出冰面,极致壮观的视觉呈现,两兄弟被巨大冲击力高高抛起,落下时两人毫发无损。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高潮就这样戛然而止!按照“起承转合”以及“发现”和“突转”的剧作理论,我特地把脑回路都清空了,就等着接下来的巨大反转!

结果,两兄弟起身拍拍身上的冰屑,勾肩搂背,说说笑笑回家去了。

除了视觉呈现外,在我看来,全片除了连套路都算不上的平淡情节,以及肤浅的说教常识,基本上乏善可陈。

但在豆瓣上,不知怎么吸引了一帮中了耽美和玛丽苏剧毒的特殊人群,一致地热烈欢迎爱死机脱离了血腥和深刻,也拥抱起了小清新和主题说教,就因为这部短片有效传达了亲情的包容和伟大。 

但这就已经不再是第一季成功俘获观众的爱死机了。


接下来,简单概括一下第二季八部短片的个人解读。

第一部《虚拟客服》,剧情很老套,简而言之就是,当人工智能上升到权力控制,温和沟通和平等协商变成冷冰冰地界面选择时,唯一的出路就是逃离和对抗。


第二部《冰》,前面已经讲过,概括起来说就是,弟弟是强健的基因改造人,为了帮助弱鸡哥哥找回自信和脸面,不惜用生命做赌注,最终让哥哥找回自我,弱鸡找回自我还不就是弱鸡吗?而且一旦失败,这代价也似乎有点大!


第三部《突击小队》,是一部探讨人类永生与生存意义的短片。这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有种特定意义的契合,那就是,生命的长度与生命的意义之间,是否遵循着某种特定的关系。每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从而才能去反思和拓展个体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当人类具有了永生的能力后,是否还能感受到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呢?


第四部《沙漠中的斯诺》,与第三部反映的主题有些相似。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斯诺具有永生的能力,他的妻子因为身体衰老,在200年前就自杀了,正因为这样,他是孤独的。当具有同样永生能力的另一半走入他的生活,这样的孤独似乎应该走到了尽头,即使她只是一个仿生人。


第五部《高草丛》,这是一部向斯蒂芬金致敬的恐怖小短片,类似于其同名恐怖片《高草丛中》。高草中隐藏着诱惑和危机,引诱无数人类迷失在这里,找不到人生价值,最后硬生生活成了怪物的样子。


第六部《圣诞夜惊魂》,其立意接近于宗教邪典片《传教士》,颠覆了我们对事物的本来认知。没有人看到过真正的上帝和圣诞老人的真实外貌,谁敢肯定他们就一定是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呢?关键之处在于,

他可以嗅出每一个孩子到底乖不乖,如果表现好的话,他会从嘴里吐出他最想要的玩具作为圣诞礼物,但是如果不乖,会发生什么呢?


第七部《安全屋》,这部短片可以说是第一部的战争版,反映的也几乎是相同的内涵。那就是当人类自以为是的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并不会为人类带来恰当的便利,相反会构成极大的安全威胁。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一部的清洁机器人即使处于暴动状态下,一旦发现地上有散乱的物件时,会一下

从暴动状态切换为正常状态,直到清理完散乱的物件。同样在第七部中,男主利用服务型机器狗对外来光源充满警戒的脑残设定,用手电光线照射到机器狗身上,最终机器狗自己把自己拍成了一堆废铁。这里以一种准调侃的手段,表达出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的担忧和警示,毕竟,无论怎么发展进化,始终脱离不了工业产品呆板缺乏灵性的本质。


爱死机的观众在前面七集上无论出现多大的观点分歧,最后都在第八部《溺水的巨人》中达成了一致好评的共识。这部短片无论是视觉表现,还是观看时的想象张力,对观众都有极强的吸引力。

第一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格列佛游记》里的情景,只是不像格列佛那样充满了对抗和喧嚣,片中的巨人因为在海中溺毙,躺倒在海滩上,有着古希腊雕塑一般健硕身体和精致面容,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

主角“我”以一种叙述者的身份,用旁白式的语言叙述着巨人从栩栩如生,再慢慢腐坏,直到最后被肢解分割。这样的独白方式就像是古希腊的叙事诗一样,也因此,整部短片也蕴含着极强的文学隐喻。

巨人可以理解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合了人类的一切美德,但是在当代社会,他死去了。而围观的人群,从最开始的面对奇观时的惊叹,再到爬到巨人身上的嬉戏,到最后巨人身体腐坏后的肢解,整个行为过程暗示了人类在不断误读甚至亵渎这种精神力量。而作为叙述者的“我”,仿佛见证着回归传统,遵从美德的陨落和消亡,甚至包含对于人类未来的隐忧,也隐含在忧郁哀伤的叙述当中。


这就是整个爱死机第二季中八个故事的个人解读。

在我看来,第一季力道过猛,就像一开始的《桑妮的优势》,融合了克苏鲁和赛博的精髓奥义,将地下竞技和黑帮故事用冲突激烈的剧情包装展现。短片还能这样玩?观众一下眼前一亮,观看兴致和期待度也明显提升起来。

而第二季只是回到了正常状态,并没有特别的好,也没有特别的坏。但是有一个结论就是,长远来看,如果一定要用消费主义的思路去探讨深远的内涵命题,这条路注定无法持续下去。

不信,我们看第三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