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will
goodwill

work in progress

香港「奇文共討室」(1) - 《我混入黄丝内部两月的真实见闻》

本來我是打算按部就班的先把「香港羅生門」這一系列小文寫完,再來慢慢談及這種涉及「基本事實」層次的話題。不過,看到《 转:我混入黄丝内部两月的真实见闻!》 這種質量的文章居然一度跑到了本站的熱議話題上,而且評論中附和者似乎還不少,我想了一想,乾脆還是兩線並行,聊作吐嘈之用吧。

為甚麼說這篇文章是「奇文」?

這麼說吧,一大部分香港人看到這篇文章會有甚麼感覺?

大概就是內地朋友看到台灣綜藝節目說「大陸人消費不起茶葉蛋」等等的感覺吧。


我强烈懷疑這位作者可能香港都沒來過,看了一點直播,刷了幾個微博,上連登看一圈,再百度幾篇文章就來命題作文了。

有言道:「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現在連圖都不用了。

我看到微博上對此文有如此一個留言:

微博上對此文的一個留言

(按:為甚麼這篇文章會「完全符合」以上這位朋友的判斷?因為多半就是持這種看法的人或者想推銷這種看法的人寫的嘛。)

好吧,進入正題:這文章有甚麼問題?讓我先認真談一下當中可輕易證偽的部分:

數十萬香港越南難民/船民後代?

按文中所述:

我所认识的黄丝中还有这样一个巧合,勇武的主力中有不少人都是“阮姓”。众所周知,香港有几十万的越南后裔,阮姓是越南人的大姓,而最早喊出港独口号的香港年轻人又凑巧是越南后裔“招显聪”。那么就可以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认同中国人的“种族”?为什么想要香港独立?因为他们和我们根本就不是同根同源。一群越南后裔带着香港人搞独立,有些香港人还跟着摇旗呐喊,多么可笑!

而Matter這篇文章的下面也有對此段資料表示贊同的回應,比如說:

是有二十萬純越南難民留港,遣返不多,大多自願留港融入香港,改名換姓自稱香港人。後來又跑掉一部分。
你查的不仔細,20萬越南難民是真實數字,後面遣返和跑了一部分,上報的純越南人只有五千。那融入香港的不純的後裔呢是沒法統計的,香港的統計你看看就好。

這種基於「幾十萬越南難民留港,後代反中亂港」為基調的謠言根據新品葱這個討論串的留言,似乎最早在2014年就出現了,到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變種文章。Facebook專頁- 求驗傳媒日前也曾對這個謠言作出闢謠(連結見此)。

(按:關於此事的部分簡單介紹可見:不漏洞拉:你不知道的越南船民史(上) - *CUP 不漏洞拉:你不知道的越南船民史(上) - *CUP 投奔香港尋新生 越南難民憶當年 - 大學線攝影展記難民逃港情景

大學線的越南難民問題時序表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香港政府的官方刊物香港年報 2001版的越南難民和船民 一章:

香 港 雖 然 面 積 有 限 而 且 人 口 日 增 , 但 自 上 一 世 紀 七 十 年 代 末 期 以 來 , 共 收 容 了 印 支 人 士 約 16 000 名 。 二 零 零 一 年 年 底 , 仍 有 44 名 越 南 難 民 和 110 名 越 南 船 民 滯 留 本 港 。 在 此 之 前 , 已 有 逾 143 000 名 越 南 難 民 獲 安 排 移 居 海 外 , 超 過 67 000 名 越 南 船 民 被 遣 返 越 南 , 另 約 有 1 368 名 越 南 難 民 和 船 民 自 二 零 零 零 年 二 月 起 獲 得 本 地 收 容 。

根據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九日的臨時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資料文件

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九日的臨時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資料文件附件A

「众所周知,香港有几十万的越南后裔。」到底如何「众所周知」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

2016 年少數族裔人士的主要統計數字
2006 年、2011 年及 2016 年按種族劃分的少數族裔人士數目

「眾所周知」,整個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也就只有約數十萬人,「香港有几十万的越南后裔」根本就是胡說八道。至於背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類的思想在此就不作評論了。

當時的香港是作為一個中轉站的定位,越南難民/船民基本上是來一批,送一批(送到外國/送回本國)。二十多萬這個數量是二十多年來的總和,而絕大多數難民都已經被送走了至1998年的離港累積總人數:236 600名,所謂「遣返不多」根本完全不成立。

關於香港這些難民去了哪裏,可以參考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七日的立法會會議紀錄

這些難民去了哪裏?

而二零零零年二月二十二日的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 越南難民和船民:未來路向中,滯留在港的難民的本地收容計劃情況如下:

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 越南難民和船民:未來路向

順帶一提,如果說內地有數十萬越南難民反倒算是準確的(見:在華印支難民):

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 越南難民和船民:未來路向

即使有部分難民可能嫁了給本地人(如下圖剪報),可能給本地親友收留了,又可能是真的從收容營「跑了」等等,根據2001年年報官方數字,獲得本地收容的印支人士自七十年代末期到千鿋年,二十多年來的總和也就是16000人。

出處:https://oceandeeop3000.blogspot.com/search?q=%E8%B6%8A%E5%8D%97

事實上,1982年7月後接收的難民是以「禁閉式」營地進行收容的(剪報見下圖),難民根本不能自由出入營地,「跑掉」的情況更加是屬於少數了,而且一般也會見緒於報章新聞。(見:從報章標題看越南船民在香港的歷史(1975-2000)。)

出處:https://oceandeeop3000.blogspot.com/search?q=%E8%B6%8A%E5%8D%97

坦白說,「越南後代亂港」這一理論應該是因為香港曾有「收容越南難民」這個歷史背景才有人傳播和相信的。不然,用同樣的邏輯,按統計數字算,說甚麼「菲律賓後裔亂港」、「印尼後裔亂港」、「南亞後裔亂港」或者「日本鬼子後裔亂港」也許還合理一點。要不然當年這些越南難民細胞分裂也生不出這麼多人...

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 越南難民和船民:未來路向

我們再看下去:

而最早喊出港独口号的香港年轻人又凑巧是越南后裔“招显聪”。

好吧,招顯聰是不是越南裔其實真的是無關痛癢。不過,根據香港商報的報導: 招顯聰3罪俱罰判監4周招顯聰出生於廣東鶴山,他於05年初中畢業移居香港,持反中國立場。」

算了,順便也在這裏說一下經常被說是越南後代的黃之鋒和何韻詩吧:

何韻詩父親是這位:何韻詩父親出書 爆阿澤打老師,祖籍應該是廣東佛山順德。

黃之鋒父親是這位:父親細說-黃之鋒是怎樣煉成的,祖籍我以前印象中在某處有看見過,暫時找不回來,待考。不過這位黃先生1986年在香港大學電腦系畢業,跟越南難民也沒半點關係。

對了,作者還寫了一句:

我所认识的黄丝中还有这样一个巧合,勇武的主力中有不少人都是“阮姓”。

大家先把這句話記住,我們下一部分再回顧。

而這段其餘的文字基本上全部不成立:
(是的,連「最早喊出港独口号的香港年轻人是“招显聪”」這個陳述可能也是錯的。)

众所周知,香港有几十万的越南后裔,阮姓是越南人的大姓,而最早喊出港独口号的香港年轻人又凑巧是越南后裔“招显聪”。那么就可以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认同中国人的“种族”?为什么想要香港独立?因为他们和我们根本就不是同根同源。一群越南后裔带着香港人搞独立,有些香港人还跟着摇旗呐喊,多么可笑!

好,現在讓我們從頭看起(下面的內容基本上是在隨性「吐嘈」,不喜者可忽視) :

我混入黄丝内部两月的真实见闻!09.19 12:01 备注:这篇文章是一位内地移民香港的人所写,在香港他这类人被称为“新移民”。

作者身分、背景由於無從證實、證偽、甚至質疑,我們暫且不論。

文章记录了他混入暴徒组织内部两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所感。笔者除了将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以及对一些港言稍作修改外,文字基本没有改动。

讀到這一句話,我們先把三個念頭放在心裏,分別是:

1. 作者「混入暴徒组织」混入的具體到底是甚麼組織

2. 作者混入了「两个多月」,按9月19日發表的日期推算,作者應於7月初期開始「混入」行動。可是作者文末又寫了「所以拖了一段时间才动笔」,似乎作者6月中後期就開始「混入」行動了?

3 .「笔者除了将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以及对一些港言稍作修改外,文字基本没有改动。」這段我們先記住,後面續談。

经过朋友介绍,我混入了黄丝内部,多少也摸到他们一些天真想法。

讀到這裏,我不禁尋思:

「黃絲」具體到底是甚麼組織?其組織形態是甚麼?是一個傳銷式的人傳人「朋友介绍」組織嗎?難道傳銷組織經朋友介紹便能混入「內部」?充其量也就是下線吧?

好吧,我先把這句話理解為「作者歷盡千辛萬苦混入了內部」以後,寫的一句總結。

开始打入黄丝内部比较困难,很难被接受,当然这些小朋友也很好哄骗,同他们喊喊口号,说一些政府的坏话,就轻易过关,正式成为黄丝一员。

等一下,到底混入「黄丝」內部、「正式成为黄丝一员」是「比较困難,很难被接受」還是「很好哄骗、轻易过关」?

好吧,我先把這句話理解為「作者是先苦後甜。起初比较困難,很难被黄丝接受,在和黄丝小朋友喊喊口号,说一些政府的坏话一段時間後,就轻易过关」。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到底甚麼叫「正式」成为黄丝一员。可以收薪金了?有會員卡了?

還有續上面的疑問,這個「黄丝」到底是個甚麼組織?

好吧,我先把這句話理解為「混入了黄丝組織的較上級成員的圈子」,我們繼續:

当开始接触他们时,确实有点惊异。多数黄丝看起来斯斯文文,未成年黄丝脸上挂满了天真无邪,有一部分都只有十四五岁。最开始我就很疑惑,这样的一群未成年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去玩街头暴动这么危险的成人运动?随着慢慢深入接触,我也有了一些答案。我的写作能力一般,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但以下这些都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讀到這段會有甚麼疑問呢:

1.「当开始接触他们时」應該是指「比较困難,很难被接受」的階段吧?「黄丝暴徒」們不是都用口罩物件等隱藏自己面容的嗎?作者是怎麼知道他們的真容的?「黄丝暴徒」們這麼信任作者?

好吧,上面作者說了「经过朋友介绍」,我先理解為「朋友的在場讓初次接觸作者的黄丝暴徒們放下了警覺」。

2. 至於「斯斯文文」這種描述想必是想說「黄丝」不像體力勞動者?「未成年黄丝脸上挂满了天真无邪」這種廢話就更加不多說了,不然難道「黄丝暴徒」還有獨特的樣子可看?難道每個「未成年黄丝」都看上去凶神惡煞?久經社會?

3.「有一部分都只有十四五岁。最开始我就很疑惑,这样的一群未成年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去玩街头暴动这么危险的成人运动?」這句更加可圈可點了。我們先來看9月16日的新聞  風波百日 警射3100催淚彈590橡膠彈 拘1453人三成學生 70人控暴動

16歲以下被捕青少年佔整體近3%

資料可見,三個多月以來,被捕者當中18歲以下有近80人,16歲以下有逾40人。「十四五岁」以至未成年人的數目在示威前線充其量就有個5%左右。除非那些成年示威者都是「寧願自己先被捕」,「讓孩子先走」(可是也不可行呀,每個人臉上都是全副保護裝備,怎麼樣分誰是未成年人呢?),不然作者是有怎麼樣的超常感應才能在蒙面暴徒人羣中精準找到這些十四五岁、天真无邪的未成年人?(加上中後期示威活動往往在多區同時舉行,每區的未成年人人數上就更少了。)

注意,這還只是作者尚未「慢慢深入接触」的時候哦。

寫到這裏,我不禁細思極恐。

以下整段一起說吧:

成为“暴徒”就可“屌丝逆袭”,美女会主动投怀送抱
原来,黄丝的父母大多都是长时间出去打工,疏忽了家庭沟通,在青春期这个时段,他们很需要被人认同,但却留守家中当宅男宅女。没有这场暴动,他们谁都不认识谁,但是这些宅男宅女加入暴动,却得到所谓“同路人”极度的认可,到达什么程度呢?就是属于相互之间不认识、不知道名字,但就可以直接相互称呼为“手足”。
这样的极度认可,实际上是扭曲的,在爱国阵营无法感受到,因为大家是正常的、理性的,只是共同有一颗爱国之心。而他们在这个年龄,相互关心几句,相互夸一夸,在心目中就有了“过命”的交情。我混进去没多久,身边的黄丝就都称呼我“手足”,而且我也感觉得到,他们心里也认为你是他的“手足”。这样的情感氛围下,男生之间很快成为战友,男女之间很容易成为情侣。甚至还有黄丝女高呼想嫁给勇武哥,特别是在前线同警察对抗勇武的男生。
这些宅男以前追港女想都不敢想,现在甚至有曾经梦寐以求的超值富家女主动投入怀抱。名气、美女双丰收,被同龄人认同,以英雄式风采拥抱港女归来是他们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力,这也让他们在暴动时更加愿意往前冲。可矛盾的是,他们最怕的就是被警察抓到,却还经常会以“今天我又打伤了几个警察”进行炫耀,听起来确实很幼稚。每当他们说这些的时候,你都能感受到那些女孩更加崇拜的眼神。要是早几年,估计我都会蠢蠢欲动难以自持。
所以,网上传播的那些女孩主动献身暴徒并不是空穴来风,她们真的会傻到这样做,而且她们的父母是不知道的,知道了估计会疯。大多数女孩都是未成年,她们是真的认为对抗政府警察的这些男孩是勇敢的英雄。所以对这些黄丝提出的要求基本都会满足。有些黄丝私下给我讲,他曾见到过一个女孩侍候几个人、还有几个女孩与一群人一起……说得很认真,也很有细节。当然,我没有机会亲眼目睹,因为能够“享用”女孩的也多是组织里的骨干核心人员,一般的小黄丝也就是搭上个小妹算不错了。

這裏首先所暗示的無非就是這些少年平日無所事事,又無工作,父母又沒時間理會他們,於是上街搞事、找朋輩認同。然而,比方說根據大公報關於728上環的新聞,嚴懲暴動 44疑犯提堂 13人是學生,當中被捕的未成年人只有2名,無業或者無報稱職業的人有8名,其余34人都有工作或學業在身。

然後,關於這幾段文字,我們來列出幾句陳述:

  • 相互之间不认识、不知道名字
  • 黄丝的父母大多都是长时间出去打工,疏忽了家庭沟通
  • 这些宅男以前追港女想都不敢想,现在甚至有曾经梦寐以求的超值富家女主动投入怀抱。名气、美女双丰收,被同龄人认同,以英雄式风采拥抱港女归来是他们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力
  • 以“今天我又打伤了几个警察”进行炫耀,听起来确实很幼稚。每当他们说这些的时候,你都能感受到那些女孩更加崇拜的眼神。
  • 大多数女孩都是未成年
  • 黄丝提出的要求....
  • 有些黄丝私下给我讲,他曾见到过...
  • 因为能够“享用”女孩的也多是组织里的骨干核心人员,一般的小黄丝也就是搭上个小妹算不错了。

從這些陳述我們可以得出甚麼結論和疑問呢?

  • 由「骨干核心人员」可見,作者所加入的「黄丝」是有一定的組織成分的。作者所加入的這個「黄丝」組織又中存在一些平時可以讓黄丝进行「每当他们说这些」、「炫耀」、「私下讲」、「提出要求」等等的場合、平台或渠道。而按作者的描述,他似乎加入了一個「專門招攬未成年人的黄丝組織」。
  • 然而,「黄丝」之間相互之间不认识、不知道名字,在暴動現場又是蒙著面的,並且往往需要狼狽地逃脫警方的追捕。這種場合、平台或渠道到底是甚麼?
  • 而所謂「名气、美女双丰收」,可彼此又「相互不认识、不知道名字」,這名氣從何而來?難道是以外號如「烏蠅哥」、「暴龍哥」等聞名?
  • 到底作者認識了多少個黄丝中人,當中又認識了多少個勇武主力,其中又知道了多少人的真實姓名,從而可以得出「我所认识的黄丝中还有这样一个巧合,勇武的主力中有不少人都是“阮姓”。」這一個結論?
  • 既然「黄丝的父母大多都是长时间出去打工」,那麼他們「梦寐以求的超值富家女」是怎麼樣成為黄丝的?

我們再往下看:

基本不懂政治,自认香港人比内地人高级,甚至认为是香港养活了内地。
这些青年人精力确实比较旺盛,回来了虽然有些累,大家还会聚在一起聊天。我也经常岔开话题,问他们政治诉求一类的。但他们除了念口号式反复大声说五大诉求外,对于其他政治话题谈知又少。什么双普选、什么反送中很少被提及和交流。一开始我也觉得很奇怪,这些为政治献祭的黄丝居然不乐意聊政治话题。但后来也明白了,他们年龄小、学历低、没有社会阅历,政治对他们来说都是空洞的概念,不懂,也不想去懂。
他们感兴趣的、愿意聊的都是对内地人和新移民的歧视。喜欢讲内地人来香港的不文明表现,新移民抢了他们资源等等。实际上他们对内地的发展基本一无所知,还活在自己的想象里,认为内地贫穷落后,就算是有钱了也是掠夺了香港的钱,甚至认为香港经济不景气是因为内地把钱变着法的抢走了。当我说到“听说香港水、电、蔬菜、肉都是大陆提供的,也没有收过香港的税”的时候他们非常嗤之以鼻,认为我被洗脑了。有的会说:就算是真的,也是因为大陆拿走了香港更多的财富,提供的这些都不值一提……

我這裏就不說為甚麼作者和他的黄丝們示威/暴動之後還會「一同回去某處」「聚在一起聊天」了。後面的這兩句「他们除了念口号式反复大声说五大诉求外,对于其他政治话题谈知又少。什么双普选、什么反送中很少被提及和交流。」到底是甚麼鬼?作者是不是連這「五大诉求」都沒去查是甚麼東西?還是他除了「双普选」、「反送中」就說不出一個政治議題了?還有後面的這一段真的不是把「廢青」在內地網絡的形象在加上連登、Facebook看到的一些留言合併在一起的空想產物說真的,香港有一部分青年人甚至成年人是對內地有很多誤解,但「認為內地貧窮」真的不會是其中一項,起碼這些人對「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的其中一部分有他們的認知(或偏見)。

謎一般的香港物價

参与暴力游行示威的黄丝,绝大多数的都出自底层家庭。黄丝参加暴力活动,大部分是有钱领的,也有一小部分是没有的。这一小部分是最惨的,比如每次参加暴力活动很消耗体力,这些黄丝饿了后都没有钱去小餐馆,因为香港的物价很贵,但收入多年都没涨过,一碗面就要好几十块。他们连工作都没有,身上那点零花钱只敢去路边摊,花十几块钱吃碗“菜面”,连汤都会喝精光。
加入他们不久,为了取得信任,我跟黄丝们一起参加完示威(只站在后面喊喊口号)后,提出请几个还算聊得来的人吃宵夜,他们高兴得不得了。在新界的一间很小很破的餐馆,一共也就不到一百尺(十平米)的样子,我狠下心来点了十几个荤菜。不夸张的说,菜上来后他们眼睛都看直了,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好菜”,竟然都掏出手机拍照。我基本没怎么吃,因为他们都在“抢”,对,是抢着吃!哪有什么礼仪形象!
说这些你们可能都觉得不可思议,连我也是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感受到香港青年的生活现状。这顿饭花了我好几千块,但我其实不心疼,因为我看他们的样子,真的觉得可怜。那些垄断阶层富豪消费一顿饭恐怕够他们一家人一年的开销,这就是香港的现状。黄丝大声向政府喊没有未来了,也确实是心声,只是他们喊错了对象。因为他们不懂政治、经济等深层次的原因,只知道自己连饭都快吃不饱了,需要有人承担这个责任。
黑人問號.jpg

這幾段描述我強烈認為屬於畫蛇添足,特別是文章第一句竟然還要點明「笔者除了将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以及对一些港言稍作修改外,文字基本没有改动。」

好吧,香港根本沒有「路边摊」這個概念,也沒有「菜面」這個概念, 最接近「路边摊」意思的應該算是「大排檔」。而如果是指「麵檔」,用「路边摊」這個詞語形容也已經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港言稍作修改」到底要怎麼樣改才改得出「路边摊」「菜面」這兩個詞語,實在是耐人尋味。

而2019年在大排檔/麵店「花十几块钱吃碗“菜面”」
?這個...一碟油菜也起碼要十來塊錢了,到底作者在哪裏找一碗十幾塊錢的「菜面」吃?

好吧,我先理解他是指「淨面」。

至於「在新界的一间很小很破的餐馆,一共也就不到一百尺(十平米)的样子,我狠下心来点了十几个荤菜...这顿饭花了我好几千块。」這一段,更加是匪夷所思。我甚至懷疑作者是不是對新界有「偏遠、鄉郊」地區這種印象,才故意這樣寫。先不論一百尺的餐馆的桌子夠不夠位置上「十几个荤菜」,不好意思,文中「荤菜」這個概念,在香港也是不存在的。喂大佬,你吃素菜可能還貴過吃「荤菜」呢。至於「十几个荤菜...花了好几千块。」更加是對香港物價的想像嚴重失控了。

我們來算一下,假設十几个荤菜=13個荤菜,花了好几千块=花了3000元,每道菜約需230大元。
我隨便網上找一間連鎖式酒樓的餐牌吧(美心皇宮- 中環大會堂分店)

到底作者和「几个还算聊得来的人」是怎麼樣在一間「很小很破的餐馆」吃宵夜吃十幾道菜吃出幾千塊錢的?(這一整段也是我懷疑這位作者可能香港都沒來過的原因)

会“共享”毒品,核心成员在组织内的权威不容动摇
黄丝手里有一样东西我是从来不敢碰的——毒品。每次暴动开始之前大家三五成群相互勉励,最核心成员是可以享受毒品的,大麻居多,有时候也会有些摇头丸、冰毒一类的!有时他们也会拿出毒品分发一些给下面的人,并说是可以用来麻痹神经、抵抗警棍。作为成年人我当然知道这东西千万不能碰,我也以“长者”的身份劝过他们别沾毒品,也假装漫不经心的问过毒品从哪里来。但他们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怪物”,因为组织的核心成员是权威,我劝他们别沾毒品,就是在质疑权威。为了让他们不起疑心,我也就不再提了。

看到這裏,我只有兩個建議:
1. 建議作者盡快報警,舉報以上組織所有他知道身分和名字的人士以及其骨幹人物。
2. 建議作者盡快建議警方用毒品測試(如頭髮、尿液測試)測試所有示威者和被捕人士。

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了“洗脑”工具!勇武主力大多是越南后裔。
这些黄丝被洗脑,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起到了致命的作用。脸书、推特、电报群组、连登等社交平台上各种歪曲煽动仇视中国人言论及虚假文章层出不穷。加上仇视中国人的一些香港本地“才子”如陶杰之流,昧着良心不断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抹黑宣传。像这个陶杰传播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只要是中国人干的,都不行!只要是英国人干的,好好好!因为香港是英国人管过的,所以香港还是比较好的。但这个好跟内地没关系……
并且这次暴动,勇武的组织里有专门的文宣团队,光制作懒人包图片的人员就有上千人,每天都在大量生产抹黑警察、造谣政府等各种作品。加上以《苹果日报》为首的港独媒体跟他们一唱一和,怎能不被洗脑?
所以,这些未成年人士在这种舆论氛围的熏陶下,怎么可能去花时间去寻找真相,基本都是随波逐流,硬是被洗脑成为带有“种族仇恨”的纳粹主义,仇视内地的血脉同胞。什么大爱、多元化统统被洗掉。跟他们在一起的两个多月,我能强烈的感觉到,他们心中充满仇恨,这种仇恨甚至超越人性的底线。我可以这样说,如果这些人手中有军事武器,他们非常有可能发动战争,就像当年的日本侵略者一样烧杀抢掠!而香港的反动派势力就抓住这点,不停地将年轻人的仇视心煽动到极致,让他们更加地肆无忌惮地使香港陷入暴力的漩涡,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以上這些觀點我不在此文回應或評論了,特別是關於抹黑、謠言、勇武派和激進派這些議題,(廣告)我將來會在拙文香港羅生門系列 - 日漸成真的「莫比烏斯馬蹄鐵」式政治光譜這一部分的「下篇」中論及。至於「勇武主力大多是越南后裔」文首已經談及了。

我每写一段,心情都在往下沉。两个多月看到的种种,都历历在目,心情非常复杂,所以拖了一段时间才动笔。但最终还是下决心把这些都写下来。因为,“毒药”侵入人体,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这两个月我只摸到了病象,却摸不到病根,更没有良药对症。这篇笔记最终想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找到解决病症的良药,否则香港真的会病入膏肓,彻底完蛋。

不說別的,我每每看到各大內地網站,甚至連香港文匯報都堂而皇之的轉載此流文章,心情也都在往下沉,心情非常複雜。這篇吐嘈最終想表達的意思,是希望大家不論立場一起努力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否則我的San值真的會病入膏肓,徹底完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