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果 | Guo Liu

@guo

“To change something, build a new model that makes the existing model obsolete.”

“To change something, build a new model that makes the existing model obsolete.”

回忆之地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影像回忆。关于地方,关于动植物,也关于人。

02
24 articles54569 words
24 articles54569 words

什么样的去中心化社交协议是有用的?

过去十几年中,人们已经尝试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协议和网络结构,但什么样的协议对社交媒体是有用的?

5

联邦制社交协议:Nostr,Secure Scuttlebutt,Farcaster,ActivityPub

Nostr 最近引起很多关注。获得了 Twitter 前 CEO Jack Dorsey 的支持,客户端 Damus 一度进入 Apple store 下载前十,注册用户据说已经超过一百万。前几天在 Web3 101 播客聊了聊它和 Farcaster、Secure Scuttl...

7

去中心化社交媒体的博弈机制

一种新的人与人的组织方式正在成为可能。不管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社交媒体、DAO 还是 DeSoc,背后有共通问题:什么样的机制能让社群产生价值,并实现良性循环?这样的机制需要社群共同演进,我们如何一同描述和讨论它?

8

IPNS Content Feed 还可以拿来做什么?

1. 为珍视的内容进行备份;2. 为自己的 ENS 配置个人页面

3

Devcon VI Watch List for Content and Social Applications

Curated topics for builders and investors looking at Web3 content ecosystem and social media.

6

关于 DDoS 与去中心化的碎碎念

昨晚 Matters.News 遭遇了一次大规模的 DDoS 攻击。虽然 Matters.News 历史上遭遇过几次 DDoS,但这一次时间最长、流量最大,前后持续9小时,峰值达到每五分钟五千万次请求。这次攻击成功之处也在于它的去中心化,发起请求的 IP 均匀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导...

8

Web3 Application Achitecture

Notes from Matters Web3 lecture series, on emerging trends and patterns of web3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2

Designing Ownership for Collaborative Content

Web3 brings ownership to the digital world, and gave us the chance to design new forms of ownership that can avoid dilemma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ownership. And here are some examples.

1

为共创内容设计所有权

在 Web3 中,因为私有产权的确立,我们有机会设计新型的所有权,甚至能够化解私有与公有产权之间的矛盾,平衡私有的激励与公有的公平。Matters Lab 正在探索针对共创内容设计更加合理的所有权。

2
回忆之地

科隆群岛:烈火中诞生的伊甸园

因为很晚才接触到人类,这里的动物们还未学会对人类的恐惧,自由自在地与人类相伴。火山与岩浆中诞生的群岛,成了生灵们难得的伊甸园。

2
回忆之地

色达:宁静的日常和生死的边界

多年前偶然走入色达,走入这里修行者的日常。在这里看到的对生的理解,和对死的态度,都让我在多年后时常回想。

7

通过哈伯格税治理 Matters 标签

哈伯格税是一种经济策略,意在达成私产与公产之间的平衡,利用市场机制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究其核心,是两条简单的规则: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产进行任意定价,同时上缴对应的资产税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出价高于一件资产,就可以从拥有者处购得资产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这两条规则能够让资产得到充分估价,同时优化对资产使用的配置。

8

Matters 的架構與技術棧

photo credit: Ray Wenderlich隨著開源計劃的啓動,馬特市市民們可以直接看到馬特市的所有機制和邏輯。全面開放代碼倉庫後,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建議和想法、提交功能和優化,也可以自行建立像馬特市一樣的平臺,參與到馬特市生態的演進中。

2

病毒算法,全民基本收入,与可编程的世界观

离线的社交网络与流行病的传播Dominic Tarr住在新西兰的一条帆船上。他习惯写JavaScript,在npm上贡献了四百多个包,包括常用的browserify。帆船上的生活有个缺点,就是网络信号差,社交网络也不好用。所以14年的时候,他开始设计一个协议,让自己和朋友们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联络。

2

信息自由的乌托邦与现实

纽约文化沙龙分享内容,引文整理自现场讨论。美国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协议刚开始出现,也刚从越战的泥潭中走出来,还依然笼罩在冷战的核阴影之中。大量民众意识到政府可以做出愚蠢的决定,对政府极不信任。许多计算机科学家和hacker研究如何通过加密来进行信息交互和身份认证,防止政府控制和...

1

假新闻与市场

假新闻多,换个说法,也就是差新闻多。让一件差的东西变好,常常起作用的是市场机制这双“看不见的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性价比越高的商家越容易生存。随时间,这一手降低了价格,一手提高了质量。但,目前大部分新闻并不作为商品而存在。新闻被视为免费的,于是无法从读者处收回成本,只能作为宣传机构存在:不管是卖广告,还是当权力喉舌。

1

如何保持网络匿名

尽管Matters鼓励实名和基于实名的真诚讨论,不少作者还是会有匿名需求,以免在真实世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匿名性方面,Matters与其他现代网站类似,所以以下讨论也不仅限于Matters网站。打破匿名有时是通过技术手段,但更常见的方式,则是通过公开信息与人际关系。

3

機械生成時代的藝術

1瑞士人工智能專家 Jurgen Schmidhuber 一次演講中說,我們不該把自己和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看做“我們”和“他們”,而該把自己和人性當做宇宙通往更高復雜度路上的墊腳石。在這充滿超人哲學意味的言論背後,Schmidhuber 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IPFS開發者大會記錄

上週有幸與 @zeckli 一起去巴塞羅那參加了IPFS開發者大會。Matters正在建立一個分佈式的作品發佈网络,與其他分佈式应用一樣,核心問題是數據的存儲與傳輸。IPFS生態中提供了一系列通用的工具和協議,用於建立各種不同類型的分佈式應用,使得IPFS成為了許多分佈式項目關注的重點。

維園影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