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y
Matty

Matters 社區官方帳號 Official account of Matters Community For English community: @Matterslab Everything related to Web3

Web3實驗者系列 AMA:我在區塊鏈內容平台的創造力(文字紀錄)

(编辑过)
謝謝米高、筆大和Denken的真誠分享

Matters 每周都會在Discord舉辦AMA(Ask me anything),找來Web3的實驗項目、社群、作者跟我們對談,早前就邀請過 SeeDao、香港南華早報、詩人煮雪的人和作家何曼莊、Vogue Taiwan 藝術總監周青永、Matters的開發團隊,分別跟我們對談DAO的運作和理念、媒體在區塊鏈上的紀錄、創作者經濟和開發Web3的各種可能性。

Matters discord AMA將圍繞以下四個主題持續探索,希望能與大家共同學習:

  1. 「Web3 學習分享」:東八區每週五早上11點,圍繞不同的Web3主題,請不同講者進行知識點講解、案例分析,免費開放給所有人參加,請點擊這裡了解詳情。
  2. 「Web3實驗者」:我們將邀請積極在Web3進行不同方向探索的實驗者,與他們分享他們的經驗、收穫與疑惑。
  3. 「女性在Web3」:關注Web3世界中的性別議題。
  4. 「創作者經濟」:關注創作者如何在Web3中開創新的創作、共創模式。

希望通過AMA,我們能與大家一起不斷深入探討以上問題。如果你錯過了,我們也會在Discord張貼影片重溫,以及整理出文字紀錄放到馬特市,讓所有人都能輕鬆重溫,成為Web3共學的資源。

以下是「我在區塊鏈內容平台的創造力」AMA的文字紀錄。在這場AMA中,我們探討了個人寫作者如何起步、在Web3創作與在Web2創作的差異、是什麼驅動你不斷實驗等等,這是一次愉快的聊天,謝謝三位嘉賓的真誠分享。



Web3實驗者系列 AMA | 我在區塊鏈內容平台的創造力

日期:四月七日(周四)

時間:21:00 - 22:30(東八區)

嘉賓:@米高與小狗ThankYou@花椰菜 Denken@閱讀筆耕

分享者簡介:

米高:從事遊戲製作,因為口才極差,不論大小分享也要事先寫好講稿,其後演變成粉絲專頁,一寫就十年。鍾情於 Write to Earn 的 Web 3 生態,越來越愛。

Denken:七年多軟體開發、專欄寫作經驗,研究與評論科技產品,Matters 圍爐經營者,常參與 Matters 與 LikeCoin 社群。

閱讀筆耕:金融職人、雜食性閱讀者、文案編輯,擅長以心智圖組織分析並以「新人視點」解釋概念、常留意外國 Twitter 與 Discord 的幣圈消息。

影片重溫👇

【文字紀錄】

Q: 大家是如何從Web2進入Web3的世界裡?可以從創作者或是開發者的角度分享?

@閱讀筆耕

  • 算是**「空降」**到Web3: 創作生涯是從2020年8月加入Matters開始算的,只有1.5年的寫作經驗。而在Web2的創作經驗是大學裡玩的BBS或是Facebook裡零星的貼文(如果也算的話)。
  • 進入Web3的契機是電子書閱讀器:讀了一年後希望把輸入的內容變成輸出。一開始使用Google文件來寫,因為受不了孤獨感,為了找到更多的誘因去維持寫字的習慣,所以嘗試尋找別的寫作平台。
  • 最開始找到了Medium,但是對於華語使用者策展的介面不是很友善,後來才尋找到Matters,在Web3的平台中,從作者的角度上文章可以有更多留言的反饋,從讀者的角度來看網站簡約、流暢、輕盈。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 做了20年的遊戲,因為工作需要建立不同的遊戲社群,一直以來也關注不同的社交媒體。自己也在Facebook上經營了12年的粉絲專頁。
  • 在Web3原本比較期待區塊鏈遊戲,現在沒有那麼看好,因為在Web3的遊戲往往不是一套遊戲,而是一個用遊戲包裝的金融投資平台。在Web3最看好的是區塊鏈的內容創作平台。
  • 從1989年開始用電腦,在每個網絡年代最寶貴的都是內容平台。試了十多個二十個不同的內容平台後,目前主要使用Matters 和 STEEM。

@花椰菜 Denken

  • Web2時代百花齊放,「無名小站」在台灣非常火,身邊的朋友都會寫,但是被Yahoo收購沒多久就關了。轉到WordPress上寫筆記,雖然大學不是資工科系,但是對電腦資訊一直很有興趣,會一邊學一邊寫。
  • Facebook開啟了網路的免費年代,不需要付費就可以無限傳相片。可是因為比較注重隱私很快就沒有再用了,在2009年~2010年開始就會有隱私問題存在,涉及隱私的產品上的變動並沒有告知用戶(比如一開始所有的文章都是朋友圈可見,可是後來預設成了公開貼文)。同年Instagram發布,在2年後被Facebook收購後就也沒有在用了,幾乎完全錯失社群平台崛起的紅利。
  • 在Web2的內容創作不太放在Facebook這種社群平台,轉而會放在論壇型的平台(比如PTT)。
  • Matters也有一種論壇的屬性,因為工作與端傳媒有合作,很早就知道Matters也很早就加進來。
  • 反而也有很多傳統投稿出版的創作經驗:文章也發表在《APP情報誌》、Rocket Café,也擔任過《數位時代》紙本專欄作家

Q: 在論壇、Facebook做寫作和Matters(或是其他web3平台)寫作有什麼差別?除了寫作者可以得到更熱絡的回應以外是否有其他的想像?

@閱讀筆耕

  • 與Web2單方向的給予有所不同,比如訂閱制中,你可以看到被鎖住的文章,價值是由創作者單方面灌輸給讀者,Web3更強調價值是整個社群協作共進創造起來的
  • NFT的價值是需要社群的成員一起協作支撐起的:比如Travelogger會有賦能,比如線上學習會的回看權,有更多人可以參與學習會(無論是live或者是之後回看),而參與時的即時文字討論或是事後的文字整理,都會吸引更多人來參與,這個雙向的循環與賦能也可以讓NFT的價格水漲船高。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 在Web1.0 時代做遊戲營運,生存推廣需要很多的力氣才可以建立起網站的瀏覽量。在Web2的時代裡,內容營運會更累, 因為瀏覽量不是我們的內容決定的,是fb的演算法決定的。
  • Web3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是在參與建立社區,希望在區塊鏈幫助下可以找到一個平台可以長久運作。在Web3自己不再只是一個用戶,可以主動了解其他創作者,參與不同的DAO,或是比如LikeCoin的community meeting的活動。

Q: 從軟件工程師的角度看,是否覺得現在的Web3的平台其實很不Web3?從產品的角度對Web3創作平台是否也有自己的見解?如何看待開源的、更多外部開發團隊加入到Web3的去中心化合作中?

@花椰菜 Denken

  • 產品永遠都不是完美的,比如Facebook在產品上也有很多bug,Matters也會有功能上的缺失,這都不是很大的問題。問題是如何讓現在的產品功能發展得更完善、在商業模式上更可持續。
  • 花費很多時間寫的文章,不希望它是完全無價的。在媒體時代大家都嘗試活下來,主要依靠訂閱制。在Web2裡小額贊助可能不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 Web3更像是群募,在Web3裡我們看到由用戶付費支持用戶的內容平台是逐漸可行的。在Matters上有港幣或LikeCoin的贊助模式、圍爐或是未來可預想的NFT崛起,這都是讓內容可以聚合價值的方式,使得價值可以更長久的留下去。
  • 聚集開發者是很困難的過程,成功的產品背後要有明確的用戶基數:比如近幾年的筆記軟體(Roam Research, Notion, Craft 或是Obsidian),崛起的背後都有一大群的使用社群,有自己的論壇去快速的做迭代討論。

Q: Matters從去年做圍爐到今年開始進入Web3,都是希望探索「如何讓創作更有價」。想問米高和筆耕,在Web3寫作掙錢有更容易嗎?

@閱讀筆耕

  • Web3是項目方可以把錢分享給用戶的平台,可以透過錢包、代幣、智能合約來達到。比如NFT的所有權是清楚的、不可逆的寫在鏈上,這樣在後續才有利潤空間的分配。
  • 創作者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得到一些挹注(例如 LikeCoin)的支持,來度過開始的「死亡之谷」堅持下去,可以更好的協助創作者長久維持寫作的習慣。
  • 要放下「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的想法,創作者要有「一人公司」的思維:在草創的時沒有團隊可以分工合作支持創作者,「散佈花香」的行銷工作需要自己來,這與Web2世界是一樣的。比如自己在Matters以外的大型互動大概有四次,其他三次都是自己的主動出擊,只有一次是被動的。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 認同一人公司的想法,不單單是創作,也要理財、管理。Write-to-earn是可以低成本賺到Token的途徑,可以給用戶很特別的期待(文章寫的好,會有更多的收入)。
  • 早期在Steem寫文章的時候,Steem首頁看起來每個人都可以拿到很多錢,可是自己發了一個禮拜都沒有收入。而Web3特殊的是,我可以去看他們過去和現在錢包裡的交易、收入來源,以及他們用了什麼方法創造出更多的收入,尤其是也可以看到他們在最開始是如何從零開始走這條路。
  • 在Web3我們不只是寫文章,更是營運自己的帳戶。在Web1和Web2總是會為內容瀏覽量傷腦筋,但是Web3主要是做好內容,運用手上Token來建立起自己的Web3平台。

Q:米高在臉書、Steemit和Matters上也都有很多followers,能否具體說一下「一人公司」在行銷上有什麼方法比較有效?

  • 在Facebook上有一個目前在營運的30萬粉絲的粉專,在2010年最初接觸的時候也不了解Web2,一開始是用Web1.0的方法來找流量進來,但是發現Web2網絡內容的用戶群是朋友的關係。
  • 而Web2的作法也無法複製到Web3,Web3的讀者不單單是用戶,也是創作者。Web3的收入來自於讀者有token,讀者用token來投票,投票不單單是為了支持作品,也是為了支持創作者的成長。

社區提問:

Q: 筆耕如何評價Matters和方格子的分野?

@閱讀筆耕

  • Matters**「大膽、激進」**:更像是一個實驗室(Matters Lab),不論是The Space還是Logbook,都是更新的協作創作的模式。
  • 方格子更希望穩紮穩打,緩步前進:協作的成分更低,執行長David會自詡爲「Web2.5,慢慢在朝Web3轉型」。Matters市民的決策權更高,也可以在社區活動裡提出需要的預算。

Q:在新聞和言論自由受限制的地方,Web3有帶來那些啟發?

@花椰菜 Denken :

  • 在台灣雖然不太有內容審查的問題,但是在大平台壟斷之後,背後的審查是不公開的(Facebook、AppStore)。
  • Web3目前沒有什麼審查,但是沒有審查過的內容被放在鏈上也可能是問題。要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從草根庶民的力量重新定義出我們想看的、好的內容是什麼,而哪些內容需要被審查,而不是由大集團們偷偷來決定。

Q:想米高多講一些怎樣在 Steem 或其他平台擼幣然後整合的經驗,詳細說一下Potato的問題,為甚麼會離開?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 Steem現在更像是一個理財產品:可以將收入鎖倉放在Steem Power ,將這些Steem Power放在不同的代理project,在你發文章後就會有自動點讚的收入。(大概為一千分之一,像是UBI保底收入的概念)
  • 不是每個創作者都懂得行銷,有UBI就可以讓創作者專注做創作,但是UBI也會讓人變得越來越懶惰。
  • Potato的UI比較糟糕,但是因為有收入大家比較無所謂。其他內容平台想的更多是如何支持創作者,但是Potato會有很多想法去獎勵讀者。這樣會讓人懷疑文章下的留言是不是真心的留言。
  • 在Web3自己比起是創作者,更像是傳教士:比如在Matters會和別人說要一起加入讚賞公民,要一起建立一個平台,要和身邊的人一起去相信這樣的作法可以讓平台變更好,相信代幣在未來會有用。

Q:請問在web3世界,有沒有想像過,與web2相比,作者跟讀者之間的關係會有怎樣具體的改變呢?

@閱讀筆耕

  • 在Web2作者和讀者是一種單向的投射,Web3是在社群裡「共學」,循環是雙向的。創作者可以在Web3裡策展、辦活動,比如自己拿出了一本Logbook舉辦了「****關於加密貨幣,我想要問的事」。**自己在Web2也舉辦過「漂流書」,用半線下的方式把自己的讀過的書傳給下一棒,而在Web3裡,一本Logbook就是一本「漂流書」。

Q:想問問筆耕之前關於支持創作者創作習慣養成的觀點—— 你覺得成為一個web3持續的創作者會經歷幾個階段呢?為什麽token對於創作者很有激勵?你現在在什麽階段,對未來自己的創作有什麽展望呢?

@閱讀筆耕

  • 有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隨心所慾,想寫就寫,更新的頻率不是很穩定。
  2. 第二階段:更新的頻率更為確定,但是主題是發散的。
  3. 第三階段:在穩定更新的基礎上,能找到「企劃感」,像一本書一樣,有一系列相像規格的企劃。
  • 自己在第二、第三階段之間,自己在圍爐上有寫作反思的計畫,slogan是「每週一,一個觀點,一個實際應用」。(可是沒有準時更新lol
  • 收集LikeCoin或是其他token對我來說更像是**「集郵」**,背後當然有它的經濟意義,但是「集郵」也有精神層面的東西。比如我很喜歡紀錄自己在社群做的事,會把它稱為「里程碑」或「成就感」,這是超乎於token以外的。

Q:請問Denken 或米高,Web3看來已經是世界的趨勢。請問兩位對於這個趨勢上,作為一個跟軟體開發相關的人員上來說,你們有什麼建議嗎?

@花椰菜 Denken

  • 軟體開發是一個經常需要學習新東西的產業。工程師需要知道現在世界的趨勢是什麼,需要了解、甚至是轉換自己的技術,來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
  • 在2017年上下,資訊圈最火的是人工智慧與區塊鏈,自己早年(包括現在)對於這些應用的觀點很多都是比較悲觀的(比如區塊鏈在技術上有很多不成熟,會重蹈很多覆轍),所以選擇了投身很多人工智慧的專案。但是到今年,大家談論更多的都是區塊鏈、crypto、Web3,人工智慧更像是被內化的技術。比如矽谷知名的創投Peter Thiel也曾經講過「AI是帶來極權,而區塊鏈帶來民主」,人工智慧的崛起奠基於大資料,但是大資料只能在大企業、或是極權政府才可以拿到的,但是區塊鏈更容易帶來區域性的民主。
  • 而無論時代潮流如何變化,基礎的知識(數學、資訊科學等)是不會變的。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 自己做營運產品為主,主要做產品未來的發展。
  • 會用**「現在的網絡,是以前的什麼時代,以前怎麼走,我們現在如何走出去」**來類比、觀察。
  • 比如現在Web3是剛剛開始容易使用,可以用LikeCoin,你不知道如何使用錢包也可以寫文章,就好像是1994年剛剛從DOS走到Windows95的年代,還沒有到2000年.com的年代。是剛剛從底層技術走出去,慢慢有很多人開始使用的年代。
  • Web3是建立在Web2的基礎上的:在Web2的時候做遊戲,也是從單機遊戲慢慢加入網遊、加入互動、再加入AI,都是從之前的經驗建立起來,Web3也會是這樣。
  • 從產品裡找Web3的方向,比如和太太也會有一個幫助自閉症兒童學習IT的協會企業,會想如何用Web3的方法來營運NPO。
  • 很期待Learn-To-Earn,Web3如何在教育領域發展。我們不單單是在賺token,更是在培育下一代。想研究下一代的「Metakids」(元宇宙裡的小孩)會在Web3裡做什麼。

Q: 如果AI解決的是內容分配問題(但是集權的方式),那麽為什麽去中心化產品會是更好(更快捷,方便)找到內容的工具呢?Web3能夠解決「資訊同溫層」的問題嗎?

@花椰菜 Denken :

  • 同溫層讓人難以抗拒在於免費,並且內容是讓你有興趣、舒服的東西。在Web2,從個體來說,當你意識到你在同溫層,願意走出來,去了解與你不同陣營的看法,就是在走出同溫層。
  • 「資訊同溫層」同時是大時代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已經影響到國家政治,甚至是國家安全的時候,我們要如何面對?
  • **Web3讓新的內容平台有機會再一次嘗試我們過去曾經做過的事情:**我們用新的時代力量找出新的內容策展平台,比如Matters這樣的論壇,是去重新衝撞原本大家習慣的社交媒體,我們在新的平台重新思考產品應該怎麼走,從而可以減少過去的問題(比如過去免費的、出賣隱私的廣告追蹤的方式)。

Q: 我覺得不能完全不看ai和機器學習帶給我們的好處,比如YouTube 用戶創作內容那麽多,那如何讓用戶尋找內容的時候找到高質量內容或者符合自己需求的內容?

@花椰菜 Denken :

  • 演算法讓你來發現你有興趣的內容是過去已經被證實有效的機制,完全可以被引進Web3。 人工智慧和區塊鏈並不是相互抵觸的技術,未來一定很快就會出現,我們要思考的問題依然是:什麼是好內容?
  • Matters有首頁、編輯精選的部分,而Mirror完全沒有做curation(策展),需要創作者自己去做推播。大家都在探索階段,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可延續性的商業模式。
  • Web3裡的DAO很像是群眾募資,早期把股權給大家,好處是大家都可以很早參與給予意見,而壞處是在Web3,大家可能不太會有耐心給DAO時間來發展,希望更快套利(而傳統新創會給你2、3年甚至5年的時間營運,再販賣股票出場)。
  • 自己的期許是希望Matters成為一個十年、甚至是百年的企業,雖然資訊業很少有公司可以待很久,但是你完全不會懷疑微軟或蘋果還能走十幾二十年,因為他們在那個年代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相信Matters可以在Web3中找出更長遠的商業模式,「內容有價」或是「策展」這樣的議題可以在新時代探索出更好的方向。

Q:三位講者怎麼跟父母(長輩)解釋區塊鏈跟Web3?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 推薦了很多人來Matters,也有很多60~70歲的,也開始在寫,會和他們分享自己是如何看待區塊鏈與AI。
  • 太太因為是腦中風患者,所以自己看區塊鏈內容平台不是從token層面去想,而是從**「永久紀錄」**的層面來想,比如與太太的溝通都會有錄音,希望用區塊鏈的方法,記錄下太太的聲音、文字、影像,我相信在未來,AI可以讓我有機會與現在在區塊鏈紀錄的文字、聲音和影像重遇。
  • 很多身邊比我年紀更大的朋友,都會感興趣於區塊鏈可以永久紀錄:IPFS可以讓內容儲存150年,Arweave可以儲存250年,現在保存的內容不會消失也不會改變,可以讓未來AI的我有重新交流的機會,就好像是在遊戲裡死掉也可以用現在的內容重開一次。

@閱讀筆耕

  • 會想到許明恩在《以太奇襲》序中的比喻,這裡以對話的情境來展現

媽,你知道區塊鏈是什麼嗎? 妳以前講你要打越洋電話到國外很貴也很麻煩,可是現在透過網路用 LINE 之類的軟體會變得很便宜,所以網路就是會釋放你講電話、傳照片的資訊流。而區塊鏈如果用這個例子做類比,是妳以前轉帳給美國的親戚很貴,因為兩邊的銀行都要抽手續費,而如果有一個東西可以讓你直送到對方的錢包裡,不用抽手續費,這就是區塊鏈想要做的事情。

  • 會更想從中本聰在白皮書裡寫的願景來解釋區塊鏈,是「金流的解放」,不需要讓中心化的金融機構來抽手續費。

@花椰菜 Denken

  • 不會和長輩去解釋區塊鏈,在產品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都是early adopter,而父母輩會比較晚接觸這個產品,你只要讓他們知道你所做的東西是讓他們安心的。比如自己會和爸媽說「我有在數位時代投稿,稿費真的有進來」。
  • 只是大家接受產品的時序不太一樣:比如周杰倫發第一張專輯的時候,爸媽也不理解這為什麼是音樂,那個時候我們也很難向爸媽解釋這是否是音樂,可是十年後他們自然就知道了(另個例子是,如今爸媽反而比我們更沈迷於Facebook)。

Q:怎麼看matters目前的商業模式? 從平台方和作者方的部分來看?

@閱讀筆耕

  • 也想問Matters的官方,金流的部分是如何實現的?從作者得到的分潤也只有圍爐分潤的20%,但是寫在鏈上的文章保存是需要費用的,所以自己也會好奇Matters裡讀者和項目方如何形成商業合作的模式。

@Matty

  • 目前確實只有圍爐會和作者進行分成。
  • 主要靠融資來支持公司的運作,與作者「抽成」也不是我們未來想要的方向,我們更想探討可以和作者**「一起掙錢」的方式:發行Travelogger就是這樣的一個嘗試,我們希望holder通過買入NFT來共享Matters未來成長的收益**,這對Matters團隊也是很重要的激勵,未來也會做更多的Web3的嘗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